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觉得应该留下点什么,这是我一个人的阅读旅程,不管写得是否精彩,总是要留下一些什么。以下是我摘录的对我来说有用的知识点,记录在此:
1,真正的心理变态者根本不关心社会,又怎么会报复社会?他们杀人是源自内心需要,不是自暴自弃。
2,查凶杀案不看尸体,等于走到真相前却把眼睛闭上。
3,但你真的就能感觉到,他就是那种很光辉的人,不是因为外貌,而是思想。
4,薄大神对放烟花的定义:点燃一堆难闻的固体、制造出一堆更难闻气体和奇怪图案的活动。
5,有的时候,杀人对他们来说,只是寻求一个出口。
6,遗书是真的,是因为真的书信,才会有小毛病和漏洞,以及鲜明的个人文笔色彩;但假的,往往捏造得简明、扼要、严谨,滴水不漏。
7,情感引导着你的记忆。
8,弗洛伊德说过,人的大脑对于梦,是有加工抽象功能的。所以,梦一般都会跟现实不同,甚至相差甚远。但如果梦境跟真实生活十分贴近,那只有两个可能:
一,最近精神和身体都太疲惫,导致大脑对梦的加工功能退化了。
二,他内心深处压抑过久的某种强烈欲望,完全打开了。
9,爱一个人,就会想跟他分享,内心埋藏最深的秘密。
10,凶手的最终诉求,会反映在尸体上。
11,“家,是隐藏最深秘密的地方。”他说,“这一点,心理变态者与普通人,没有任何差别。”
12,人为什么会纵火?”
“因为看到火焰吞噬一切时,可以体验到‘掌控’的快感。初期是掌控火焰,后期他就会想要掌控生命,转而去杀人。”
13,世上没有完美的犯罪,只有未被发现的线索。
14,对于一个严重心理变态者来说,最重要的那部分幻想,不是回顾、憎恨和报复过去,而是如何实现内心深处真正的、长期的渴望。这才是变态杀手们在犯案过程中,能够达到身心极致愉悦的唯一条件。
15,当你爱一个人,与他相关的任何事、任何地方,都是有意义的。
16,聪明的女人,从不把矛盾留到必须直面的时候,才去解决。
17,人生的长短,并不是衡量幸福与否的标尺。我们不能白头到老,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爱不会永恒。
这是我第二次阅读《他来了,请闭眼》,因为想认真看一看《他来了请闭眼之暗粼》,所以简单回顾了一遍这本书的情节。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只看到简瑶和薄大神的爱情,第二次开始留意有关犯罪心理学的知识点。怎么说呢,我超级喜欢这种悬疑加爱情类型的言情小说,真的超刺激!看过好几本老墨的书了,一看就停不下来。也因为老墨的小说,对犯罪心理学产生了一些兴趣。去年吧,我买了教材书,但是因为买到了盗版书,心里有个疙瘩,就一直没怎么翻过……反省中……
我能感受到老墨对笔下罪犯的一点点怜悯,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或者是我个人的感觉。
再一次看完这本书,心情还是有点难过。
所有在现实生活里实现不了的爱情,在这都能找到。我固执地等待着,也许一生都等不到。
且走且瞧着。
他来了,请闭眼 读后感 第(2)篇最初知道这本书,还是因为霍建华演了这个电视剧,原本觉得老干部的剧想必是不错的,不过看完小说再去看电视剧,发现霍建华演的薄靳言跟我想象的还是有差别的,当然对于马思纯,唯一的印象还是停留在跑男里那个穿着睡衣到处撕名牌得样子呢,但是小说写的很不错,我想也许丁墨大师真的对犯罪心理学有些研究,要不就是有犯罪的经验,不然怎么能这么了解罪犯的画像侧写呢,哈哈。小说写了杀人机器案,企业毒品案,还有纵火案,最后其实只有一根主线,就是薄靳言早年在美国侦办的鲜花食人魔案中的罪犯想要收服薄靳言而起的,不过也对,人说英雄惜英雄,想必在罪犯眼中,有一个如此强大的犯罪心理专家,如果能收服他也是一个挑战吧。薄靳言虽然智商如此高,情商却低,不过对待感情还是专一专注的,所以简瑶才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留在他身边,因为她是幸福的。看完给4星,因为感觉故事还是不够丰满,总觉得有些情节还可以更丰富。
他来了,请闭眼 读后感 第(3)篇读的丁墨第二本书。因为不想用书币,所以从网页上看的,感觉比《如果蜗牛有爱情》写的更好些,下本《美人如焰》不知是否更让我喜欢。
犯罪心理学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又跟情感有机结合,确实让我欣喜。但因为未做深入了解,所以不清楚在专业方面是否合理,但以我浅薄的认知和逻辑,觉得还好。
丁墨的书似乎在结尾总是大手笔(当然,我只看了两本,不好推测其他),跨国、变态连环杀人犯、军方参与……惊心动魄的犹如看美国大片。(嗯,男主也像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也许跟小说题材有关,也许作者风格就是如此,有待后期观察。男女主人公及各出场人物的塑造都让我喜欢,各有特点。就是作者真的太喜欢用一些词汇了和场景了:娉婷、越发显得……清晨阳光……重复用这些语句会略显作者词语匮乏和思维的固化,
总体来说丁墨的书还是不错的,至少让我喜欢。推荐一下。[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