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韭菜的自我修养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

韭菜的自我修养
作者:李笑来
你不是韭菜,你从来都不是韭菜。真的很羡慕你,读过这本小册子!认真读,反复读,一个字也不要漏掉!你将一步一步得到很多很多颠倒乾坤的结论,你可以暂时放弃自己的智商(但同时你没有忘记锻炼自己的智商),你会渐渐变成一个有章有法的交易者,你能看到周期,你能判断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频次交易,你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能透过表象研究实质,你总是尝试着去寻找能够更完整地解释这个世界的规律及其方法论,你甚至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果,你尚未冲进交易市场,却意外地先读到了这本小册子,你猜,你会不会避开书里提到的“几乎所有人都会犯的错误”?李笑来用这个小册子祝福你:好人一生平安。
韭菜的自我修养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1)篇

        这是一本很薄的书,内容很是精炼,我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重要的笔记都摘出来,让这本书更薄。本书共有以下22个标题:

 1 他们所说的“韭菜”究竟是谁

        “韭菜”一般指交易市场里的势单力薄的散户。与“韭菜”相对的是“庄”,一般指交易市场里财大气粗的大户。“韭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赔钱的,而“庄”貌似肯定是赚钱的,因为他们“应该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割韭菜手法”。

 2 “韭菜”的宿命从那一刻开始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源自一个相同的原因:他们一进场就开始“买买买”!为了避免成为“韭菜”,需要注意的是:

        ●连你都开始进场的时候,牛市就要结束了;

        ●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的时候,再开始买买买!

 3 亡羊补牢的“韭菜”才有前途

        ●还有钱的话,就慢慢补仓;

        ●钱不够的话,就在场外拼命赚钱。

 4 交易者们最应该掌握的能力

        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熊市里除了在场外赚钱补仓之外,还能干什么?学习啊!起码要开始锻炼学习的能力。

 5 摆脱“韭菜”宿命的一个观念

        所有的韭菜都认同一个实际上错误的观点:所谓的交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他们全然忽视了交易市场里最大的一个作用力:经济周期。或者通俗点讲,就是牛熊交替。

 7 谁说“韭菜”不在乎寻找价值

       成功的交易者永远是极少数。极少数的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特征就是,他们不为表象所动,他们喜欢探究表象之下的实质。

 8 “韭菜”不缺耐心缺的是实力

        缺乏耐心,其实是表象,本质是什么?本质是缺乏实力。实力指的究竟是什么?有一个清楚的定义: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则:控制仓位。永远要保留一定比例或者起码一定数量的现金——这就好像潜海需要一个氧气罐一样,没得商量。

 9 喜欢冒险的最终都是“韭菜”

        ●能不冒险绝不冒险;

        ●即便是必须冒险的时候,也要让傻瓜们冒险,自己在一旁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Use other peoples money! (用别人的钱!)Watch other people taking risks! (盯着别人冒险!)

 10 更可怕的是不计成本地冒险

        成功的交易者,跟爱因斯坦口中的“上帝”一样,是不玩骰子游戏的——纯粹由概率决定的事情,他们会直接回避。就算偶尔他们接受风险,那他们能接受的也只能是“胜率超过50%”,或者最好“胜率远远超过50%”的决策。

 11 止损线究竟如何制定才合理

        你可以估算一下交易标的的“日常波动幅度”。如果,X的日常波动幅度是25%,那么,你的止损线,或者换个说法,你的“最大可忍受亏损”应该比25%更高,比如40%,因为你在考虑的是风险,尤其是价格波动剧烈的交易市场里的风险,所以,“做更坏的打算”永远比“盲目乐观”更靠谱。

 12 频次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交易频次越高,交易越是接近“零和游戏”。(交易市场)短期来看是投票机,长期来看是称重机……

