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我喜爱读小说与散文随笔,前者使我置身于作者创造的神奇世界,后者让我体味人生哲理,世间百态。
90年代大学校园流行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读周国平”,为什么呢?
周国平老师的散文如诗,描写细腻,用哲学的道理叙述平常之事,容易让女性产生共鸣。
比如
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
认真说来,一个人受另一个人(例如一位作家,一位哲学家)的“影响”是什么意思呢?无非是一种自我发现,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沉睡着的东西的被唤醒。对心灵所发生的重大影响决不可能是一种灌输,而应是一种共鸣和抗争。无论一本著作多么伟大,如果不能引起我的共鸣和抗争,它对于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昨天看到一句话说,应用读书三倍的时间去思考书的内容和它带给你的价值。读书是一件私密、 自我的事情,通过读书获得启示,探索自我,丰盈自我。人本愚钝,需要指引,而书的存在恰好填补了这桩差事。你即你所读。
王小波先生的作品还未完整读完一部,无法评价。惭愧惭愧。
人与永恒(珍藏版)读后感600字 第(2)篇《人与永恒》,字数不多,看完之后却有一种上了一个档次的感觉。全书由12个小主题,分别是人、自然和生命、爱、孤独、真实、艺术、诗、美、人生、幸福和痛苦、超脱、幽默,每个小主题下面有几十段文字,少则十来个字,多的也不过一两百个字,随感集嘛,这样一来就给人一种特真实的感觉。围绕一个一个主题而已,有些话你可以不赞同,看看而已,权当了解作者的思想,有些话你很赞同,就多看一遍,吸进自己的大脑,带着这样的随意心情来读《人与永恒》,悠闲自在,受益匪浅!n周国平说:“对于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人,不足与言真正的快乐。对于沉溺于眼前琐屑烦恼的人,不足与言真正的痛苦。”当我们能够认识到,幸福也好,痛苦也罢,都有个平庸的结局。当我们学会以从容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痛苦与幸福时,就会收获一份宁静与超然。虽然我觉得周国平先生有时有点悲观主义,但是不得不佩服他对苦难以及死亡的那份坦然的态度,这才是真正有深度的人啊!他从不否认人性的软弱,坚持承受苦难,对抗苦难,总能给人一种宠辱不惊的大气,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有这个意思。直面生活,把幸福和痛苦都看得淡一点,学会把握平淡的幸福,学会从痛苦中成长。《人与永恒》,让我学着做个有深度的人,学着从容,试着坦然。
人与永恒(珍藏版)读后感600字 第(3)篇又下雨了
地面上貌似又冒出一团团的白气
冷的,暖的?
亦或是冷暖交替
亦或是我脑胀时刻的幻觉
不应该的
先前的认知都跑的无影无踪
所有的感觉都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表情和符号
你是解脱了呢
还是会惶恐
所有的嘶吼中夹杂着愤怒,不满,计较、、
流星划过,岁月并非无痕
发生的,记录在脑子那张内存卡的东西
我不会忘记
痛苦的,幸福的,激动的,忧伤的
可始终有一天会被世界所遗忘
人是无聊乏味的
所以才会想通过经历一件件事
去获得丰富的幸福感
却忽略了
我们的“近了,会厌倦;远了,会陌生”,,
所以在追求完美的过程自己痛苦的纠结着
理解,宽容,心疼,积极,努力
都是美好的代表
可是要求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别想太多了
生活不是他妈,是它大爷!!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
凭什么要我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