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春宴》读后感_2200字

《春宴》读后感2200字

有些事情,是我习惯与人分享的,比如快乐、成功、恋爱的心情,或者辛夷坞。我愿意分享这些,是因为我确认它们能带给分享者同等的喜悦。

但是,也有些事情,是我不愿意与人分享和讨论的,比如孤独、挫折、狼狈的时刻,以及安妮宝贝。

不愿意分享,或许只是因为没有把握,这样自我的情绪以及这样遗世独立的安妮的文字,它们都是极私人的,我害怕看到它们被呈现被研究,害怕一个失望或怀疑的眼神也会令自己的心情跌至谷底。所以我宁愿,把它们当成是自己小小的秘密,在心底独自发酵,疼痛,溃烂,从不愿意轻易承认,在自己平静快乐的表象之下,也潜伏着如她般激烈抗争的个性。

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有读到过这样清冷而孤独的文字。十多年前,我曾每日将她的书压在枕头底下,即使是小睡,也必定要翻上几页才能睡得安稳,彼时我的心里曾经是一片破碎和荒凉,却在她阴暗无比的故事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温暖与慰藉。

如今我捧着《春宴》,象捧着一朵开放在寒冷冬日却绮丽无比的花朵,沉静简约的封面里,却透着低调的华丽和妖娆。窗边透过明亮而模糊的光线,女子安静沉思的面容,尽力伸展着枝叶的金色花朵,以及在空中拍打着翅膀的鸟儿,纤细却充满着力量。仿佛一个符号,一个隐喻,在破败残酷的现实中,沉沦于一场爱情的盛宴,而这本该丰饶饱满的春之宴席,却不知为何,隐隐地传递出一种苍凉颓废的信息,那一刻,我突然认定,这会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或许是因为太久不曾阅读安妮的文字,初读时曾经一度很难进入状态。对庆长和信得的叙述波澜不惊,令人在平淡和恍惚中感觉到意识的迷失。随手将书中附赠的光盘放入光驱。在《春宴》的视频短片里,伴随着古老悠扬的乐声,是萧索愁怅的女声,弦乐轻轻拨弹,脆弱和伤感突如其来地释放,来不及防备便怔怔地呆在屏幕前,有种心脏被击中被撞击的疼痛,而阅读的心情,突然间就变得急切了起来。

她说:“爱不是原则,无需评断,它最终是一场洞悉和原谅。”

音频文件传出里温和寂寥的男声,重新整理自己的心情,让那颗习惯了尘世喧嚣的心渐渐沉静下来,故事再度开始。

周庆长,是故事的主角,安静漠然,不合时宜地存在于纷繁芜杂的世间,象一个不小心闯入魔界的精灵。而这无意中的闯入,或许只是为了一次命定的相遇,与许清池。她早知他有家室,有情人,有在各种各样的女人面前游刃有余的独特本领,却还是抵不过他那温和而缠绵的感情,如飞蛾扑火般飞向那份令她备受煎熬的爱恋。

她是他放在行李箱里那一本需要在睡眠前获得安静的书籍,是他内心小心翼翼保留和保护的一处小小天地,盛放着一簇海拔4500米高山之上强壮静谧的野生鸢尾。而他,却是她无论多远多久都无法放下的一段记忆,即使经历了无数次分分合合,吵闹挣扎,在嘲讽和嘶吼中粗暴地践踏着彼此之间甜美的回忆,他们依然相爱,依然那么努力地想要在一起。或许,对相爱的人来说,最珍贵的三个字其实并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然而,当所有的激情和对爱的渴望如海市蜃楼般缓缓隐去,当平淡乏味的相守最终成为定局冷冷地呈现眼前,争吵,谩骂,指责,愤怒,开始如家常便饭般充斥在他们之间,这些如肥皂剧般老套的情节,劣质的剧情将这个故事带入一个悲凉无比的结局:在穿越漫长而疼痛的想念之后,他们那样努力地抛开世俗的一切,为了拥有平凡相守的全部内容,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早已不是爱的甘甜,而是彻底的幻灭。

想起安妮在《冷眼看烟花》中写过的那段文字:爱情很象我们观望的一场烟花。它绽放的瞬间,充满勇气的灼热和即将幻灭的绚烂,我们看着它,想着自己的心里原来有这么多的激情。后来烟花熄灭了,夜空沉寂了,我们也就回家了,就是如此。

信得,是故事中的另一个主角,很安妮式的写法,就象在《彼岸花》里南生与和平的故事之间,也同样穿插着乔的故事一样,庆长与清池的故事里,一直间隔着一个信得,很令人费解的一个存在。一个读者,一个自幼被忽视被冷落的女孩,一个不断用情欲填满自己,却从来未曾真正幸福过的女孩,她最终,在慈善教育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而那些荒唐的过往,或许只不过是为了证明,生命是一场巨大的幻术。“爱是和真相共存的幻术,随时老去与死亡,即使如此,为了探寻和得到爱,为了获得生命的真实性所付出的代价,依然是这个幻术中最令人迷醉和感动的核心。”

尽管这本书依旧以爱情、疼痛、绝望和宿命为主题,然而与以往的作品相比,却少了份爱情之初的青涩,多了份洞悉一切的成熟。现在的安妮,她不再是许多年前那个用骄傲的姿态呈现爱情之残酷与生命之绝望的女孩,那样的文字太过单薄。在经历了多年关于爱情的思索后,她开始懂得,用怎样的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揭示爱情的本质,她的文字因时间的累积与打磨而具备了更加坚韧的力量,如锋利的刀刃,迅速地划过平滑的肌肤,喷薄出鲜艳的红。那种疼痛不再是《告别薇安》里浮于表面的无病呻吟,而是在耗尽所有能量后,因内心幻灭而导致的巨大摧毁。

事实上,安妮的故事,历来就不是以情节取胜,而是重在于那份在兜兜转转之间的细腻和幽微。相对于她的短篇而言,我更喜欢她的几个长篇:《彼岸花》、《二三事》、《莲花》,以及这本《春宴》。这本书适合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细细品味,文字必定是细细推敲与思索之后的结果,于细腻漠然中含着一种令人惊艳的美,像一杯清香扑鼻、慢慢啜饮后便唇齿留香的清茶,又似一袭柔软华丽,令人忍不住细细摩裟的精美丝裙。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愉悦和共鸣,更是平静与安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