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蛤蟆的油读后感 读书赏析(3)篇

蛤蟆的油
作者:黑泽明
《罗生门》黑泽明回忆拍摄往事。日本民间流传有一种蛤蟆,外表特别丑,将其放在镜前,蛤蟆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样子,就会吓出一身油。这种油是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成为大师后,黑泽明回首往事,自喻是一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童年时代,他是爱哭鬼,以“少年剑士”自居,却被别人称为“酥糖”;入学时脑子不灵光,被远远安排在教室一角,立川老师启迪他生出自信,结束蒙昧;意外跨入电影界,找到真正想干的工作,他全心投入,一拍成名。《蛤蟆的油》不是一代电影大师黑泽明站在巅峰俯瞰众生的故事,而是他讲述如何积攒实力,从山脚一步一步攀向山顶的往事。
蛤蟆的油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1)篇

去年年底看了黑泽明导演的《七武士》,虽然是一部黑白片,但精准的镜头构图、清晰的剧情叙事、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满屏都是“高级感”,顿时让我对他的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又陆续看了他的《罗生门》、《姿三四郎》、《影子武士》等作品。对于这本自传,阅读过程中我一直怀疑中文译者是一个台湾人(没有考证),因为从用词和表达方式上都和我接触过的台湾人的言谈举止太像了。同样我们也可以看成是台湾人近代受日本影响太大了,毕竟台湾岛曾被日本殖民几十年。另外日本人永远给人一种说话做事诚惶诚恐的感觉,就算是黑泽明这样的名人也不例外,自传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自己对往事的不堪回首,极度真诚,就算是开玩笑也是工工整整,有种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味道。但不管怎样,黑泽天皇对自我的剖析,对时代和人性的反思,以及他对电影事业的赤子之心都让人肃然起敬。人们不会忘记黑泽天皇,也不会忘记他给世界留下的那些令人高山仰止的电影作品。

蛤蟆的油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

读《蛤蟆的油》n2018-08-04 席大大n电影届泰斗黑泽明的自传,从小到大,几个故事和感受娓娓道来,特别是,画面感极强,即使是在小说中,也给人以色彩鲜艳的冲击。可能这主要得益于黑前辈写剧本和当导演的丰富经验,才让整个看上去平淡的自传有了立体感。和乔布斯很像,开始小学时一直被认为是“问题学生”,直到遇到一个好老师,彻底改变了自己的认知,整个人生开始不一样。黑前辈的哥哥对黑前辈影响巨大,不过英年早逝。此后,黑前辈开始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偶然的机会进去导演届,遇到名师山本。山本德艺双馨,自己能力强,带徒弟能力异常强大,整体到细节,一一教给黑前辈。黑前辈也不负期望,从副导演,到编剧,再到导演;剪辑、人才挖掘、电影张力,渐渐地炉火纯青,从《姿三四郎》到《罗生门》,终获奥斯卡金奖。全文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对于喜好电影的,可以一读。否则,不读也罢。

蛤蟆的油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3)篇

这是一本很有趣味的书,很有意思,一气呵成地看完了。对黑泽明这个人的了解变得立体了很多。之前的了解往往仅限于其作品的展示。应该说没有参加二战是他最大的幸运,也是他成为世界的黑泽明的一个必要条件。他最出名的罗生门就是发表于战后,很难想象如果黑泽明是个前第几师团的军曹,在国际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他固执而又敢想敢做的性格怕是入了伍也很难从自己人手里活到战后。窃以为黑泽明这本书倒是可以推荐给有志成为导演的人,作为导演专业的必读书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很好的阐释了作为一个优秀的导演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能力。成为好导演天赋固然是重要的,但仅仅依靠天赋也是远远不够的。更不用说那种又没有天赋更不想努力的家伙了。这是一剂可以让人惊醒的猛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