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每天上下地铁的逼仄与躁动中,看完了《四个春天》,好似每天早晨上班的不愉也消散了不少。人世的生活,多半都是平平淡淡,偶尔泛起几丝涟漪也是了不得,可是就是这样的朝朝暮暮,春去秋来,读来也不免让人内心温暖,充满感动。作者陆庆屹,已经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叔了。年轻时做过矿工、酒吧歌手、运动员、编辑多种不同的职业。在某一次的同学聚会上,看着酒吧舞池里尽兴的同学们,独自一人吸着烟,不说话。好友过来问他在想什么,作者说,在想自己的未来。一旁的好友似乎是愣了一瞬,我们哪儿还有什么未来啊。你们没有,我有。作者回过头,一瞬不瞬地看着他们。虽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可当时自己的心里也没什么谱,不知道做什么才能算作自己的未来。回家辗转难眠,脑子里走马灯一样过着以往的岁月。似乎冥冥中,把作者往导演的路上推。之后才有了本书的同名纪录片,获奖无数。作者多年都在豆瓣上记录自己的生活日常,本书应该就是集结不同时期的文字成书的。书中每一篇都有一个小标题,并未分章节,看下来,大约可分为三个大章:故乡旧人、温润双亲、生活随感。作者出生在贵州的一个叫麻尾的乡村,之后随着父母在独山生活。贵州山多林密,天然没有被商业开发的风景尽入眼帘。民风淳朴原始,如若彼此有什么不快的发生,多是少言直接动手解决。印象中我记得书中一件比较有趣的事。少数民族有少男少女对山歌的风俗,两人彼此一对眼就打暗号,自去山间云雨一番。有一次一个少数民族的女孩和一个镇上的男子发生关系之后,女方的族人觉得气不过,打听到男方的地址,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帮人带着铁锹去到男方家,一句话不说,闷头就开始挖墙脚,等到挖了一大半,男方家听到声响起来,吓得抱成一团,房子轰然倒塌,从头到尾,族人都没说话,扛着铁锹又径自去了,男方家也不敢驳斥,只能看着自家的房舍,迎风洒泪了。父母都是普通人家出生,退休之前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公务员,家中子女三个,都是孝顺温柔之辈。父亲温和美好,常常对家人都是润物细无声的照顾着,会在睡觉前帮家里的每个人都开好电热毯;吃完饭在家里人都不注意的时候把碗洗了;会在母亲劳动腾不出手时,一口一口地喂母亲吃饭。母亲正好跟父亲相反的性子,像个爆竹,风风火火的,说一不二。母亲信佛,经常烧香拜拜,如果有事不在家,会拜托父亲帮忙,父亲不信这些神明信科学,但每回母亲让他做这些的时候没有一句怨言,甚至比母亲自己做的时候更有耐心,更加虔诚。作者曾经问过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不跟母亲理论。父亲温和地笑笑,你觉得你母亲那性子,她会听我的么?随她吧,挺好的。父母的性子似乎是天平的两端,却有着一样的品格——坚韧。所以在以往那些艰苦岁月里,从来没有向困难低过头。作者喜欢用文字和图片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在北京生活的日子里,作者通常都是在晚间出门,原本有一辆自行车可以四处逛逛,被偷之后,作者也没觉得怎样,慢慢走在城市里的小路间,体会着都市里的霓虹光影,市井气息,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待在租住的小屋里,给自己做一顿美味,暇时坐在沙发上看一本书,发一会儿呆,也是很静好。书的封面,近处是一方桃林间的小屋,远处是绵延的山,几只燕子在天空盘旋。燕子归来,代表归乡安稳,人有了来处也有了归处。在我看来,还有另一层意思,梁上燕归,也代表人的灵魂也有了归处,不只是肉体。有着温柔的父母在旁,自己的未来也找到一处可发力的方向,生活的点滴都记录在自己的笔下,相机里,胶片里。梁上燕子归,岁岁年年可相见。
四个春天 读后感 第(2)篇“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
文中最感人的片段不是作者的追忆久远,而是父母的一生,即使在苦难中也能活出一段段诗意来,陆爸才艺双全,温润尔雅,活到老学到老,或许不能样样精通,但永远都有一颗学习的心,面对生活的困苦,总是能听到他说一句好玩儿,陆妈性格大方开朗,缝衣做饭无不精通,偶尔张口就来的歌声,随性的舞蹈,偶尔打趣儿一下老伴,生活里满满的都是幸福感。毫不夸张的说他们在生活里互宠着,把苦难的生活活成了甜蜜的模样。面对困难他们从未有过抱怨,用温柔温暖了身边的很多人,老一辈的爱情更加令人动容和深思,看过《平如美棠》中平如在美棠死后的思念成就了这一本书,记录了他们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长时间的离别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初衷与爱。我们什么时候已经忘记这种单纯的美好呢。
我们没有经历那段苦难的人生,生活给了我们很大的优越和满足感,就像无底洞,越来越不满足,想要得到更多,最终失去的也就会更多吧。
诗意与生活结合,也太美好了,想起纪录片里父亲弹奏各种乐器,母亲有时合奏,有时跳舞,有空间做自己的事,又能常常黏糊在一起,这大概就是最美好的老年生活吧。
对生活不抱怨就是最美的开始。
想起看过的一句话:到底是生活顺遂让人幸福,还是幸福的人能给一切苦难赋予幸福的意义呢?
适当的挫折会给我们添加深刻的回忆和引起生活的反思,我们只有迎难而上,不管怎样的人生,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四个春天 读后感 第(3)篇「2019.04本」
陆庆屹是个好导演,是个好作家,但更是一个好的、合格的生活家。
他眼里的生活有艰辛,但是没有抱怨;有萧条,但是没有绝望;有寂寞,但是没有孤独。一个人是可以“对影成三人”的,因此这样的状态也是可以自娱自乐的,也是可以不用感到难过的。
陆庆屹笔下的乡村生活,从凌晨的第一缕烟囱里冒出的炊烟开始,再到最后爸爸打开一家人的电热毯,都是始终忙碌着的,而这种忙碌是快乐的是喜悦的是有一种我把日子过成了一首诗歌的美感的。
很难说这本书里的哪一个部分是最打动我的,都很朴素都很真实,都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情,我甚至可以在书中的很多情节里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我看到妈妈大清早地和“我”一起穿过一条条小巷去徐姨家送卖的东西的那个情节时,想到了我六岁的时候,我弟刚出生,我和我爸一大早穿过楼下的小巷时,碰到了一个放鸭鹅的人。于是从此记忆中就有了一个很难忘记的鸭鹅叫的B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