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读后感(3)篇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是影响了世界500多年的“网红”。达·芬奇能将艺术、科学、技术和想象力融为一体,同时,他能对自己稍显异类的状态泰然处之:私生子、同性恋、素食者、左撇子、容易分心。带着顽皮而执着的热情,达·芬奇孜孜不倦地投入对众多领域的创新与探索,包括解剖学、化石、鸟类、飞行器、光学、植物学、地质学、水流,以及军事装置。他的笔记不仅是有史以来对好奇心难以超越的纪录,而且是激动人心的指南,跨学科的才华跃然纸上,带领我们去了解这个好奇心旺盛的人。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读后感 第(1)篇

创造力是人类认知的最高层次,一直在思考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科普与想象力的关系,而达芬奇的一生给了我明确的答案:作为人类史上最具创造力的人,他模糊了科技和艺术的界限、模糊现实和幻想的边界,他的一生充分说明了敏锐的观察力、狂热的好奇心、实验验证、质疑教条,以及从不同领域中洞悉规律的能力,如何给人类认识能力带来伟大的飞跃!

今年是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去世500周年,月初看了500 Years of Genius的特展,回来以后就翻开了《达芬奇传》,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曾经我眼中的他,是那个小学课本中一画画鸡蛋很多年,终成画神,留下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不朽之作的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然而这只是达芬奇才华的冰山一角,他的学识渊博到令人发指,简直就是一本人肉百科全书,在绘画、音乐、建筑、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都有杰出的成就,他是这世上少有的通才!照艺术史学者海伦·加德纳的说法,他的兴趣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范围和深度!

这个集美貌、才华、优雅、时尚于一体的男子带给我的不仅是对世界的重新认识,还有对孩子教育的思考:

他是个天才没错,拥有常人无法拥有的敏锐洞察力,但这也是他刻意练习的结果,我们不是天才,但如果我们想拥有这样的能力,也可以努力带着好奇和专注去观察事物,向达芬奇多学习,而不只是望洋兴叹!

伊莫拉地图

��态度:

️永保孩童般的好奇心

达芬奇大概是这世上最具好奇心的人,而且保持了终身,让我们看到了好奇心是多么强大的内驱力,可以让一个人在探索创造的路上走多远!

专业划分乃人为界限,好奇心本身不分学科领域,人之初,性本好奇,三岁孩子身上都具有这种炙热的好奇,但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的好奇心在不断的丧失!而所有的天才都是将好奇心保持终身的人,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我只是有热切的好奇心!”

那些我们一扫而过的事物,达芬奇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这让他的好奇心如虎添翼。

他注意到了建筑物在闪电闪亮的一瞬间看起来小,于是开始了一系列实验;当他闭上一只眼睛的时候,发现物体的边缘没有那么圆润了,于是他继续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他指导自己去了解鳄鱼的颌骨、啄木鸟的舌头!…

在他的笔记中列出的学习任务,包括了我们大部分未成驻足细微观察的事情:“观察鹅掌:如果它总是张开或并拢,鹅是否就无法游弋了”,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好奇最终发展为深入的科学探索。他不仅对万物的运作方式感兴趣,更想知道背后的原因!这些看起来多么像孩子的行为,所以,当孩子想追着松鼠跑的时候,和它一起跑吧,你还可以递上一个望远镜,也许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世界是魔术师无中生有变出的一只兔子,我们每个人都仿佛兔子毛尖儿上的小跳蚤,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跳蚤’会贪恋兔子毛下方的安逸与舒适,从毛尖上掉了下去,从此闭目塞听。但仍有一些‘跳蚤’会坚持不懈地牢牢抓住毛尖,好奇地窥探兔子的全貌,甚至想发现魔术师的踪迹。”

——《苏菲的世界》

️为求知而求知

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要有用,求知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列奥纳多在画《蒙娜丽莎》时,并不需要了解心脏瓣膜的工作机制,也不需要为了完成《岩间圣母》弄清化石为什么会出现在山顶。他放任自己被纯粹的好奇心驱使,因此他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探索了更多领域,也发现了更多联系。

一个画家跑去解刨尸体,只为满足自己的好奇,他可以说是局部解剖图开创宗师!

