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译文名著精选)》读后感900字
莫泊桑的文字优美传神,精练典雅,据说,他的作品是法国文字最美的体现,虽然我不懂法文,无法感受到法文如何之美,但是我非常喜欢这个中文译本,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开卷有益,里面值得一再欣赏和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我特别沉醉于他描写的夜色,人物心理和那些微妙迷人的爱情,篇幅不多,但是每句每段都那么精准完美,很轻易就让我迷恋在他的意境之中。
或许是我思想境界不高,觉悟太低,那些描写法国民众如何爱国,如何反抗侵略者的作品无法让我振奋,没有经历战争的我或许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丝半点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敬重和对侵略者的愤怒,但是终究无法深切体会其中的伟大和深刻,相对日本军队在中国惨无人道的暴行而言,普鲁士军队在法国的所做所为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莫泊桑的短篇中有大量关于那个时代的贫苦大众的作品,疯子,瞎子,流浪汉,乞丐,孤儿,他们水深火热的生活和悲惨绝望的命运让人同情,也让我感到十分压抑,单独的个体,在那个时代和社会的大环境下,往往只能随波逐流,虽然拚尽力气,也不见得会过上称心如意的日子。当今的社会,温饱对大部分人来说也许不再是问题了,但是仍然有不少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那些莫泊桑笔下的悲惨人物,仍然会在我们不经意的眼角边掠过,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会为自己的所得而喜,所失而悲,不会留意到他们的存在,但是,如果有那么一天,有那么一小会,当你运气不好,真的留意到那么一个可怜的人,一条流浪的狗时,给他一点点的怜悯或者帮助,或者,至少不要去哄笑欺侮那个已经走头无路的生命。
莫泊桑是与欧.亨利,契诃夫并列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王之一,我在读他的这本短篇小说选时,也去了解了他们这三位的生平资料,三位都只活了四十几岁,莫泊桑和欧.亨利在名利双收后都染上恶习,挥霍无度,花天酒地,生活并不幸福,结局也不完美,都说文如其人,我一边读着他们的作品一边看着维基百科上的介绍,不禁怀疑起这个说法,是他们把自己隐藏得太深,还是我对他们的作品理解太浅?或者是对社会对人性看得太清楚之后的绝望无助让他们如此?每个读者都会以自己的经历和角度去理解评价一个作者,其实都无异于盲人摸象,有谁可以看清一个完整的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