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人生的低谷期,恰好遇到而且打开了《掌控》,机缘巧合也罢,天降甘霖也好,是它给了我生活的“暂停键”。
今天的我们,生活给了我们开始键,却从来没有暂停键,当我们打开网页,抖音等不知不觉间两三个小时悄悄被偷走了,我们的痛点,笑点被网络反复摩擦,刺激,使得我们在暗爽中内耗而茫然“失控”。工作亦如是,近期,我的工作繁杂,每天大小事儿恨不得一个脑袋两个用,早上8点开始,微信里的十几个工作群就开始12小时轮番“滴滴咚咚”轰炸。每天听着“像我这样聪明的人,早就告别了单纯,怎么还是用了一段情,去换一身伤痕……”,是的,情啊爱啊,本身三分毒,本以为自己早已百毒不侵但遇上了躲不开的泥潭还是不小心陷了进去(因为坑足够滑),被折腾的精疲力尽,栽了一个跟头,也算是看过了不一样的风景。
“像我这样迷茫的人,像我这样寻找的人,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像我这样庸俗的人……”这一切都像是我自己,可是我本不碌碌无为,本不庸俗,怎奈生活以108种姿势轮番干的我遍体鳞伤,伤痕累累。而遇到《掌控》,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缺失已久的“暂停键”,读完它,我毫不犹豫的按下暂停键。让我们的生活回归正题,掌控我的生活:不迷茫,不庸俗,不碌碌而为。
想要有质量的人生,精力是第一要素,当你奋斗的时候,你是在为以后得人生添‘0’,但是,精力值是前面的那个‘1’。为了活出一个健康、高效、欢乐的人生,我们要从1到10,到100万……而不是把我们的人生反过来活成‘从1到0’。
于是,按下暂停键,停下来思考,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是不是一直都在“避重就轻”的生活,险些因为无关的小事儿而走偏了人生的大方向。年轻的时候会觉得热血沸腾,有用不完的激情,而到了某个时间点,突然会发现很多事情力不从心,身体告诉自己,还是“老了”,意识到自己精力是有限的。而此刻,我们却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拨乱反正”?
全书包括精力管理、运动、饮食、恢复以及心法5个章节。它教给我们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身体,分配精力。全书主张既然规律客观存在,就需要循序渐进,按规律生活。
- 第一章精力管理。所谓精力包括身、心两个层面,谁的体力、专注力、意志力越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谁胜出的几率就会越大。那么怎样进行精力管理呢?主动全面掌控自己的体力、专注力和意志力,让自己长期保持收放自如的状态,有可持续的信心和能力去应对挑战和变化。需要注意的是,特别强调“可持续”三个字,凡事做不到“可持续”的努力都是耍流氓。
- 第二、三章讲运动和饮食。比较细致,想要减肥健身的可以仔细研究研究。我觉得亮点大概在作者提出了与以往大众所了解的一些不同的观念。比如“运动是保持体重的有效方法,但不能减少体重”,在生活中我们要是提起减肥旁人都会说那就运动啊,但实际上运动会增加食欲,吃得更多,所以讲究三分练,七分吃。运动:95%舒适度5%挑战,始终保持在舒适区上一点儿的那个范围即可。
- 第四章恢复,对我本人来讲帮助比较大。我们常言行百里者半九十,差的就是这“十里”,停下来让屁股休息,是为了后面更好地出发。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时候,心情不好、压力大、烦躁,想释放,想扭转时局,想提高生活质量,然后在盯着一身疲惫就学健身大咖们去跑步、去健身,举举铁,一口气五公里后身心振奋,再洗个热水澡来品杯红酒,恰巧也有故事,一不留神到半夜才睡。几天下来开始比之前更加疲惫,还责怪自己自制力太差,缘由如此,是因为没休息好。当我们持续、规律地运动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恢复时间,我们的身体机能不但不会上升,反而可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疲惫、睡眠质量差。作者提出了一种观点我很赞同,“我们应该‘为了更好的生活状态休息’,而不是‘因为训练或工作过度疲劳而休息’,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地选择,而不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都十一点了就不要舍不得睡了,小仙女们,脸上的胶原蛋白很贵的,主动去睡吧不要等到困了再睡。