30年内一共解剖了30具不同性别年龄的人体,

他也是第一个画出子宫中胎儿、

第一个画出腹腔中阑尾的人、

第一个发现了血液的功能、

第一个发现心脏有四个腔,画出了心脏瓣膜,并发现了主动脉瓣的工作方式「这项工作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得到证实」,他诞生于他对涡流的认识和热爱!

子宫中的胎儿

血液图示

️保持终生学习能力和自我修正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自学成才,没有受过正统教育,40岁以前他还曾抨击那些喜欢引经据典的人,“可饮泉水者,不饮瓮中水!”,但在米兰获得的知识,让他不在那么鄙夷传承下来的智慧。

接近40岁的时候,他开始自学拉丁文「虽然并未学好,感谢印刷术的普及」;

15世纪80年代末,他在笔记中列出了五本藏书;

到1492年,已经有了近四十册藏书,它们涉及军事机械、农业、音乐、外科学、保健、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理论、阿拉伯人的物理学、手相,以及著名哲学家的生平,除此之外,还有奥维德和彼特拉克的诗歌、伊索寓言、淫秽打油诗和滑稽讽刺作品集,以及一部14世纪的轻歌剧;

到1504年,他的藏书又增加了七十本,所有藏书包括四十本科学书籍、近五十本诗歌和文学作品、十本艺术和建筑著作、八本宗教书籍和三本数学书。

伟大头脑的标志之一就是愿意自我修正。

16世纪初,当他殚精竭虑地研究地球和水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证据,这些证据导致他修正了自己对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类比的看法。他将理论联系经验,当它们相互冲突的时候,他乐于尝试一种新理论。愿意放弃先入之见对他的创造力来说至关重要。

️追求完美

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执迷于追求完美,他经常会在几个月或者数年后再返回到某一页笔记,写下新的想法,就像他翻回头去修改圣杰罗姆或后来其他作品那样,随着技巧或想法的发展成熟,不断完善之前的工作。

追求完美让他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而不是技艺娴熟的工匠!

他的一生留下了太多未完成作品「蒙娜丽莎其实也是一幅未完之作,他把这幅作品留在身边十几年,一种在不断完善」,也许对于他来说一幅作品永远都不够完美!

最著名的未完之作 《博士来拜》,他希望把人物融入到画面中螺旋展开的故事里,呈现出充满力量、情绪、躁动和混乱的场景,人物之间的光线影响、情绪影响如此微妙而美妙,以至于手根本无法完美的呈现头脑中的想法,注定无法完成,但它依然成了艺术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未完成作品,而且肯尼斯·克拉克称之为“15世纪最具革命性和最反传统的画作”。

博士来拜

2002年,应乌菲齐美术馆的要求,艺术品鉴定专家毛里齐奥·塞拉奇尼使用高分辨率扫描仪,以及超声波、紫外线和红外线成像技术,对此画进行了技术分析。分析结果让我们得以欣赏到这幅杰出的底稿,以及该戏剧性场景的创作步骤

2002年,应乌菲齐美术馆的要求,艺术品鉴定专家毛里齐奥·塞拉奇尼使用高分辨率扫描仪,以及超声波、紫外线和红外线成像技术,对此画进行了技术分析。分析结果让我们得以欣赏到这幅杰出的底稿,以及该戏剧性场景的创作步骤。

️广泛的兴趣

达芬奇的兴趣广度鲜有人及,也因为他的兴趣常常人他偏离正题,后人对他的评价是“注意力容易分散”、“多动症”,但他确在每一个偏离正题的路上都如此的“专注”,他广泛的兴趣丰富了他的头脑!

正是对光学和解刨学的深入研究,才让我们看到了《蒙娜丽莎》那令人难以捉摸的迷人微笑「 解剖学研究告诉他,一些控制嘴唇的肌肉也会影响鼻孔和眉毛」;

早期为制作巨大铜马雕像的设计方案「最终由于经费未能实现」,让他成为第一个使用融蜡灌注法了解大脑构造的人;

而他对鸟类的观察、水流的研究、飞行器的设计,让他早于伯努力200年洞悉了流体力学本质!

蒙娜丽莎

��技巧:

️随身携带小本本

腰间一直挂着一个小本本,这就是达芬奇活脱脱一个爱做笔记的学霸!

