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知道刘同,是在《职来职往》。
那时候,还不知道他会写书,只是从他的台风上,感觉不是个好说话的人。
记忆由此中断。
后来看了由刘同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白敬亭饰演的男主角,印象深刻。这部青春电影算是中规中矩,没有堕胎的狗血情节,在豆瓣的评分也算及格了。
再后来,就是去年。
一口气读完了《我在未来等你》。据说这本小说也已经拍成电视剧,作为原著党,还是很期待的。
这些年走过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刘同已经成为了影响千万人的青春畅销书作家。
好像所有的畅销书作家,都有个共性:有大量的年轻粉丝。
像大冰、卢思浩、张皓宸等等。
因为他们的个人魅力或是文字带给我们不断向上的力量:有温暖,有理解,有独特,有共鸣,有希望……
他们笔下的文字,有年轻一代需要的一切。
说回《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这本书的主题是职场,书名却还是那般地文艺青春。
刘同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苦口婆心地想要把他这些年的职场经验传授给我们。
我害怕自己看起来是避寒候鸟中的一只,实际上我早已迷途。
他的文字不做作、不矫情,不仅有用还写得让人愿意接受。
能读进去,愿意读下去。
没有一帆风顺的职场,我们看到刘同今天的光鲜亮丽,却不曾知道,他也是从灰头土脸爬到今天的。
“对一个人最大的鄙视不是讽刺,而是淡漠。”
在这本书中,刘同记录了很多当年的心酸时刻,也许看到这本书的很多人,正在面临着这些沮丧,希望刘同的故事可以带给你走出来的力量。
充满坎坷的职场路,才能让你学到更多,进步更快。
感谢那些苛责,忘记那些瞧不起,让那些辱骂化为脚下的路。
如果你还没有迈入职场,如果你还是实习生,如果你已经工作两三年,这本书,都适合拿来读一读。
甚至,如果你临近中年,还像个无头苍蝇一样,这本书也可以拿来读一读。
一个人找不到自己,才显得找工作有点儿难。
经验这东西,与年龄无关。
毕竟,“倚老卖老”的人,是没有安全感的。
PS:每当我想买一本书的时候,微信读书就会让这本书暴露在我的视线之内。
知我者,非微信读书也。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在最迷茫无助的时候朋友给我推荐了这本书 其实没有想过在书中去寻找什么答案 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际遇 虽然一直很欣赏刘同 但是我始终认为能够拯救自己的人也唯有我自己n整个阅读过程是一个反省的过程 发现自己在职场上这么多年 其实并没有多大的进步 除了年纪增长了 心态上一点也没有变成熟 说得好听叫纯真善良 说的不好听就是过于幼稚感情用事 缺乏职场人的专业素养和态度 我把自己包裹得太紧 不肯多付出 自然也很难求到我想要的结果n虽然我还是很难变成刘同那样的工作狂人 但我想我得首先得对工作热情一些 不必把它和生活搞得那么泾渭分明 如果遇到了一份喜欢的工作 我想有一天也许我也会达到那种废寝忘食的境界吧 换一种心态 主动一点 一切也许就会有所不同n今天读完了这本书 我的生活正好也在发生一些实质性的变化 希望一切顺利吧 对于未来我还是有些害怕 但我正在学着相信自己 通过努力可以去克服这些困扰 越努力越幸运不是鸡汤 而是真理n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一共用了不知道多少天(断断续续大概一周吧)看完了同哥的这本新书,学了很多,也记下了很多想法。一直很懒,懒得想懒得写,这次想啰嗦一下。整个阅读过程中,感觉像和刘同对话,坐在他的对面,听他讲述自己工作中的积极向上的一面,娓娓道来,不疾不徐,如沐春风。今天才知道你是双鱼座,多变。我好像是个假粉丝。[偷笑][偷笑]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除非有人搭理你,不然职场中的胡思乱想真的会害死自己。还有,要记得柔软也是一种力量,自认为这是自己所欠缺的,需要加强情绪控制,不再那么棱角分明,要变得更加柔软一些。最后,最最重要的,就是要给自己的职业做好规划,一定,在最恰当的年龄,找到最能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找到能让自己开心,并甘之如饴的事情。我想,这需要一些时间,一些空间,好好规划。感谢偶像的认真付出和真诚分享,辛苦了,要一直写下去啊,我们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