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07本#百日百书计划#
高中第一次读三毛是买了套盗版的三毛全集。印象中的三毛一直是个被宠爱的小姑娘,即使她和荷西在一起的时候已经30岁了,字里行间能看得出一点变化,但是无论怎样也看不出那种令人生厌的成熟感。
这本《万水千山走遍》是荷西去世后三毛离开撒哈拉,周游世界的时候写的文字,按年龄来看,三毛这时候应该38岁左右,可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自动就把书里面的三毛当成了一个小姑娘,即使她当时已经写作出了名,经历了丧夫之痛。
她有那一届大多数作家都有的毛病,就是不关爱自己的身体,为了去一个地方旅游连续晕车60小时,不听朋友的劝告让自己置身于安全保护很差的城市之中,不在意高原反映,这些不在意大概大大的影响了她的健康。
而我感觉对他影响最大的,也是更无法避免的,就是她让自己沉浸在悲伤之中。
荷西去世之后的三毛,真的过得好艰难。
看到最后三毛把自己脑洞大开的幻想讲出来,我不禁想起我妈劝告我不要写小说的语重心长,如今这年代,还真是像冯唐说的,诗人这俩字越来越像个骂人的话。于是乎作家也不见得有多正常,我则赶紧安慰她老人家我就是写写日记,不是作家,况且就算我真想做个作家,估计也没有那个天赋。
我天性情感大条思维迟钝,其实是看小说的时候偶尔入迷也是有限的,三毛呢?
她是爱极了《红楼梦》,以至于坐车或者走路遇到了某个陌生人,会以为他是从《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来寻找这一世的三毛,而三毛的上一辈子或者上一辈子,可能是探春或者其他的什么红楼人物。
她也幻想自己上辈子是个印第安人,叫做哈娃,有个极爱她的丈夫,可惜医学知识匮乏,怀孕生产不找接生婆,三天三夜之后哈娃与未出生的孩子化为一缕香魂。
无法评价最后的三毛到底是怎样,只知道那时候的好多朋友依然把她当成那个爱幻想的小姑娘,而在三毛最后的日子里,48岁的她失眠成疾,即使服用安眠药也无法入睡。
在那无数个无能入睡的日日夜夜里,三毛在想什么呢?
最后有人说她是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也有人说她是在忍受病痛之事发生了意外。
不得而知,只是到最后的三毛一定是十分痛苦的。
这世界有三毛,是世界的幸运,可惜这世界对三毛没有充满善意。
三毛是个多可爱的小姑娘啊,多温柔的小姑娘啊,可惜她一生又过得多么可怜,多么可叹呀。
多好的大胡子荷西呀。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好久才看完,每一部分大抵都要付出数倍的心力。这是在荷西走后的三毛,仍然热烈,深信轮回与永生,辗转于南美各处,也遇见了前世的故乡,遇见了孤独的旅人,同舟共济,也抗争过,体弱而心坚。万水千山,孤独,热烈,喊叫着,哭泣着,并不悲伤,会看见鬼魂,自言自语,听见菩萨的声音,去到人中间走走看,想要最后埋在敦煌的那个小山顶上,三座老坟,四座,五座,会想到到死亡,这死亡却不惊惧,只是新的一段开始,因为她信永生,信前世来生。
走遍了万水千山,她仍是属于撒哈拉的。
如果有来生,要站成一棵树。
没有悲伤的姿态。
一半沐浴阳光
一半在泥土里安详
一半撒向阴凉
一半面相包容的天空
很是骄傲,很是淡然。
听着老狼的《旅途》看完了这本书,我想,在死亡之前,也要走完尘世万水千山,看遍人间风雨四时。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3)篇從撒哈拉那個自在浪漫的三毛,飛到這南美之旅的開始,感受到彷彿另一個「不一樣的」三毛。許是經歷的悲傷讓自己疲累心殤,或是因為帶著「任務」的差旅,少了那個能「為無米之炊」的撒哈拉「廚師」,處難仍能「自娛自樂」的撒哈拉「妻子」,面對精神物質都不豐富的當地人仍能「豁達大愛」的撒哈拉「老外」。面對南美的開端所遇人和境,卻多有「埋怨」「偏見」,那些「奇怪」的語氣,不知是三毛「境由心生」還是「心隨時遷」,差一點讓我不忍讀下去。直到將離墨西哥,漸漸掀開那層莫名的面紗,那個撒哈拉的三毛才漸漸浮現,隨著那乘著「青鳥」的遊浪,遇上那「前世」和「今生」,又讓我漸入佳境,那所遇「情思」和「險驚」後的「酸甜苦辣」之真實,扣人心弦。直到歸來故土的心旅和思憶種種,故人不在,心托何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