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白说,我很怕自己会变成方渐鸿,空有傲气又一事无成。
可能是人生阅历不够吧,很多人从《围城》中看到婚姻看到政治,而我却对方渐鸿的际遇最有共鸣。
方渐鸿的地位,在留学归来就是巅峰,而后慢慢走下坡路,最终工作婚姻皆不得志,看着昔日谈笑的好友又都过得比自己好,只能和妻子谈当年勇,却无法改善生活。
一副好牌打烂了,让旁人看了都会叹息,我也无时无刻不在担忧,自己会不会也处处不得志,最后一边过着平凡日子,一边瞧不起一切,只愿提当年巅峰,却对生活无心无力。
除了人生际遇以外,书中提到的婚姻、学校以及人际关系上的政治都没有太多共鸣,只是增长见识,就不多谈了。
最后再表达下对钱老的敬佩,钱老的文笔极其细致,肯定修改很多次才能这么有深度,很多句子都不简单,得仔细推敲后才能发现其深意。
同时钱老对人性观察十分深刻,三两句就能点出人物性格,又处处对人的想法和行为做无形的讽刺,让人感觉有趣之余又要感慨,这就是人啊。
总而言之,是一本充满现实气息的好书,值得多次翻阅,而且不同人生阶段会嗅出不同的味道,我也等多些经历以后再来看看吧。
围城读后感1500字 第(2)篇古有红楼,今有围城,两部大书,小女子才疏学浅,不敢妄评,唯记录些许感想罢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经典永远是经典,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它们适合不同读者在不同年龄阅读,每次读起都会有不同的领悟和感受,它们值得反复推敲和品味,趣味无穷。红楼如此,围城如此。感谢天才曹公和钱老呕心沥血的巨著,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这样的好书陪伴,实在是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围城的语言是一流的,可谓“妙喻珠联,警句泉涌,谐谑天生,涉笔成趣”。一本书章节段落很少,像是钱老一口气写下来一样,但绝非平铺直叙,而是字字珠玑,没有一字无用,精致凝练,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妙中之妙在钱老的比喻和讽刺,真是让人拍案叫绝,书中每一个比喻都如此精准,奇思妙想又恰到好处。讽刺中夹着幽默,犀利辛辣,让人看着有像吃重庆麻辣火锅般酣畅淋漓的快感,然而又让人大笑之余不乏思考,这许多高级幽默怕也只有天才钱老才能想出来吧。
围城写人是最妙的,钱老只是在淡淡地讲着故事,而每个人物形象寥寥数语不知不觉中就跃然纸上,深入人心。
方鸿渐很善良,有点懦弱,缺乏勇气,不上进,不积极,不懂得把握机会,如赵辛楣所说“你不讨厌,但是全无用处”。
喜欢赵辛楣的性格,聪明乐观,热情爽朗,对朋友讲义气,与方鸿渐化敌为友,冰释前嫌,成为方鸿渐最好的朋友,倾心相待,一直尽力帮助朋友。
苏文纨是个清高自傲的女知识分子,她喜欢方鸿渐,然而方并不喜欢她,她自我感觉太好,也许是她一直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而方对感情优柔寡断,让苏误会不少,最后不得不摊牌后,苏翻脸并告诉表妹唐晓芙也远离他,方因此也失去唐晓芙。
唐晓芙是钱老偏爱的人物,她纯洁可爱,她的美天然无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试问谁不爱这样的女子?方鸿渐对唐晓芙一见钟情,她是他心中的最爱,也是他永远的遗憾永远的痛。
孙柔嘉大概是世间最平凡的女人,从恋爱到结婚,平平淡淡,然而美好的爱情终究抵不过婚后生活中的鸡零狗碎,这段婚姻还是以失败告终。孙柔嘉其实并没有什么错,喜欢上一个人并努力追求,嫁给他也真心相对,每次吵架都给对方留有余地,并无不讲道理。他们的失败也许还是因为爱得不够吧,没有蜡炬成灰的热情,没有心有灵犀的默契,时间的阴差阳错,彼此都不是那个对的人。
围城最美之处在于它的真实,真实到你的心里去。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谁不是方鸿渐,清醒又糊涂地活着,既有梦想又随波逐流的活着,有谁不曾有过城里城外的身不由己和筋疲力尽,又有谁不曾有过对爱情的幻想对婚姻的期待却经历着现实生活的鸡零狗碎。然而我们还是在用心用力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渴望着人生灿烂美好,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付出着艰辛和努力。
年少不懂书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再次拜读围城,感叹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愿珍惜拥有的一切。
围城读后感1500字 第(3)篇昨日,读完了钱钟书先生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围城》,这部书是钱先生用了两年时间,用忧世伤生完成的最经典作品,我在读时,心情复杂,有种感伤萦绕在心头!
《围城》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小说塑造了抗战初期以方鸿渐为主的一类知识分子群像,记叙了他们所面临的教育、婚姻和事业困境,在这本书里,让我们看到了民国时期的部分社会状态,写某一类人物时,角色虽然都是虚构的,但有血有肉,极大地讽刺了那个时代的生活背景。
书中人物方鸿渐可谓纨绔子弟,受岳丈周家资助出国留学,接受了西方教育,不学无术,既没有取得学位、博士文凭也是假的,留洋归来,他遇到了男人一生中的四种女人,在回国的轮船上遇到了怦然心动的鲍小姐,虽是有夫之妇,但风情万种,美若天仙;虽没衣锦还乡,但有一路同行回国的才女苏文纨;在文纨的家里认识了唐晓芙,陷于感情的纠葛,不了了之;方鸿渐经历太多人和事,在赵辛楣的推荐下一起去偏远的湖南三闾大学任教、一行五人,遇到了一同前往的孙柔嘉,也是后来的方夫人。
历经坎坷来到三闾大学,聘为副教授的方鸿渐,一直以为高等院校是一片净土,可一年下来,教师间的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无奈之下终和助教的孙柔嘉在学校订婚并一起回乡,途经香港,在辛楣的帮助下在香港注册结婚后回上海生活,可以说婚姻和事业都不顺心!婚后生活喜欢了就笑、生气了就闹、吵架了就沉默、和好了就是一片晴空万里。就如同钱先生最后一段文字:"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不管城里城外的人,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保持对生活的热情。请选择一座城,遇见更好的自己和那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