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里的偏见与傲慢
到底是因为偏见,才觉得他傲慢呢?还是因为傲慢才让我们对他有了偏见?
最开始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看这本书。
觉得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最开始互相看不上。
伊丽莎白却是因为不同于他的妹妹们,是一个空有其表的人,是一个才女。这样的女生往往会自视甚高。
确实,看现在很多书里面,影视剧里面以及周围总能遇到的人里,确实是这样。
有才华的人当然可以高人一等。我也赞同他们这样的观点。书中对伊丽莎白的外貌描写让我想象她就是一个姿色中等的女生,首先不是特别惊艳,不漂亮。但有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电影傲慢与偏见里面丽莎白出场的经典场景——低头看书,边走边看边思考。
这样的形象就是女神的形象啊——爱读书!(林黛玉很多经典的形象都是手拿一卷书。)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念——要多读书,尽管现在娱乐八卦视频充斥整个手机内容,我最喜欢也最常打开的是我手机里面的微信读书APP。
我要做一个智慧女性。
言归正传。
就是因为这样智慧的伊丽莎白,在爱情里面也会犯错误,我想应该是因为伊丽莎白没有恋爱的经验。
同样达西先生也没有。
好像他们互为彼此的初恋,真的很美好呀!
但是就是这样美好的初恋,也差点因为偏见而错过。
大家看到了达西先生的出场。
可是彬格莱的朋友达西却很快引起来了满屋子人的注意,只见他长得眉清目秀,身材匀称魁伟,举止高贵。
这一看就是高富帅啊!人家当然有资本高傲了啦!
因为它最初表现出来的高傲,所以伊丽莎白根本就对他不屑一顾。
在后面一次次的交锋中,达西先生在伊丽莎白心目中,完全就是一个傲慢无礼的怪咖。以及后面他对他的好朋友跟伊丽莎白的姐姐之间恋情的插足,让伊丽莎白对他不光有偏见,还有厌恶。
这就是这个故事的曲折精彩之处。
简言之就是在后面发生的诸多事情让伊丽莎白对达西先生有了新的认识。哦,原来是我误会了你,之前对你种种的认识,是我的偏见。(想象一下这是伊丽莎白满怀崇拜的目光对达西先生说的话)
这时候达西先生应该:亲爱的伊丽莎白小姐,之前你对我产生的误会,是因为你对我不了解。
那么这里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就算是相亲,认识的人也要多接触几次,不要一上来就下论断。
两个人最终能走到一起,我觉得主要归功于达西先生的能够坚持下来。
就算你对我有误会,但是我爱你。我可以默默的为你付出。
这样的长得又帅又痴情的暖男,现在社会真的很少啊,如果有的话,请给我一个就够了。(原谅我老阿姨的少女心)
所幸故事结局很美好。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所以特别喜欢团圆大结局,喜欢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有了误会就要解释开来,不然真的会错过一段美好姻缘。
势均力敌的爱情才可以长久
故事里面除了达西先生与伊丽莎白这一对情侣以为,还有其他三对。
达西先生的好朋友和伊丽莎白的姐姐,这两个人是典型的俊男靓女性格也都是同样的温和,但是因为伊丽莎白的姐姐太过于含蓄,不表达自己的爱意而差点错过。
伊丽莎白的妹妹和一位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军官。这两个人可真的是般配。一个傻白甜(长得确实不丑),还到处跟人调情,一个品行不端。这两个人能走到一起,可能就印证了那句话: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伊丽莎白的闺蜜和伊丽莎白的表哥。这两个人看起来像是两个婚恋市场随便的被拉郎配。伊丽莎白的闺蜜在告知伊丽莎白说我要跟你的表哥结婚了的时候,用倔强的口气说出“我已经27岁了,请不要对我出这样的选择,随便的说长道短”。看似是剩女的无奈选择,其实是她思考后理智的选择,所幸选择正确,在他俩婚后的生活中得以印证。
以上是几个未婚男女冲进围城前的爱情故事。不得不说的是围城里,伊丽莎白父母的故事,也很有意思。
伊丽莎白的父亲跟他的母亲在精神层面上可是非常不匹配。伊丽莎白应该是在年轻的时候,他连她的美貌,只看到了好看的外表,但是爱看书的他跟美貌如花但是没有内涵的她共同生活多年,应该没什么共同语言,就是在女儿的婚恋问题上也大相径庭。可也能和平相处多年,这些都归功于父亲的智慧。“我爱你,能包容你”,也可以理解的“眼瞎了,当年做出错误的选择,跪着也要走下去了。”
其实这真的是父亲的智慧所在——大原则掌握在我的手里,你的小动作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这一个个典型有真实的故事,就像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一样。
可这写故事可是100多年前的一个没有结过婚的姑娘写的。
佩服佩服!
