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公园(套装全2册)》读后感2700字
侏罗纪公园和混沌理论
陆陆续续地读完迈克尔·克莱顿的《侏罗纪公园》,仿佛身处于原始森林,周边都是密密匝匝的树丛,阳光似乎也被高大的树木遮蔽在外。大大小小的身影在蕨类植物丛中移动,耳边仿佛听到霸王龙的咆哮,雷龙的脚步造成大地一阵一阵的颤动,一大群三角龙正慢条斯理地横穿而过。
恐龙出现在三叠纪,大约两亿三千五百万年之前。在整个侏罗纪及随后的白垩纪中,它们的繁殖数量激增,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在大约一亿五千万年的时间里,它们是这个星球上占主导地位的生命形式。
而人类,从早期猿人算起,也才短短的三百万年。中国历史悠久,从有着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算起约有4,700年,但相比较而言,犹如弹指一瞬间。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动物植物都处于无休止的斗争中,慢慢演化出自己的侵略形式、防卫形式等等。
例如,在非洲,刺槐树进化出又长又尖的大刺,约有三英寸长,结果却促使长颈鹿和羚羊一类的动物进化出长舌来躲过这些刺。单单靠刺是不行的。于是在进化的军备竞赛中,刺槐树接着又进化出毒性,它们开始在树叶中产生大量单宁酸,在吃了树叶的动物体内引起致命的代谢反应。同时刺槐树还进化出一种相互之间的化学警告系统。如果一只羚羊开始吃一片树林中的一棵树,这棵树便会向空气中释放化学乙烯,从而使林中的其他树增加树叶单宁酸的生产,在五到十分钟以内,其他的树便产生更多的单宁酸,使自己变得有毒。
但进化军备竞赛仍在继续。最终羚羊认识到,它们只能吃很短一段时间。一旦树木开始产生更多的单宁酸,它们就停止不吃了。而且,食草动物发展出新的战略。譬如,当一头长颈鹿吃了一棵刺槐树叶以后,便不去碰在那棵树下风的所有其他树,相反,它会接着去吃一段距离以外的另一棵树,所以说,动物已经适应了这种防卫手段。
在进化论里,这被称为‘红桃皇后’现象,在《艾丽丝漫游奇境记》里,‘红桃皇后’告诉艾丽丝说,她必须竭尽全力奔跑以便留在原地。进化的螺旋发展看来就是这样。所有的生物都在飞快地进化,就是为了保持在原有的均衡之中——留在原地。
而人类好像已经不在于自然的竞争中,我们无须飞快地进化,就已经有了生存的权利。但这短短的几千年,对于地球这古老的生命来说,可能竞争才刚刚开始。也许也因为外部竞争的低威胁性,人类内部战争才会如此激烈。
谈回小说,故事的设计让我惊叹,特别是每一章节的前言,都暗示了故事的走向。
《侏罗纪公园》第一章:在最初的不规则零散曲线中,几乎看不到基本数学结构的揭示。
第二章:在后来的不规则零散曲线中,有可能出现突然的变化。
第三章:当这条曲线被重新画出时,细节就更清楚了。
第四章:潜在的不稳定性无可避免地开始显露。
第五章:系统中的缺陷会导致日后严重的后果。
第六章:系统的恢复被证明也许是不可能的。
第七章:数学将愈来愈需要你的勇气去正视其含义。
《失落的世界》第一章:在远离混沌边缘的安全区域里,单体生命在慢慢地共生,但没有明显的模式。
第二章:系统在向混沌边缘发展的时候,自我组织在复杂结构中开始表现。
第三章:在中级阶段,系统内部快速增长的复体掩盖着即将出现的混沌。混沌的危险是存在的。
第四章:在接近混沌边缘的地方,生命元素表现出内在的冲突。这是一个不稳定的、有致命威胁的区域。
第五章:在混沌边缘,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生存面临着严峻的风险。
第六章:在相同的区域中,秩序全部崩溃,个体和群体的生存已不可能。
第七章:在消除了危害性因素之后,可以重新获得部分稳定。生存部分是由机遇决定的。
就像红楼梦中幻境古诗词,里面的玄机解了又解,人物的命运早已定下。“一切事物的原始状态,都是一堆看似毫不关联的碎片,但是这种混沌状态结束后,这些无机的碎片会有机地汇集成一个整体”。在重新创造的封闭的侏罗纪世界里,每一只恐龙都像动物园里的动物被分离安置,一旦这界限被打破,所有生命开始不断碰撞,以确定自己在生物链中的位置,慢慢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
简单来说,混沌理论揭示了简单的原因可以产生复杂的结果,规律不等于能够预言未来的行为。
譬如说撞球吧。你击它一下,它就开始从桌边上不断反弹。从理论上来说,撞球是个很简单的系统,几乎可以说是牛顿系统。由于你知道加在球上的力、球的质量,因此你可以计算出球撞击桌边的角度,因而可以预测这颗球的未来表现。从理论上来说,这颗球会从一边弹向另一边,并不断地持续下去,你可以预测这颗球未来多次反弹的情况。从理论上来说,你可以预测它三小时之后将处于哪个位置。
可是事实上,你最多只能预测到未来几秒钟之内的情况。因为有些非常小的影响——桌面不平、桌子木头上有小凹陷之类的问题,都会直接使情况发生变化。过不了多久,你那些精确的计算就会不灵了。结果便证明了,像在桌上玩撞球这种简单系统也具有不可预测的表现。
而复杂系统在需要秩序和必须变化这两者之间保持平衡的方式。复杂系统往往使其自身处于我们称之为‘混沌边缘’的地方。我们可以认为,在混沌边缘有足以使生命系统产生震荡的新生事物,同时又有足以使它不至于陷入无序状态的稳定因素。这是一个冲突区,它充满动荡,充满新与旧之间的不断对抗。毫无疑问,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一个生命系统离这个平衡点太近,它就有陷入无序和自取灭亡的危险,但如果它离开这个边缘太远,它就变得僵化、呆板、独断专行。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它的灭亡。变化太大或太小都具有毁灭性,复杂系统只有置身于混沌边缘才能兴旺。
如果一切都无法预测,那么世界是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吗?
研究表明,一段时间内,混沌系统有一种固有的表现形式,即整体与局部的自相似性。以花菜为例,花菜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与整颗花菜结构相似的小花菜组成的。
我们平时看到的这个世界貌似是杂乱无章号秩序可言的,但是并不是完全无序的,他们是通过数个层次的分型结构,达到深层次的秩序。分型告诉我们一个看似复杂的物体或者系统,其基本结构往往是非常简单的,无论是结构复杂的花菜树枝山脉还是心系,我们都可以找到组成这些复杂系统的基本的分形结构。因此通过分形,我们可以将简单与复杂进行统一。
过去一百多年来,我们对棉花的价格都有完备的记录。当你研究棉花价格的涨跌,你会发现,一天中的价格涨跌曲线,基本上和一星期的曲线雷同,而一星期的又和一年的或十年的雷同。事物便是这样。一天如同整个一生。你开始时做一件事情,结束时却在做另一件事,计划要出差,却永远到不了……而直到你一生将结束时,你的整个人生便具有那种相同的随机性质,具有与一天相同规则。
所以,人生是多么奇妙,每个人的人生都值得细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