《牛蛙》读后感900字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方向
在偶然间听到了一首歌,了解到了《大象席地而坐》这部电影,又出于好奇去网上找来了胡波的个人资料以及一些经历,但总觉得还不够,所以找来了他的书读一读,也只是想要透过他的文字,更深入地去了解这个人。
《牛蛙》这本书,出版于2017年10月,是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全篇12.6万字,我用了五个小时零二分钟,原本打算趁空闲时间一点一点读的,但没忍住,昨天晚上开了个头,今天一个下午就给读完了。
先简单介绍一下故事内容:主人公“我”的表姐在他人强迫且出于自愿的情况下,决定嫁给一只牛蛙,而在婚礼前不久,有人撬门而入,并且将牛蛙残忍地肢解。表姐雇佣无所事事的我帮助查找凶手,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最终牵扯出了背后一件不为人知的事情……故事整体结构简单但很混乱,以至于中途我不得不多次回顾以确定某句话是出自哪个人之口。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读书过程中的心情,那只能这两个字——混乱。它也反复地出现在这本书中。我不知道该以怎样的角度去解读这本书,就像不知道该从什么角度去理解胡波这个人一样。主人公“我”明明是大学毕业有着学位证,四肢健全,头脑也够灵活,但偏偏不按照常理出牌,总是试图以一种违反自然规律的方式做事,就像树上长出的一个树枝,他总是朝着倾斜的那个方向生长,久而久之——便越来越偏离正常轨道。有时候我读着读者,就像在看胡波本人一样。我看他如何一步一步地将自己困在狭小逼仄的一角,然后又如何最终选择了以那种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才华与混乱两种气质,混合着出现在他的身上,让人觉得猜不透。
这本书我不敢说我读懂了,但好像也无所谓懂与不懂,无非就是一个荒诞的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只是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文学与电影既是救赎,也是连接某个世界的通道,触碰到那些神秘和无法定义的情境,都会使人对周遭更宽容”,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它们在我身上产生的这种效应,所以我认为,我应该尊重他的选择。
其实对于他的死,大家也不必过多猜想与议论,他的所有想法都写在了书中,后序里有这样一句话,“痛苦无法解决。我一直期待捕获的裂隙之光,没有出现过”,我想,这大概就是他之所以选择自杀吧,天才以如此方式陨落,实在令人扼腕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