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
作者:都梁
李云龙是一个叱咤风云、百战沙场的职业军人,是一个一生都在血与火中搏斗的名将。他的人生信条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在战争与和平的时空转换中,他的人生注定要成为一个传奇。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忘记了这是第几遍看完这本书了,好像是第8遍吧!一遍和一遍的感受真的不一样。对于文化大革命,我不想再浪费过多的口舌,作为一个党员,也不能毫无原则只凭自己的一时冲动去评价我党的功过是非。我只想说,这一切悲剧的根源并不仅仅源于我党的一党专政,还有全国人民的思想混沌。我们这个民族,从明朝开始,到了清朝满族人入关统治的这将近300年里,民族的优良基因和汉唐时期的勇武之风都被满族人的愚民政策给消磨掉了。后来又经历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这么多次外来民族与武力的压迫,让我们的绝大多数人民变得麻木,变得更加谨小慎微,后来在我党的带领下,用土地和一口饱饭,还有人格上的尊重,重新点燃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改变这一切不公正的勇气,所以,抗日战争中,母亲叫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扛钢枪,去保卫国家,保卫自己的家。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时用小推车支援我军的百万农工,也是出于对我党我军的信任和爱戴,为了保卫自己已经得到的土地和人格尊严,他们不惜一切去支持解放军。我党我军的这多次胜利更是坚定了他们跟着共产党走就没有错,跟着共产党走就会越来越光明。所以,等到我们解放后的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决策上的问题的时候,他们依然还是出于信任,继续支持党中央毛主席的决策部署,义无反顾的进行浮夸风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这些灾难的造成与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干系。而这一切悲剧的根源就是我们国家的法制不健全,人民的法制观念太淡泊,对除了杀人偿命和欠债还钱这个自然法之外一切法律都毫无意识,我们的决策者更是利用这些进行了一场政治斗争。这也告诉我们,新时代国家的复兴道路上不可或缺和最重要的除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之外,还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所有的法律法规,更要完善我们的一党执政和多党参政下的政治协商制度,共同努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电视剧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每每看时都会笑声中夹着眼泪,为亮剑里面每一个牺牲的先烈哭泣,每当悲壮的音乐想起,都会带走些许眼泪,真不明白自己血气方刚的一而立之人为何眼窝子这么浅,可能怪我那早逝的当兵的父亲吧!电视的结局没有文革,但一直都不敢看这个小说的文革部分,因为看过一些关于文革的影视等相关的小说,看完内心深处很难受…所以不愿意相信赵刚,丁伟,李云龙等人的悲惨遭遇,正因为此才不敢看电视剧未播的部分。但是这么多年,断断续续一直在看一些片段,每每看到李云龙三个字就能把我吸引的不能自拔,这次趁把电视剧重温一遍后特意前来看这文革的部分…结果确实一样的很难过。但悲痛的同时,也被云龙赵刚田雨冯楠孔捷之类的他们的话影响着,思考着,告之自己如何做人,如何存立于世,如何活的有意义,活的精彩不悲哀…身处时代的不幸,面临人性的丑恶,如何才能不迷失自我,如何才能不随大流,独自坚守那仅存的一份善良…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记得第一次接触亮剑的时候是在电视剧里,那时的我被李云龙所吸引,恨不能挥斥方遒。那时的我也只是看山是山而已。觉得结局完美,正义终究战胜了邪恶。偶然中得知这个电视剧根据小说改编,而且小说的结局让人难以接受。我不敢相信如此正义之人虽然文化素养低,但不应该会有坏的结局。当时读完心中也仅仅是因为结局而落泪。再次阅读,心中感触良多。在那个吃人的年代,正义与邪恶交织在一起。我们的“善良市民”打着正义的旗号对所谓的“恶魔”进行着殴打。那段历史我不去评判,我能做到的仅仅是了解。我的阅历不足以支撑去评判。悲情的李云龙,我依稀记得郑波那句“伟哉,上将军!”我依稀记得在文章最后老李拿起枪抵在自己太阳穴上的决然。拔剑四顾心茫然。亮了一辈子的剑,到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你的血是热的但是心应该已然凉透。长歌当祭,独揾英雄泪。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