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完这本书,还是有所收获的。张小娴女士的文章,给我的感觉就是对感情看得比较透彻,言辞温柔中带着犀利。但是看多了,又不免觉得总是情情爱爱的,让人有点看腻了。初中的时候很喜欢看,可能青春刚萌发吧,现在可能是老了吧,对文章里的很多东西,都明白了不少,看着就觉得有点腻了。我一向追求的就是,女孩子只能靠自己,不能靠别人。这个“别人”有家人、爱人、友人。也许会觉得这不就是放弃社交了吗?其实不然,不靠他们获得什么,而是靠自己,那么你的成长会比那些靠别人的获得更多,虽然旅程会很艰辛。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不希望因为我,想给别人带去麻烦。张小娴女士说,女人最好的状态就是,想依靠别人的时候有的依靠,平时靠自己也能活得快乐满足。是,这就足够了。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跟我爱的的人去一个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那儿都田园小村,有肥沃的土地、有成群的家禽、有潺潺的小溪、有茂密的竹林、有蓝蓝的天空、有热情的小鸟在吟唱着......一切都是那么和谐,没有纷争。或者去一个靠海的小屋,听着大海在歌唱、风儿在奔跑,饿的时候就去捡贝壳、去捕鱼。这多开心啊。但是现实很残酷吧,逃离了社会,就相当于失去了所有。有谁会愿意?也许只有跟自己很合得来的人才会愿意吧。犹记得书中,看到失恋二字的时候想还是很伤感的。失恋后能不能做朋友了,不知道。听过这一版本:说是爱得越深,越不能做朋友。也听过另一版本:要有宽大的胸怀,去接受曾经爱过的人,证明自己没有爱错人。不懂,没有经历过,没有发言权,希望永远也不要经历。
谢谢你离开我读后感400字 第(2)篇舒淇在《胜者为王》里有一段话印象深刻且感同身受:“我就是死要面子,自尊心特别重,我只要一发现,对方没有那么喜欢我了,我就会把这段感情判一个死刑。 你说一个像我这样的人,能顺利谈恋爱吗? 不想勉强自己喜欢别人,也绝不勉强别人喜欢自己,各自安好。”我就是这种人,我不会爱上一个不爱我的人,就算我会喜欢,但当我发现对方并没有多喜欢的时候,我会否定这一切,我会克制自己,我不会给自己机会,不会给我不喜欢的人机会,也不会给不喜欢我的人暧昧的机会,所以我这样子的人一直单身不足为怪。我在等候,等候爱我的同时我也爱的人出现,我不在乎别人说我挑三拣四,我干嘛要去将就,干嘛要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我不优秀,但我不卑微,我不怕没人爱,我怕差不多,我怕将就后的懊悔,我怕做自己不喜欢的人,我相信我总会等到的,就像韩寒所说“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谢谢你离开我读后感400字 第(3)篇“为什么老是要证明自己青春或者拼命抓住青春的尾巴?
青春没那么好啊。
要是青春真的有那么好,那时你为什么总是容易忧郁?为什么你会比现在愚蠢?为什么你总是有很多的不满?总是觉得没人懂你?总是觉得没有自由?总是觉得别人看扁你?
那时候,你喜欢的人,总是爱着另一个你不怎么看得起的人。
那时候,你总是死死地爱着一个现在看来毫不值得的人。”
上面一段摘自原文,书中类似的精彩段落有很多。
关于感情的书籍很多,绝大多数这类作者惯于以“专家”和“过来人”的口吻说些马后炮的鸡汤,在已经不堪摧残的市场中榨取透支,继续骗吃骗喝。拿起没几分钟就想扔掉,极其容易变腻。
第一次读张的文字,没有太多的说教,以读者的角度作为切入点,点到为止,看似轻轻触碰却影响颇深。不乏精彩之处,透露出真实感,柔情亦理想严谨。
本家,谢谢不一样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