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完这本雨季不再来,更加了解了三毛这个人,因为知道三毛最终的结局,所以在文字里一直觉的她在短短的几十年,拼命追着时光活着自己。在对家人的爱、对朋友的陪伴、对小动物的爱护、和对周围一切熟悉与陌生的环境关联起来发生了一系列爱的故事,无疑,三毛用尽全力在一种豁出去的状态下抓住时光的热爱生活和好好活着。她所有走出国门的读书工作和体验的经历,是我们不曾有也不敢去想象的,我们处在一个温室里,找寻各种舒适来填塞自己,生怕自己会遇到挫折和磨难,而三毛虽然说是身患心理病症,但是她却勇敢的活出了自己。她短暂一生走过的地方,看到的东西是我们一辈子不会有的经验。当她拼命的把一天时间当成两天用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也是造成了更大的消耗,但是在她这些生的时日,已经是赚到了。一路上我们有所看到,三毛在拮据的现实中,客服种种困难,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遇到幸运与不幸,都成为了她文字里和人生中最大的财富,让我们记住了世间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三毛。我经常遇到一些不好好活着胡思乱想的朋友,我就推荐她们看看三毛的书,撒哈拉沙漠、梦里花落知多少、还有这本雨季不再来,当然还有更多三毛的文字都值得品读一下,让我们在如今幸福的年月和人生短暂的时光里,不管明天要不要活着,今天都要拼命的抓着时间好好活着,去热爱生活、去善待生活,少一点胡思乱想,多一些实际行动,日子会丰富的加上一笔又一笔美好的回忆。这也许就是活着的意义!n
雨季不再来 读后感 第(2)篇“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地消失过去。”
“而人之所以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岁月的流失固然是无可奈何,而人的逐渐蜕变,却又脱不出时光的力量。”
“我今日担着如此的重担,下辈子一样希望拥抱一个血肉模糊的人生。”
在《撒哈拉的故事》之后,喜欢上三毛的文字,《雨季不再来》讲述的是“当三毛还是二毛”时的故事,这是一个稍显稚嫩正值青春的三毛,故事里不时可以看到自身的影子,青春期时的叛逆,对所热爱的事物的执着,从中可以看到岁月是如何一笔一划地雕刻出痕迹,慢慢的将一个偏执不善交际的小女孩打磨成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温润平和的三毛。
印象最深的是《倾城》这一篇,一位只身前往东柏林的少女,一位年轻温柔的军官,所有的故事其实就在相见的那一瞬间,这个故事结局并不完美,相遇而钟情的两人在火车的鸣笛里甚至来不及告别,可让人念念不忘的正是这种恰到好处的“未竟”,让人艳羡的可能也是这众生里的邂逅。
《雨季不再来》相较于三毛之后的作品在文笔和情感上会略显稚嫩,可贵的是,我们得以见到一个过去的三毛,通过她的文字得以明白她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如今的样子。过去的岁月有悲有喜,顺风顺水或者是坎坷颠簸都是每个人最为宝贵且独一无二的经历,也正是这些过去塑造了现在的你。
雨季不再来 读后感 第(3)篇温度,是我读完这一本书的整体感受,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人生成长轨迹。未到远方时,总是想象远方能够带给自己的所有好奇,经历了长途跋涉,体会了行程里的形形色色,不知道当时奔向远方的急切,向往,初心有没有变,有没有很想家。在别人的故乡里,总是想要夸奖自己的家乡如何如何,其实那只是因为自己想念过去的习惯,想念现在称之为远方的家的独特的温暖。万家灯火的温度,异国他乡的奇妙,千山万水里的不经意,这个世界不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零零碎碎里,片片落落里,有无数的可能。总是要离开,总是要行走,才能够遇见下一个可能。未知里,感知成长的温度,是超低温凉了心,还是舒适的25度,一切都刚刚好,还是超过舒适的高温,焦灼炙热,韶华了岁月,开出一朵枯萎的花,亦或是另一种可能~~~~不管西风识不识相,不管远方暖不暖你,总有一天雨季不再来,时光给予你的从容,会让一切都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