         注意:要降低交易频次……降低降低再降低。频繁交易的结果就是交易手续费累积,累积到吞噬你的所有利润和本金。“抽水”是人类史上唯一可以永续的商业模式,真的不是哪个个人能够打败的,看看世界各地的券商就明白了。当交易频次越高的时候,回报风险比很难变高,而是变得越来越低。

        ●越是短期的预测,越接近于抛硬币;

        ●越是长期的预测,越容易接近真实的逻辑推断……

 13 到底最后是谁在割谁的韭菜呢

        所谓的“韭菜”其实常常并不是被别人割,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是被自己割的!他们犯的错误拆解开来有三个:

 
       ●先是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做出了错误的购买决定;

        ●而后依然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所以做出了错误的出售决定;

        ●最后还是不能正确识别价值和价格,但是全然不自知,认为是别人欺骗了他们,自己“被割了韭菜”……

 14 我要是在那里卖这里买就好了

        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是因为一小部分交易者的“冲动”造成的……不要相信有人能找准这两个点。

 15 人怎样变坏的就会怎样变傻的

        做一次傻事没关系,但,一旦发现自己很傻,就要马上纠正,绝对不能对自己的傻×行为进行合理化,否则,就只能在变傻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可怕的是,傻×绝对不孤独,因为他们天然人口比例更高,共识更强烈,所以,若是你自己不足够警惕,那么你一定会变成一个感觉幸福实则痛苦的傻×——这一点毫无疑问。

        痛苦+反思=进步

 16 正确地提升收益风险比的方法

        回报风险比=可能的回报÷可能的风险

        提高回报风险比的方法,无非有两个:要么加大分子,要么减小分母……

        减小分母,可行的手段有这么几个:


        ●调整止损线,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

        ●降低每次的交易金额在总资金的占比

        ●提高自己在场外的赚钱能力(或者募资能力)

        而加大分子呢?有什么可行的手段?


        ●选择更为优质的交易标的

        ●选择最佳的交易时机(比如,若干次暴跌之后再买)

        ●放长持有时间(比如,穿越一次以上的牛熊)

 17 其实真不是谁都能去做早期的

        首先,早期投资者的失败项目比成功项目多很多倍。

        其次,早期投资者其实投不进去很多钱。刚起步的公司给太多钱就会变坏,你信不信?给更多的钱,就得占更多的比例,创业者不干也不敢,你信不信?还有更重要的呢!早期投资者,由于自己的“早期”,所以只能成为长期投资者。

        早期投资真的不是谁都能做的,不说必需的人脉,单说资金构成就不对。做早期投资,必须有能力投100个50万的项目,即,如果一个项目投50万,那么得准备好5000万才行,就算你自信自己的判断力比别人强一倍以上,你也得拿着2000万才能去尝试50万一个的项目,不是吗?

 18 你要学的真不是项目分析能力

        进场之后,不要动,看上一年之后再动手买。

        只买交易量最大的那么一两个或者两三个标的。

        ●在交易市场上,涨得猛的,会涨得更猛;跌得狠的,会跌得更狠……于是,

        ●所有东西都在涨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个涨得最猛的;因为概率上来看,或者说,市场在教育你,它更可能涨;

        ●在所有东西都在跌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个跌得最少的;因为概率上来看,或者说,市场在教育你,它最扛跌……

 19 韭菜没有生活甚至没有性生活

        Fear of Missing Out,缩写FOMO,另一说是Fear of Missing Opportunity。FOMO, “对丧失机会的极度恐惧”。FOMO几乎是最有群众基础的东西,而且越是底层,越容易被它左右。

