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西游日记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西游日记
作者:今何在
漫漫西行路,唐僧将如何带领弟子们,渡过一切难关,面对最终的结局?在诸佛沉默的认可下,西游被设定成了一场悲壮的征程,孙悟空虽然无所不能,但内心却是个失去了过去、又找不到未来,对一切充满惊恐与无助的小猴子;决心与命运抗争的天蓬,最终变成了猪八戒,只得以世人最漠视的姿态苟活,不敢去面对深爱的人;想要突破教法界限的金蝉子,在发现了神界对世人的欺骗与控制之后,自毁了千年功力,最终变成了唐僧;面对不可能找寻的过去,沙僧选择了放弃,他该如何去对抗原有的宿命?
西游日记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读完之后觉得很好看,顺便就推荐给一个朋友,朋友看完之后跟我反馈感觉看的云里雾里,然后问我有什么想法,她这一问我才好好想了想。

我就是觉得这个是以别样的眼光来看待西游,首先语言风格活泼,我老感觉有周星驰电影里无厘头的味道,还有我觉得很多地方就是纯搞笑的,没有什么深意,用朋友的话来说,作者用一种搞笑的风格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其实想要表达的东西已经不仅仅是这些了。你以为我在话西游,其实我是在悟人生,你以为我是在讲信仰,其实我是在谈人生。在我看来,这整本书大致要表达的还是作者从内心注重在路上的过程,想着要去远方去寻真理,却发现在路上的经历别有一番风味,或明或暗恍恍惚惚地像是领略到生活的真谛,还有一点就是都说西行是一番苦行,但是当踏上旅途之后,发现个中体验趣味恒生,悲喜交集 ,给了一些现实中有“西行”想法的人以勇气,若想达到,必先行动。

我把我的看法敲过去给她看,她的回复让我嫉妒又欣喜,因为她说她对周星驰的崇拜更多一些了,好像不是重点诶,好吧 她说的确实很有道理的样子

你说,和周星驰的无厘头类似,其实我也有点感觉,以前我并不能接受电影中把孙悟空他们塑造的越来越丑,(形象上),有点所谓的离经叛道的感觉,就是他们越来越不是我在电视上好多年看到的正统的形象。但是,现在我发现,不是他们塑造的不正确,而是,我该理解的多一点。

还有今何在,你看,咱们理解的西游师徒的这种形象现在才有点进步,不再是一种模式里的。今何在在2000年开始写西游日记,前面还写了悟空传,而周星驰在95年就拍成了大话西游上映了。所以,我觉得他们的领悟真的是比一般所有人都快。因为当年大话西游上映的时候票房惨败。这就说明当时并没有多少人能接受这种新的师徒形象。

所以啊,我就觉得这个书真好看,给我的感觉就像看周星驰的电影,一直在笑,即便不是什么很有内涵的幽默 但完了之后就感觉被莫名注入一股力量,或者说是情绪吧,就感觉原来人家写书人家拍电影还是想传达出一些好的东西的。


西游日记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尤记得当年看悟空传时,

感慨于试图与命运抗争,

缺最终被诸神玩弄于手掌心的

那个悟空,

充满了悲壮,

和被命运玩弄的不甘。


而今读西游日记,

已不复当年的感动了。

今何在和读者都老了,

这抗争,

也被中年的生活,

消磨得,

近乎虚无。

西游日记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万亿胶囊飘荡在平庸之海

生来便在胶囊里拜着灶神

任其漫游无尽的终点

又有几多能看清无尽虚空


那人一手端着塞满密密麻麻蝌蚪的鱼缸,一手人参蘸着血酱,白骨拌着血肉。

慈祥的看着自导的舞台剧,向着坐下的万千傻子缓缓而道。

“人肉味道不如以前筋道了啊”


鱼缸里的两只蝌蚪有些不一样,总想跳出这破鱼缸。

一个猴子,一个叛逆者

那人袖子一拂,他们还是该怎样就怎样。

逃不出来的。


西游如梦一场,那么取下金箍,东游一遭又如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