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读后感_1300字

《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读后感1300字

前面看了余秋雨的《行者无疆》,以及《千年一叹》,大致了解了一些古文明,鉴于自己混乱的思维,本来也想找一本书理一下思路。刚好看到同事看《思维简史》,这本书。我说我就喜欢历史,以及人物故事,同事推荐说那这本书合适我看。顺带在网上搜了下关于这本书的简介,抱着试试看看,转换一下阅读风格的态度,阅读了这本书。

历时11个多小时,听完了这本书,确切的说,是在啃。里面有些科学理论内容,我是听的云里雾里的,不太明白。不过,啃完这本书,那些伟大人物在时间轴上的先后顺序,我到底还是有些印象的,最初科学的发展是非常的缓慢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统治了历史2000多年,直到一六几几年,牛顿的出现,在发展史上,又立了一块里程碑,然后是两百年后,爱因斯坦的出现。没有读这本书之前,在我印象中,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在我脑子里,没什么先后顺序,他们之间也并没有相差这么多年,在我认为他们都是一样很伟大而已。

从没想过他们的理论是如何的改变世界的。从没想过,有那么多一代代的科学家们,前赴后继的努力,才有了今天这么现代化的世界。他们对科学的执着,对事业不谢的追求,无一时刻不在感动着我。

书中介绍了很多的科学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牛顿,牛顿的童年是很不幸的,牛顿是一个很孤僻的人,牛顿对物理学非常非常的执着。还有爱因斯坦,并不是优等生,抄同学的作业,才勉强毕业等等。有些科学家的学术,在生前得不到承认,但他们却从不放弃。有些科学家的生活非常的窘迫,但这些都没有成为他们研究路上的绊脚石。

另外,有些科学家,人品方面,一般,但却并不能影响他们在学术方面的伟大,写到这儿,让我想起曹操的用人原则,用其所长,只要有一方面做得好,那就是人才。想想我之前,会因为一个人的人品有没有问题,而对某些人有偏见,不能很好地看到他们在其他方面的长处,人品很重要,但不能因为人品,就将一个人全盘否定,而世界上,哪有什么完人呢?

之前,对于孩子学校每个假期都会要求做的科技小发明作品,我也会有些反感,有些头疼。通过这本书,我发现我的观点有些改变了。自家孩子做不出好的作品,不代表别人家孩子做不出好的作品,学校也是想通过这种方法,发现那些有好的创意好点子的学生吧。而且,科技小发明并不是真的让你做出什么科技前沿的东西,只要这个东西能够为生活提供便利,有好的点子,那就是成功的。就算做不出来,也没什么。嗯,我不反感这个小作业了。

便利贴的发明不就是为生活提供便利的最好例子吗?

汽水的发明,不也是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发现吗?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们作为成年人,可能思想已经固话,那么我们要好好的启发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有灵光一现,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文中,前言中的一句话,我也是非常的喜欢和认同:人和人之间的差异,首先还不是在学识上,更不是在金钱上,而是在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上。

以上,是我听完本书之后的一个笼统的印象。本书值得再读一遍,但是我不知道,我有没有那个勇气。

还有印象的就是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嗯,想读一读牛顿,爱因斯坦,门捷列夫相关的名人故事了,哈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