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仓央嘉措 读后感(3)篇

仓央嘉措
作者:高平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最为尊贵的活佛,身居清静庄严的布达拉宫圣地,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凡间。种种奇妙又无奈的际遇,使他看到了权势斗争下人心的险恶、扭曲,也懂得了人世间真正的智慧与安宁。他是活佛,也是温柔的情人和出色的诗人,爱情被他写成动人的诗歌,在藏汉各地代代流传。本书以评传体小说的形式,再现了这位伟大情僧充满矛盾、痛苦,却因爱情的照耀而华彩灿烂的一生。
仓央嘉措 读后感 第(1)篇

他是世界最美的情郎,一首首绝美的诗呼唤的是对世间最真挚纯洁的爱的执着追求。

然而越是抱有执念,命运却越是要开玩笑似的把你所追求的推向遥不可及的远方。

于是,仓央嘉措被政治推向那最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成为万人敬仰的活佛——六世达赖。

他是西藏的王,但是他只是被权力操控的傀儡,没有自由,活佛的身份只能让他在寂寞的深宫中浅吟低叹,思念着自己的恋人,年轻的活佛留下最唯美凄凉的诗: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想知,如此便能不相思。在布达拉宫,他是高高在上的活佛;在尘世,他是失恋的宕桑旺波,是最美的情郎。

但他对情的痴就像对佛的爱一样,永无尽头。他明白爱就是要无私付出不求回报,就像活佛把爱洒向世人一样恩惠他人。于是笔尖自有真情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抛下一切离开尘世,固然容易,然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守护

就如古龙笔下的李寻欢:飞刀无情,人却有情。一壶浊酒,便可以为林诗音守护一生。不能相见虽痛苦,用心守护便是满心欢喜。

因为他们已经将过往的相识与相知深深的烙在了心上。

虽然随后他在第巴桑杰嘉措和拉藏汗的权利斗争中身不由己的成为了牺牲品,但他的心是自由的,他不关心政治,只将那份爱与守护长留心中。

即便多年后再见到自己的初恋仁增旺姆,他也觉的她仍然像当初第一次相见那样从灵魂深处散发着光芒,觉得选择每日念经送佛的生活方式的她比自己高尚得多。

最终他也释然顿悟:所爱之人在身边就要好好爱惜珍重,在远方就要为她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在成为拉藏汗的囚徒时,寺庙里的僧人奋不顾身的去营救他;

在即将被命运的枷锁拉向京都时,万千子民挽留他。

他明白他也许就要和这片他爱的深沉的的土地永别了,但是即便身为活佛的他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双手合十,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最后一次祈福。

在去往京都的路上,途经青海湖时,这颗怀有世间最伟大的爱的心最终与这清澈的湖水永远融合在一起。

在相融的瞬间,清澈的湖水可曾泛起了几许涟漪?

世间安得双生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就这样,万人敬仰的活佛化身世间最美的情郎永远留在了世人心中。

喜欢读书,喜欢文字的朋友,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书影流光 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仓央嘉措 读后感 第(2)篇

他是雪域最大的王,又是流浪拉萨街头的情郎。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位,却无法触及常人所可以有的爱情。

过剩的才情无奈的化作首首优美的诗,只是化不开那点点相思。

他一次次偷偷遛出森严的宫门,像常人一样徘徊在拉萨街头,邂逅他的爱人。黄昏时分又不得不与之相别离,重新变回庄严的达赖六世,与青灯佛经相伴。

在当时政教合一的西藏,因为要时常面对政治上的压迫和政敌的攻击,特殊的身份使得他一次次与情人相别离。

不懂权术阴谋,却只钟情于爱情和诗歌。

公元1706年,他的生命之火在美丽的青海湖畔熄灭了。

年仅24岁。

束缚他一辈子的达赖身份离他而去了

他的爱情也离他而去了

但他的诗句,他动人的故事,流传至今。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 读后感 第(3)篇

仓央嘉措是个在权力斗争的夹缝中生存的悲剧人物。他出身穷乡僻壤,却突然登上了尊贵显赫的宝座;他无意于政治角逐,却被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旋涡;他居于佛教领袖的地位,却做了许多与教义相悖的事情;他渴望爱情,却有个不能恋爱不准结婚的黄教喇嘛的身份;他热爱生活,却被高墙大寺和怒雹狂风摧折了青春。他不断地遭受打击,像一只终不得自由飞翔的鹰。如他自己所愤怒控诉的:“岩石伙同风暴,散乱了鹰的羽毛。”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