- 最后一章讲心法。从心态上做到认知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就是明白精力该如何使用、分配。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并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的、最宝贵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你的注意力确实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放弃主权。”
好了,说白了整本书就是在告诉你,想不想要更好的生活?想的话那就先认清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状态,然后卯足了劲儿朝那个方向努力并且不动摇,这中间还要吃好喝好锻炼好,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再厉害,年纪轻轻身体垮了,又有何用?我身体棒,我用时间熬死你丫的。最后就是开始行动吧,不去付出实践加以检验,一切都是空谈,活该胖着,活该自怨自艾。
自己的人生就该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就该自己把控。
不让人生与生活失控掉进深沟,活成什么样,关键在于自己怎么做。
ps@任雨扬帆 感谢猪哥激励我完成第一篇正儿八经的书评。感谢他在我掉进泥潭的时候没有踹我一脚而是伸出了一只手。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暂且不说企业高管,公司领导人因为责任重,压力大,日理万机,焚膏继晷。也不说各明星大腕永远都是精致生活,光鲜亮丽。要么逆生长,要么就是减肥同吃饭那么简单。作为普通人,我们也有不小的压力,繁忙的工作,还有孩子和老人要照顾。
这些都要耗费我们大量的精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经受婚后或产后发福减不下去肥,每天健身房或者自由跑怎么也减不下来。头发开始大把地掉,多少好的洗发露都用过也无济于事。体检单上各种慢性疾病被埋藏在身体里,像一颗颗不定时的炸弹,弄得心神不宁,脾气也越来越差。。。。。。
这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的写照,怎么办?一个字:熬。总以为以时间为水,自己的身体为引子,到时候能熬出一壶陈年酒酿,不曾想,竟是一碗妥妥的有毒鸡汤。
直到读了张展晖的这本《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我才豁然开朗。生活中的种种单靠熬是不行的,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从1走向0,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能从0走到1的方法,那就得科学系统地管理我们的精力和健康。
作者张展晖是精力管理体系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五百强公司健康管理顾问,曾担任徐小平,周航,脱不花等人的私人教练,帮他们实现了通过健身想要达到的目标。同时他还在《罗辑思维》上开课,成功帮助几千人达成目标,成绩非常的喜人。
在《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这本书中,作者主要是从运动,饮食,恢复和心态这四个维度讲述如何保持旺盛的精力的自我管理。这种科学,系统地管理,与其他简单粗暴的健身方式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享受,并且在享受中把自己设定的目标实现,这才是高明之处。
真正有价值的科学运动,不仅仅是马甲线
在我之前对运动健身的认知中,我认为不管是跑步还是举铁,只要是出了一身汗还能出马甲线那就是有效的健康。事实证明,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健身的目的并不仅仅是马甲线,最主要的还是我们通过健身能每天都有足够的精力应对工作以及学习,并且之后还能有余力享受生活,即便是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应付。这应该也是我们对健身运动最本质的需求。
健身运动是门技术性很强的活儿,并不是出了一身汗或者是撒开腿跑就行了,怎么运动最有效都是需要从身体中的各项指标出发的。心肺功能,身体成分组成,柔韧度,肌肉耐力以及肌肉力量都是具有非常重要参考意义的指标。
以上指标得到均衡稳步发展 ,健身运动的价值也就慢慢体现了出来。
为提升精力提供优质“燃料”,生活常识要记牢
能巧妙避坑,吃出健康才是货真正的吃货。每一种食物,它能提供给我们的营养成分以及量的多少都是不一样的,因而大概了解每种食物的成分含量就显得很有必要。这其中包含着一个重要却并不深奥的常识就是营养均衡。
所谓的营养,无非是我们身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和水,它们掌控着我们身体的机能,任意一种的含量多了或者少了,对身体机能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碳水化合物吃少了影响心情,吃过了容易犯困;或许你觉得蛋白质如此重要,那多补一点也无妨,实际上超量食用会对肾脏很大负担。。。。。
