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陀如何思考
Dukkha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生存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而带来痛苦的就是不停的索求之心。
Tanha
现状只要不改变就会陷入焦虑当中。欲望如若不满足便导致不快。所以一切痛苦都是由于无法满足索求之心催生的无止境的欲望。
判断会让人产生快感,因此人会不自觉的加以比较,判断的原因是想获得他人的认同,而在这个过程中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慢”让人陷入交往与心灵的危机中。
Sati
妄念杂念与身体反应做出区分。感受行为本身,用语言加以确认。将自己的心一面朝外一面朝内。朝外的那一面对外界的事与人不做反应,朝内的一面观察由于外界的反应而产生的自己的反应。
避免过多的心灵反应。但这并不是要让你庸碌无为不加思索的过一生。如《菜根谭》中讲“有求无欲,人生至境”,让追求增加你生活的厚度,卸掉因欲望带来的心理重担。
kusala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学会像佛陀那样思考,于人慈悲喜舍,于己自观正见,宠辱不惊过一生。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读后感2000字 第(2)篇“存在”的事物终究是“存在”的
- 活在当下的人,就如同举着火把走入暗室,唯有光明能驱赶人生的黑暗。
- 活在当下,是因为他获得了智慧之光—正确的理解方式和思考方法。
我们只活在现在,过去的已经过去,没办法改变。而未来还未到来,没办法预兆。所以只能努力活在每一个当下。
人生总是和痛苦相伴,痛苦本身是不会消失的。正确看待使我们痛苦的事物,正视自己内心的缺点,缺少的不是快乐,而是承担错误,明白自己并不那么完美的事实。
寻找自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其中不断的去怀疑去否定而苦恼,但是只有认清心中的方向才能从中解脱,从而重新开始。
每个人都在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应对着各种苦恼,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人生能看到新方向。
人都是孤独的,但可怕的不是孤独,而是惧怕孤独。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读后感2000字 第(3)篇和朋友逛书店,吃饭的时候互相倾吐了内心的不安与迷茫。书店碰到这本书,开玩笑的说,看,我们现在需要成为快乐的人。于是,在手机上提前翻阅了一会儿。第二天,独自跑回书店买下了它。我的经历和苦恼,只有我自己明白。对我来说,这就是一本值得读很多次的好书。很多热门书都告诉你要做真实的自己,但全文却没告诉你如何做。书籍没有好坏,说它是鸡汤的人没有读懂。而作者也不会在意,因为判断这本书是否是鸡汤也是一种自我的妄想与判断。我也不在意你是否喜欢我的书后感,但我会建议你把这本书与其他书同时看。相互借鉴,会让你更加看明白里面的智慧。而我同时泛读和跳读的书籍是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一本书: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书以及王小圈的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听的还有蒋勋说红楼梦,所以完成了我对此书的理解,并写出了这样一种书后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