作为一名工程师,列奥纳多通过绘制他见到或想象出的各种机械装置来磨炼自己的技能;

作为艺术家,他会用速写记录自己的想法,还会画出草稿;

作为一位宫廷演出制作人,他会记录服装设计、移动场景及舞台的装置、可供表演的寓言故事,还有那些妙趣横生的台词;

在页边上的空白处,还有他记下的待办事项、账单,以及那些激发他的想象的人物速写 ;

他的笔记本曾被恰如其分地称为“有史以来见诸纸上的、关于人类观察力和想象力最令人惊叹的证据”。 现存的超过七千二百页笔记可能只是他全部笔记的四分之一,但是历经五百年还能有如此留存,已属不易。

也是因为笔记让后来的我们了解到了除了艺术以外的惊人之作。

️观察、总结

”因为我打算先向经验求教,然后推理分析其背后的运作机制。”换句话说,他试图从对事实的观察中找出规律及背后的动因。“虽然自然以肇因为始,以经验为果,我们必须反向追究,以经验为始,探求起因。 “

像他的很多创新一样,这一经验主义的方法再次让达芬奇领先于时代。我们能从达芬奇多身上看出,他正在进行一项激动人心的尝试,那就是正确地评估理论与实验的相互关系。” 所倡导的正是我们所使用的现代科学方法:将理论、实验和传承的知识结合在一起,然后不断相互验证。 先于伽利略一个多世纪,达芬奇就以他坚持不懈的实践成了推动实验与理论对话的西方重要思想家之一,这种对话将通向现代的科学革命。

️像不同的人学习,与志同道合的人讨论

由于他的广泛兴趣,无论是建筑工人还是学者,他总能从不同的人身上搜罗他们的秘籍。

达芬奇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请教那些能满足他好奇心的人,

“请算术老师告诉你如何由三角形求得同等面积的正方形……

请炮兵军士吉安尼诺讲解费拉拉塔墙壁的构造……

找一位水力学老师告诉你如何用伦巴第人的方式修理船闸、运河和磨坊……

找法国人乔瓦尼,他答应过给我讲解太阳的测量方式”。

达芬奇的好奇心就是这样永不满足。

从他的老师韦罗基奥那里学习绘画的数学比例的和谐之美;

从医生那里学习专业解刨技巧,和医生一起合作绘制解刨学手稿「可惜两位医生死于瘟疫,导致这份手稿的未能发表」;

访问帕维亚附近的大学时(《维特鲁威人》也诞生于这次旅行),和一位叫法齐奥·卡尔达诺的教授探讨了光学和透视,并与这位教授编辑过一本透视学著作!

维特鲁威人

️视觉化思考

达芬奇并没有被上天赐予运用数学方程式或抽象概念的能力,所以他在研究各种比例、透视法则、凹面镜反光的计算方法及等积变换时,都将其视觉化。

对于机械工程,他喜欢一步步地分析传动过程,因为逐一画出传动部件——棘轮、弹簧、齿轮、杠杆、转轴和其他结构——有助于他理解它们的功能和工程学原理。绘画对他来说是一种思维工具。他不仅通过绘画的方式在纸上做实验,还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来思考抽象概念!

起重设备及其部件图

寻找面积相等的区域

光线照于头部的研究

我们学习一个公式或法则——甚至简单到乘法或颜色混合的法则时,已经很少再用视觉化的方式来理解了,于是,我们无法欣赏到自然规律背后之美。

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花友@橙橙的一片有关数学启蒙日志里讲到的:孩子早期的数学学习应该尽可能的使用实物来进行,才能让孩子在后期更好的进行抽象化思考!

️类比和规律寻找

类比和寻找规律就是他形成理论的基础方法:

观察到大自然的规律,然后通过类比的方式形成理论。凭借他跨学科的敏锐观察力,他能分辨出其中反复出现的规律。他对自然统一性的天生直觉,他的头脑、眼睛和笔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疾速穿越,感知其中的关联。

“他在不断搜寻和谐、统一的基本存在形式,这意味着当他看着由心脏延展出的血管网络时,他也看到了一颗种子的萌发,还把它画在了旁边。”

“在研究美女头上的卷发时,他想到了湍急水流的旋涡。”

在画子宫里的胎儿时,他暗示它与果壳里的种子很相似。

在研发乐器的时候,列奥纳多把人类喉部的发声方式与竖笛演奏滑音进行了类比。

他在解剖肢体的时候,除了画出肌肉和肌腱,还不禁画出了绳子和杠杆。

他还将光、声音、磁力和锤击引发的振动回响进行了对比,发现它们都是呈放射状传播,而且经常是以波的形式呈现!

