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余光中
在大多数人心中,自己的故乡后来会成为一个点,如同亘古不变的孤岛。
有些故事,翻开没几页你就预感结局会泪崩,你还是会捧读完;有些人不过是你生命里的过客,你却曾为她(他)放弃自尊,固执懦弱;有些感情,不似天边的云,不似眺望的海,是命定的相遇;有些伤心,后悔来不及,心碎给不起,藏在最深最深的心底。而所有的故乡都在清辉月影中,温暖海的那边,山的这边所有的珍惜。
王莺莺,刘十三一直这么称呼自己70多岁的外婆。她是不会老不会抒情,追着打,横着骂,拖拉机开得拉风,麻将打得彪悍,桃树下抽烟,灶台边做饭,紧守着故乡,在白云青山间开了间小卖部和自己相依为命的王莺莺。
十三的妈妈早早离开了王莺莺和刘十三,成了刘十三作文里想象出来最好的模样。无数熬夜,承诺本里写满了要完成的计划,刘十三头也不回的考上大学离开了故乡,去看外面的世界,看看是不是比故乡的桃树还美,比故乡的月更明。外面的世界很大,外面的姑娘贼动心,外面的风太冷,朋友走了,工作快丢了,姑娘其实是别人的新娘,刘十三喝醉了。梦里,刘十三被王莺莺连绑带捆,拖拉机一来一去两百里地,带回了故乡。
半棵桃树高出院墙,门头挂着破旧的小卖部招牌,背景是远处的白云青山。
故乡还是故乡,熟悉安心,外婆灶台上的菜呲呲冒油,外婆损人的话还在继续,推销的保险乡里乡亲的有了着落,那个“打劫”过自己的女孩长大了还像个土匪,球球怎么就成了自己的女儿,小时候的傻玩伴牛大田误入歧途开起了赌场,村花婷婷姐怎么老成了这样?刘十三的故乡是熟悉又陌生的肩膀。
中秋夜是团圆的模样,王莺莺没有告诉十三自己癌症晚期的真相。海的那边装着王莺莺的冒险,山的这边王莺莺停止流浪,回归故乡。王莺莺说,“什么叫故乡,祖祖辈辈埋葬在这里,所以叫故乡”。盼着出走的女儿,等着不回头的外孙回乡,备一桌菜,浮一大白,在秋香浮动的院子里,敬故乡敬远方。
耳机里正好放到“只是正好情窦初开遇到你”。不管是故乡还是远方,找到那缕光吧,远方成了程霜痴心的故乡,不是三次的遇见,而是一辈子。
十三你真傻,没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偶遇,没有谁会真的不怕死,只不过程霜更怕离开你。十三你真傻,没有什么拉风的拖拉机,没有什么离不开的故乡,没有不会老的外婆,只有爱你的王莺莺。
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云边有个小卖部 读后感 第(2)篇
唤醒我的向往,温柔了寒窗
于是可以不回头的逆风飞翔
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
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
守着我的善良,催着我成长
所以南北的路从此不再漫长
灵魂不再无处安放
—— 毛不易《消愁》
悲喜,曲折感伤,平平淡淡又不失其中滋味。
矫情一词经常用却不甚理解,通过阅读本书,举了一个例子让我通俗的理解了,“刘十三把自己这种状态称为矫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不合时宜的矫情,比如小时候大家春游,你头痛,但你不说,嘟着嘴,别人笑得越开心,你越委屈。事实上没人得罪你,也没人打算欺负你,单纯只是没有关注你而已。”
越长大就越孤独,总是害怕分别,担心一别永别。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时隔几年再读张嘉佳,观念被重新打开,印象被颠覆。喜欢上张嘉佳了。
云边有个小卖部,货架堆着岁月和夕阳,背后就是山。老人靠着躺椅假装睡着,小孩子偷走了一块糖。泪水几点钟落地,飞鸟要去向何方。人们聚和离,云朵来又往。讲故事的人,总有一个故事不愿讲。时光飞逝,悄悄话变成纸张。云边有个小卖部 读后感 第(3)篇
——张嘉佳《云边有个小卖部》
读完后心底里蓦然升起是伤感,为外婆王莺莺也为女孩儿程霜,王莺莺泼辣能干骂起外孙犹如”毒舌”;程霜敢爱敢恨为刘十三做着该做的一切,然而她们永远地走了万般不舍地离开了深爱的刘十三。打小时起刘十三就目标明确、认真努力,按理说即便上不了清华、北大,怎么也能考一所211或是985,高考之后他只是上了一所极为普通的学校。似乎这才是真实的世界冷酷又无情,他拼命喜欢着自己心仪的姑娘–牡丹,到头来是牡丹成为了别人的女友。在他人生的最低谷外婆出现了,近七十岁的王莺莺开着拖拉机,把悲观绝望的刘十三拉回云边镇,突然想起一句话:当你在外边混不下去时,家就是你永远的归宿。程霜的到来是刘十三的生活出现一抹亮色,当刘十三鼓起勇气去新加坡找程霜时,程妈妈告诉了刘十三真相,程霜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她眷恋的这个世界,还有她深深爱着的刘十三。这就是小人物卑微的生活,努力却考不上名校,敬业却依然找不到”体面”的工作,爱一个人不能如愿和他牵手到老。但是,越是平凡的人内心始终有一缕阳光,不知不觉的是当他们认真地爱和付出时,把自己活成了别人心中的那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