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800字(3)篇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作者:李银河
你我皆微尘,如何度一生?李银河暌违六年的最新随笔。李银河退休后隐居乡间海滨六年,专心读书写作,关注点从社会问题转向个体精神生活。收录了她对人生本质、自我存在的价值、交友之道、激情之爱、生活方式、艺术与阅读等问题的思考,呈现了一位女性主义者独立而自由的精神世界。这本心灵笔记宁静而优美,清醒而通透,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脱但不避世的人生视角,呈现了理性和文艺兼具的独到的生命体验。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800字 第(1)篇

在创造与发现中前行n2018年12月24日nn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人就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把自己当作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归隐于自然大境之下,就会看到自我的渺小,于自化之间产生敬畏之心,滋生崇敬之情,才不会肆无忌惮地放纵,目无一切的夜郎自大。生而为人,本当是一粒微尘。n在宇宙面前,人是渺小的。在宇宙大境之下,见证着人类的发展,世事的沧桑,历史的变革。然而,在宇宙面前,人又是伟大的,人类用自己的双手改造自然,用思想和智慧去探索人类的过去、思考人类的现在、畅想人类的未来。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中不懈地求索。n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团水蒸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然而,即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因为他知道自己会死去,知道宇宙所超过他的优势,然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n人因思想而伟大,因觉知而通透。思想在于创造,觉知在于发现。思想因创造而深邃睿智,觉知因发现而深刻了然。知其然而不懈怠不悲观,知其所以然愈加珍惜,不枉然虚度,这正是伟大之处的意义所在。在宇宙面前,人是神秘的,人把宇宙置于渺小的人之下把玩;在人面前,宇宙是透明的,尽管还有许多未知之谜,但是在人类创造与发现中,变得越来越清晰明了。n《与神对话》的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认为,生活在于创造,而不是发现。因为发现只是简单的复制与模仿,而创造是赋予新的意蕴和内涵。穿老鞋走老路看不到新的风景,嚼别人吃过的馍索然无味。有了创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当然,发现也未尝不可,在发现的基础上再加以创造,那将会是锦上添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才会成就不一样的人生,那也一定是更加有意义的值得过的人生。创造与发现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两条路,它们所带来的人生体验和生存状态却截然不同。n人生始终是在上扬的,走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实现一个转向,这个转向是由内而外的,由表及里的,是自愿自觉的,自我体认的。它不一定是向上突破,或者是向外延伸,但是它一定是改变的。创造需要静下来,深入地思考。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回顾一下做过的事情,认识的一些人,是不是值得自己去做,是不是有意义,是否还有必要继续维系或者做下去。即使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很纠结,找不出答案,也不必灰心丧气。有思考、有省察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人生。在现实中,许多事情都是虚幻的,但是却不得不面对无意义的选择坚持下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一些事情才是真实的,但是却没有勇气去接受或者改变。外在的虚幻与内在的真实往往冲突不断,这既是一种矛盾和纷争,惊扰与纠葛,也是一种挣扎和抗争,一种妥协和退让。面对这样的抉择的时候,人是很难实现利弊得失的平衡。n在创造与发现过程中,会遇到诱惑,选择坚守就意味着保持自我,那是一种孤独的清明,也是一种寂寥的清宁;选择接受,就意味着改变自我,是祸是福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唯心念使然。n理性与理智固然重要。但是过于理性就会缺少激情,缺乏乐趣。在爱与被爱之间,李银河极力倡导激情之爱。她认为“浪漫的激情之爱是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它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迷恋,纯粹、清澈、热烈、浓厚,尽管有时带有虚幻和夸张的色彩,也许与真实的对象有小小的差距,但只是些微的失真而已,并不会是颠覆性的误判。”有了激情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向往与追求。这份激情,我们也可以把它归结于创造。没有创造的激情犹如燃烧一把麦秸,瞬间就失去了火焰,幻化成一对烟尘。有了创造的激情则如同深藏于地下的热源,熊熊燃烧,经久不息。n当然,理性与激情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私欲、偏狭、傲慢、浮躁等,都属于激情。 忠诚、正义、仁爱、诚信等,都属于理性。 理性与激情谁强谁弱,实际上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毫无疑问,就必须去掉自身所有的各种劣根性。n人生历经岁月洗礼和坎坷磨砺之后,就会看破名利诱惑,看淡尘世纷争,看重精神丰盈,追求物质上的简单、人际关系上的简洁、精神生活上的简练,达到一种身心合一物我两化的境界。自然平和的心态、空无喜乐的状态、欲境空明的情态,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n参透人生,并非看破红尘,消极颓废,放下一切。这份参透应该是明白了人生意义之后的一种通透与明亮,一种领悟和达观,一种心态和情境。知道了自己是什么,做什么,然后愉快地接受这样的人生,明白自己怎么去做。这样的参透是需要过程的,并非自然天成,亦非一蹴而就。它是经历了世事的沧桑和岁月的洗礼,才会达到的洞明与开化。智慧之人可能参透的快一些,愚钝者可能慢一些。无论是快还是慢,只要有了这样的结果,都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你要明白,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活在混沌的状态之中。n尘归尘,土归土。殊路而同归。在渺小与伟大之间,无需作出抉择,只要拥有创造与发现之心,记住前行就好。nnn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800字 第(2)篇

一本超合我最近口味的书 光是书名 就不能抑制看它的冲动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又有多少人能想明白这点呢 如果明白 也不至于是如今利益至上的局面 利益 钱 名誉 可哪样能恒远流长 想想地球 太阳 都可能熬不过下一个10亿年 人类必将成为微尘 这难道不足够细思极恐吗 也许是当今静下心来看书 思考的人太少了 总是忙碌 忙于房子 忙于钱 忙于一切可以彰显成功属性的东西 可是多年过去 回过头来 会不会后悔当初忘了当初享受生活的乐趣 对于物质 满足需要就好了 其实我们需要的很少 但是总是被外界安利可有可无的外在 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机会都没有 这样的人生算来过吗 越来越感受到生活是修的自身的圆满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需要的是什么 想要的不多 需要的很少 一点点额外 就足已感激生命的馈赠 静的是心 流动的是能量 是爱 只有自身圆满 才能有将爱平和温暖地流出去 一切平和安宁 而不是面目狰狞 我们的眼睛一直在向外看 近看是生活的琐碎 但还有当下里具体的欢乐 远看的是大千世界是宇宙 但除了感悟生命的偶然 还要不忘感激这不足百年的存在 一切都是美好的 愿我们都能修的真善美的心 愿我们都能活在当下的微观里 不忘感激生命 我们都是宇宙里的微尘 光是存在就足以感恩这一切n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读后感800字 第(3)篇

人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只要静下心细细思考有种无言的恐惧感,恐惧感来源于突然发现离死不远矣;可死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是自然规律,只是在顿悟到这现象时,心里产生的不适应罢了。人从到死的过程称为人生,三万多个日子也不过百年,有多少人活过百年的?人生路程就像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就像文中表述的吃喝拉撒睡,盐油酱醋茶;要参透这个世界,理论上可以那么一说,在实际生活里那有那么随意地抖抖满身晦涩满身不快满身痛苦呢,生活本身就夹杂着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浑之不去的。想对美好的事物睁眼,对丑陋的事物闭眼,当然是件好事,但对丑陋的事物闭眼却不能发现丑陋之本质;佛家要求摈除一切激情和欲望来修行,谁能做到?食色性也,饮食男女都为此而生,正常不过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