最有感触的就是关于掉发的烦恼。我自己最近一年因为严重掉发试过不少偏方,洗发水也是各种品牌轮着换,但依然收效甚微,正愁苦不已,看到了书中作者从头发的构成,以及对于掉发从饮食方面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结合我这一年多来的饮食以及压力,至少在理论和心理上我是非常认可作者的观点。
至于下一步,当然是要进行调理了,最关键的还是饮食和压力上的调整。毕竟饮食和压力的因素在导致掉发的影响占比达到可怕的80%。退一步讲,就算严重掉发这种现象暂时还没有发生,合理的饮食以及科学疏导压力,对于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显得非常必要。
合理的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人会疲劳,这点毋庸置疑,因此人在疲劳的时候选择休息才是明智之举,如果违背人体自身发展的规律,即便注入强大的压力,也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吃力不讨好。
于是把自己扔进沙发里葛优躺,再看会儿电视,刷两下手机,一晃几个小时过去了,甚至还影响了睡觉时间,这样一来,大脑依然是混沌一片,昏昏沉沉。总结出来,这种所谓的休息并不是科学的休息。
而真正有效的休息是懂得利用最短的时间缓解疲劳,让身体恢复到最佳的状态,这实际是在为工作赋能。所以,科学休息的大概有这几种:优质的睡眠,深呼吸,冥想或者是散步等等。
作为最重要的休息方式,优质的睡眠需要遵循这些法则:
1,睡前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要远离电子产品。
2,睡够8小时。
3,建立适合自己的睡眠规律。
4,午睡时间不要太长,保持浅睡眠状态。
比起时间和金钱,你的专注力更稀缺
有了前面的科学运动,合理饮食和正确休息做基础,让我们拥有了充沛的精力,如何高效地使用精力请记住两个字:专注。
可现实生活中可以分散我们精力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不说别的,单手机一项,就足以分散我们大部分的精力。从起床的第一件事以及睡前的最后一件事,我们都是在看手机。人均每天查看手机高达150次我是一点都不怀疑。
那么怎么办?作者在书中总结的几个技巧我觉得是很有用的:
1,找到做这件事的必要性。
2,思考后果,制造“恐惧”。
3,社交学习,互相监督鼓励。
有理论以及前人总结的有效经验,还需要实操才行,放低姿态,以目标为导向,心无杂念地跟着学,人生开挂或许也就不远了吧。
人生没有意义,但是我们更要赋予它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是一颗颗能量石,不断地为我们赋能,引导我们不断精进,成为一个真正厉害的人。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如婴儿一般安心专注,吃干净的食物,做规律的运动,保证高质量的睡眠,这些平常得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是人的本能带来的最基本的需求,只是我们太容易忽视它们了。
以上是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简单是最高级的生活方式。
从瘦身意识,饮食调节,运动认知,心态管理中,达到精力充沛的目的,从而实现健康身形与旺盛的生命力,伴随而来的就是自然健康的态度。
于我而言,晚睡一直是严重的问题,肝脏排毒情况不好。纵然认为非常自律,但是12点前睡不着的事实,不因主观意识改变。本书给出了睡眠某些新的指导方向及解决方案,昨晚尝试在11点半入睡,竟然实现了。
所以心理学融入健康管理是迟早的事,本书的亮点也在此。作者要求选出三个自我价值名词的座右铭,每天暗示积极的意义,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还有情感接受,关于戒烟的案例,接受情感与分离,正念所在,可改变行为模式,真正意义上的改变。
学会深呼吸和冥想是一种享受。
关于饮食部分,最近看了很多书,主要还是分析三大营养物质的平衡与作用,还有减脂方式新认识。看完本书以后,也许我不会再沉迷于红糖与红枣对于女性的作用,^_^
一本书,很快就看完。于每个人的意义也不同,最后一句话,作者问很多学员,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运动不是让你更疲惫,而是更有精力。残酷的社会竞争里,智商情商能力性格不能决定一切,也许是体力与精力,不要在最冲锋的时候,你却躺在了病床上。
谢谢张展晖老师,给予大家质朴直接的生活价值理念。
四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