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随遇而安读后感 读书赏析(3)篇

随遇而安
作者:孟非
这是孟非对过往四十年岁月的动情回顾、从容讲述。童年重庆、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对他影响深远。中学时代的严重偏科,黑暗得让他看不到未来。临时工的日子辛酸艰苦,却奠定了他往后的不平凡。他从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过。四十年,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
随遇而安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1)篇

要看一个人,察其言观其行,而善恶彰焉。一直挺喜欢电视中的孟非,所以找了他的书来看看,首先肯定书是不错的,但是其中一些价值观实在不敢苟同。
比如孟老师非常喜欢诸如希腊、意大利慵懒的生活,一天只上4小时班,他举了一个意大利清洁工的例子,说在中国清洁工被认为低下的职业,在欧洲却是一份正常的工作,话到这里,我非常认同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孟老师画风一转,说他看到街上两个意大利清洁工,从一开始上班就在聊天,很放松,对路人随时报以微笑,然后一天没扫完一条街,对比中国清洁工的又脏又累,意大利清洁工干净轻松,在此暂且不谈职业道德等问题,清洁街道属于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当原定两人完成的清扫任务不能完成,只能加大投入雇佣更多的人,更多支出意味着挤压其他支出,所以,为什么说他们是欧猪五国是有原因的。
另外在政治制度上孟老师非常喜欢全民公投,他举了个以色列的小镇为例,镇上的一切公务都进行全民公投,如资助谁家孩子上学、官员对某地进行考察等等,包括官员的任命都是全民公投,而且说不看市长其他能力,只要他德高望重,是个好人……我能感受到决策效率有多么低,而且任职唯亲不维贤,要知道很多决策、管理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啊,只会做人有什么用。
综上,孟非老师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但与我道不同。

随遇而安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

开始的时候听别人说这本书平淡的无法让人读下去,说到其实名人没有那么多苦难 ,没有那么多的波澜起伏。他们的生活与我们也没有很大的区别,不过生活方式不同罢了。这是我读过的第二本关于自传的书,第一本是白岩松的《痛,并快乐些》。我相互比较了一下,我发现他们都极其具有责任感的人,从他们的描述中我感觉到他们对社会有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身上,促使他们走的更远。因为责任,他们变成一个大写的人。这本书平淡之中见出不平凡,写的都是作者比较记忆犹新的事,然而看上去都是太平常不过了,到处采访,拍摄纪录片等等。仔细想想,如果仅仅是记录流水账,那就不是孟非了,孟非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留给观众自己思考。作者也很期待中国的民主的来临,列举了去德国拜访市长,因为看不成球赛,公交车司机集体罢工,民主就是尊重个人权利,但是这在中国不敢想;作者去以色列,介绍了风土人情,社会秩序高度发达,大家都是按照秩序做事,国防部罢工完毕立即就恢复了正常生活工作,等等都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作者很高明!

随遇而安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3)篇

热爱生活的人无论生活在哪里,都可以随遇而安。随境之变,遇变而安。无论是出生之地重庆,亦或是第二家乡南京,孟非都予之生活最大的热情。学生之涯的结束转而步入社会的浪尘,在体育主播与新闻记者间辗转,孟非都能柳暗花明,逐渐佳境。《非诚勿扰》已火遍国内外,即使是海外专场,也能吸引万众,除了节目本身之外,或许主持人提供了很大的功劳。正如他书中所说,文采甚好并无虚词,节目中总能见识到到孟非的文学功底。作品倒背如流,作者了如指掌。才情翩翩,令人景仰。孟非身上的幽默,也成了他的一张名片。缓解嘉宾尴尬的打趣,棘手情况的调侃,转眼间搏来观众的一笑。这背后却体现了深厚主持功底和不让人难堪的品德。

虽无陌上人如玉,却也是公子世无双了。男人一定要有才,有品德,有温情,才能让人遇之心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