生活是最重要的,要拿着纸笔罗列我自己生活中自己觉得重要的部分,千万不能为了赚钱而忽略生活的质量。

        一定要学会自娱自乐,善于自娱自乐,这是牛×交易员必需的最重要技能

 20 孤独是成功交易者最宝贵的品质

        孤独是成功交易者最宝贵的品质。“特立独行且正确”,才可能产生巨大的交易价值。

        ●听大多数人的话

        ●参考少数人的意见

        ●自己做决定


        在任何领域里,想要把手中的事情做到极致,都要学会独处。你最终的收益和你的孤独程度一定会同比增加,高度一致。

 21 生活之外还必须有工作和学习

        成功交易者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持有一定比例(或者起码一定数量)的现金。

        投资也好交易也罢,绝对不能当作“全职工作”。人在被观察的时候,都会动作变形——这也是为什么国际台球比赛选手在家里随随便便都可以打个满贯,到了国际决赛的时候,想打出个满贯就没那么随便没那么容易了的原因,因为他们所体会到的外部观察影响了他们的行动。

 22 认识周期识别周期和把握周期

        所有的韭菜都骨子里认为自己正在交易的标的并非可以持续长期增长的……所以他们才“快进快出”,所以他们才根本无法长期持有

        有两个著名的图表,可以帮助你将周期理解得更为深刻。一个是“库伯勒—罗丝改变曲线”(Kübler-Ross change curve),一个是“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Transition Curve)。


韭菜的自我修养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2)篇

2019年No.4

一、关于“韭菜”的定义

  • 通俗来说,“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场中没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 作者认为,“韭菜”指的是那些在本质上并不是零和游戏的交易市场里以为自己在玩零和游戏的交易者。

前者是从交易结果进行定义,而后者从交易者的思维方式进行定义。

二、关于交易频率

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降低交易频率。

伯克希尔哈撒韦大部分的钱都是由十个最好的机会带来的。如巴菲特所言:“只要做好准备,在人生中抓住几个机会,迅速的采取市场的行动,去做简单合乎逻辑的事情,这辈子的财富就会得到极大的增长。”

耐心等待熊市好机会的到来,而不是频繁的买入卖出。查理·芒格将这种投资方法,称为等待投资法。

三、关于错误学习

能够从别人的错误中间接学习是最好的。

巴菲特认为,相比从你自己的错误中汲取教训,最好从其他人的错误中学习。就像佩顿过去说过的那样:“为国牺牲是一种荣誉,不过这种荣誉还是让别人获得吧。”

四、投资自己

从长期来看,学习新东西、提升自己的这项投资会让你走得更远。

正如芒格所说:“我总在想如何把一件事做得更好,即使它会在某一时间段减少我的收入。另一方面,我也总会留出一些时间,用于娱乐和自我提升。”

韭菜的自我修养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3)篇

韭菜的自我修养n该书通俗易懂,作为一根在寒风里成长的韭菜而言,还是值得一读的,避免永远做一根被割的韭菜,书中观点值得铭记印象深刻的如下n1、韭菜做好是熊市入场,再怎么跌都不会配的一无所有,就当是练手了。牛市进去很容易冒进,也很容易有很大的风险。2、手里要有一定的现金流,千万不要all-in,不要用上全部的财力。一定要有一定的场外赚钱能力,场内不一定会赚钱。all-in压力会很大,尤其是过年的那段时间,大部分家底在股票上,回家都没底气花钱买买买。3、摆脱韭菜的关键就在于学习,学习。投机者是赌博拒绝学习,投资者在于学习善于学习。交易前认真研究分析,交易后归纳反思。买香山之前,我连香山股份干啥的都不明白,我不当韭菜谁当韭菜。想打自己nn4、韭菜缺乏的不是耐心,是实力。喜欢冒险最终都是韭菜,尤其是不顾后果的冒险。有耐心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如何是好,做好的选择就是按兵不动,其实不是有耐心,也许是不知所措吧,那种随他去吧的那种心态。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无知啊。扎心了。5、孤独是交易者最宝贵的品质,降低交易频率。智力不足的时候要相信市场的智慧,选择交易量最大的标的额进行交易。交易频率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计划,随心情。如果赚钱快进快出也许不错。6、生活之外必须要有学习与工作。不要停止对生活的热爱与探索,对未知的理解。继续看书吧,做一个合格的韭菜。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