在笔记中我们看到了不同主题的内容似乎是被随机拼排在某一页笔记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思维和笔端不断地跳跃,它让我们有机会看到让人惊叹的一幕:一种宇宙意识无拘无束,兴致勃勃地徜徉于艺术与科学之间,感受着宇宙万物间的联结。他的笔记启发我们看到那些看似彼此割裂现象背后的共同规律,这也是他观察自然的心得。

一页笔记

️天马行空的想象

在一篇为绘画专著所做的笔记中,他写道,“若要让想象中的动物看起来自然真实,譬如龙,你可以参照獒犬或者猎犬的头、猫的眼睛、豪猪的耳朵、灰狗的鼻子、狮子的眉毛、公鸡的太阳穴和乌龟的脖子”,他能看到飞行的鸟,也能看到飞翔的天使;他能看到怒吼的狮子,也能按到咆哮的巨龙!

想想他的巨弩、像乌龟的坦克、他的理想城市设计方案,还有人力扑翼飞行器。达芬奇模糊了现实与幻想的边界。这样做虽然没有造出飞行器,但是放飞了他的想象力。「这些是不是像极了孩子在课本上天马心空的涂鸦」

脱离现实的幻想常被认为是达芬奇的主要弱点之一「因此被大家称为穿越回去的人」。但是,要想成为真正有远见的人,逾越现实和接受失败皆属必需。创新需要一个现实扭曲力场。达芬奇对未来的设想最终往往都会成为现实,即使这需要几个世纪。潜水服、飞行器和直升机现在均已存在,抽吸泵正被用来排干沼泽,达芬奇规划的运河路线如今已成为一条主要的高速公路。有时候,幻想就是通向现实的路径。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读后感 第(2)篇

并非所有知识都需要有用,有时求知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列奥纳多·达·芬奇

我想,有时候,在人们眼里厉害的人和平常的人,差别就在于对事物的解读吧,例如学知识,是为了什么。


•想起听到的好几本书

1⃣️《梁漱溟先生讲孔孟》,提到做事情不要只讲实用性,如盖房子或想要获得某种结果,但经历的过程也值得用心体会。

2⃣️《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这本书也说道不要寻找外化,这是让自己焦虑的根本原因。

3⃣️育儿书,例如《正面管教》,教育孩子不要只谈条件,物质鼓励。这样孩子会失去动力。

4⃣️怎能少了《好奇心》这本书,哈哈,好奇心的积极作用和带来的人生力量不可估量。

5⃣️包括《心流》这一系列的积极心理学,都会讲要内化于心。还有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这本书现在听不到了,不知道为啥,我本来想再重听一遍的),懂得认知所认知的。

6⃣️既然对待知识有不同看法,那么我想,《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德勒那句诠释就特别恰好:决定一个人行为和状态的不是经历本身,而且对经历的解读。

7⃣️……

【3.16日至3.17日凌晨,记。】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读后感 第(3)篇

读完《列奥纳多.达.芬奇传》,看到他完整的特点为:

俊美外貌+奇异个性身份+天才+通才+好奇心+细心观察+幻想并认真执着探究事实+勤于记录笔记。

他的优雅俊美的外貌,他的私生子同心恋左撇子的奇异的身份,他的天赋异禀创造力,他的绘画诗歌雕塑工程军事机械等多才多艺,从而在绘画军事机械物理数学化学医学解剖学水利等等跨学科的大范围的研究,他的无处不在的如童真般的好奇心,他的不为经验羁绊付诸于实践观察然后得出结论的坚持和执着,他的烟如浩瀚的富有价值的笔记,都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五花八门的发明(有些发明比牛顿等人证实的定律和结论都早上几百年)和为了追求完美众多未完成的佳作,让人震惊和佩服。

读完本书,让我从以前只知道他的绘画,比如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中解脱出来,认识了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敢于幻想不可能,创造力非凡,成就更加广泛伟大,探究思潮几乎疯狂的达芬奇。

借用本章最后一章里引用史蒂夫·乔布斯的话:“虽然他们在有些人眼中是疯子,在我们眼中却是天才。因为那些疯狂到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正是改变这个世界的人”。达芬奇就是改变世界的天赐之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