简.奥斯汀虽然没有结婚,但是也经历过爱情。走入婚姻,也是一个智慧女性。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
1.就算没有如花美貌,也可以用智慧增加自己的魅力,多读书。
2.不要仅凭一面之缘,就对一个人下判断。日久见人心。
3.误会要解除爱,要说出口。
4.就算有一堆烂亲戚,和一堆看不起你的对方家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觉得自己配不上谁。
5.进入婚姻进入围城以后,不是爱情的终点,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舞台。要用智慧去经营。
以上这些,是一个没有不少人生经验,且感情经历浅薄的人的感悟。
读别人的故事,找自己的答案。
希望每位婚前,婚后的男女,都有机会可以看到这本书,当然婚前读到更佳。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傲慢与偏见》以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四对人的婚恋故事,也展现了四种不同的婚恋观。
一、卡洛蒂和科林斯
作为长相并不出众的大龄剩女,卡洛蒂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家庭的负担,她更多的是为了结婚而结婚。结婚可以给她一个家,让她安定下来。卡洛蒂说她没有了憧憬,她害怕了。卡洛蒂向现实妥协了,如果没有爱情,那么嫁给谁不是嫁?科林斯至少有钱。对此,就像她对伊丽莎白说的“不要评判我”,我们也无法用好坏或者对错来评判,只能说这是她的一种选择。如果想好了将要承担的后果,那么一切无可厚非。
夏洛蒂很像现代的人,或者说剩男剩女、催婚这种现象古已有之。
很多单身人士,即使自己一个人过得很好,并不觉得不结婚有什么。可是父母却总是催婚,他们在渐渐变老,怕你没人照顾,怕你后半生孤苦无依,所以急着让你相亲,让你结婚。所以,连单身都身不由己。甚至于不结婚,别人会认为是你有什么毛病。
而很多时候,婚姻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
二、丽迪和威克汉姆
丽迪雅是班内特家里最小的女儿,却是最早结婚的。
她为人轻佻浪荡,或者说是天真不知事。后来,丽迪雅和巧舌如簧又虚伪自私的威克汉姆私奔了。因一时欢愉,便冲动得置自身名节于不顾,若非达西先生和她的舅舅帮助了她,从而使威克汉姆还清了赌债,有了一大笔钱举办婚礼。恐怕不止她名声尽毁,班内特家族也会蒙羞,几个姐姐也会名誉扫地。
对于这些,丽迪雅自身一无所知,还以自己最早嫁人为荣,这倒是和班内特太太十分相像了。好在虽然她天真冲动了一些,幸运的是有人帮衬,不过戒赌是很难的,就怕威克汉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们的以后,恐怕不会很好。
三、简和宾利
舞会之上,简和宾利一见钟情。但是,明明互相倾心的两人,却因为简在感情方面太过含蓄,不善于表达而和宾利差点错过。
当然,宾利的不坚定也是一大原因,否则不会因妹妹和好友的劝阻就只留了一封信,一走了之。好在宾利没有一去不回,简等来了宾利回归与告白,有情人终成眷属。
不过,在这份爱情当中,简太过被动了,如果宾利不回来她怎么办?一直等下去吗?感情是要表达出来的,爱情里矜持是需要的,但一味地矜持,却会让人错过,可能抱憾终身,所以要勇敢一些。
四、伊丽莎白和达西
伊丽莎白和达西,一个家境贫穷,因强烈的自尊心而心生偏见,一个出身高贵,因不擅交际而显得傲慢。二人从一开始的互相看不顺眼到后来的互相吸引,历经重重磨难,最后终成眷属。
伊丽莎白是自尊自爱的,在爱情里一直保有自己的尊严,不因自己的出身而卑微,也不因才艺的匮乏而胆怯。面对凯瑟琳夫人的嘲讽,她泰然自若,不卑不亢,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自信又勇敢。
达西则是为了爱情默默付出,并愿意为之改变。因为对伊丽莎白的爱,他愿意抛弃门户之见,给予伊丽莎白足够的尊重,和她的家人友好相处。我想这也是他们能够结婚的必要前提,如果达西一直是高高在上的态度,那么两个人也不会幸福。
四对人,四种婚姻,四种婚恋观,留给人们无限的思考。现实中每个人对于婚恋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正如作者所想表达的:“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爱情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但是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一定不会长久。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
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
就像书名那样男女主都是“傲慢”的人
都觉得对方毛病很多
互相看不上对方
但是他们灵魂深处还是有互相吸引的地方
当初看不惯对方的地方
慢慢也变得值得欣赏
并且互相欣赏
这本书比较不能接受的地方
反射的也是旧世纪的英国人
对于儿女婚姻的看法
而她们的母亲班纳特夫人
应该是最典型的代表
她在女儿们成年或者未成年时
就急切的渴望把她们嫁出去
成功把女儿嫁出去之后
竟然会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即使女婿是个比较差劲的人?
也不能诟病什么吧
毕竟人类文明还是向前发展的
而过程还是曲折的
有点想看安妮海瑟薇的那部电影了
成为简.奥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