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冬牧场读后感400字(3)篇

冬牧场
作者:李娟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这本书,便是这段生活最真实、最感动、最深入、最珍贵的全景记录。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最后的“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
冬牧场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好多年前看过这部书稿的。记得是一个同事随口说了一句:“你们老乡写的,你看看怎么样。这种作品会有读者喜欢吗?”

当时我正在看一批新疆作协推荐过来的稿子,几乎看不到精品,雷同的,模仿的居多,而且是看不出来发生在哪个城市的故事。

是的。城市化是湮灭风格,个性的巨大搅拌器。

文明的代价是消灭个性,鄙视落后,埋葬过去。

不过,李娟这个名字还是留下印象了。因为她真的不太一样。

在流行安妮宝贝的棉布裙和热衷于描写刚刚兴起的令人向往又感觉神秘的小资情调的图书市场,《冬牧场》这样的题材,据说被多家出版社退稿。

昨晚是最放松的周五之夜,是一周之内唯一可以任性又过瘾的读书之夜。我一口气看到晨曦微露才满足的睡下。(这足矣慰藉我又要循环一周的早起,按照小朋友时间表准备晚饭,毫无例外的催促她洗漱上床,为忙碌到真的没时间的她准备第二天的衣服。)

这样认真,全面读完一个作家的起码一部作品才有资格说几句。

读李娟,我还有一种故土情怀,比别人多一点理解,也多一份亲切。

我们都在新疆出生和长大。

我只有少量的,浮皮潦草的接触各少数民族的机会。她和哈萨克人在一个村庄,长期深入生活在一起。

她一直和妈妈,外婆生活在新疆最偏僻最遥远也是最贫穷最艰苦的地方。我只有几年兵团生活,几年中部发达的资源城市的生活经历。而且都在早年,记忆模糊,经过了选择性。

所以,她是真正了解新疆的人,读她的作品,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外地人。

她现在的环境好了。不过,她有几十年的农村,城市的边缘人生活经验。即使现在,她还是一个清贫的作家。这让她的作品带有天然的洞察和代入。

大概从18岁开始,我们全家又一次离开,一去不回头。

在北京大部分的生活,好像算是踩上了高速发展的时代车轮。当然相比真正的幸运,我只是没有遇到过倒霉事而已。

可是,人与人为什么要比较呢?无论和“成功人士”还是“落魄贫穷”比较,都不过是一种金钱衡量标准。

从个人精神世界的拓展,丰富,提升,沉淀来看,李娟还有新疆沙湾的刘亮程,他们一直都有故土,有家乡,有家人在那里,他们没有过虚浮,没有彷徨。

而我们全家人连根拔起到北京。二十年后,大部分人又毫不犹豫的漂洋过海,我们不但没有故乡,就连故国都当我们是外国人了。

我们赶上了国际化,这可是太不谦虚了,其实我们不过又一次混入了另一股迁徙的大潮。

就像祖辈被迫从广东到四川。父辈从四川又去边疆。无论是被迫还是主动,迁徙总会让人有一种漂泊感。

但是迁徙也给我们一种更加广袤的视野和心态。

回到故乡写作,这种立足于本土生活经验的思考和提炼,李娟才算是真正的新疆作家。

从文字上,表达形式上,我这一次才算真正了解了李娟的创作态度,了解了她的视角。

我也终于弄懂了她为什么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就红了。

我个人评价,她和刘亮程是新疆作家里最棒的两个人。他们既有地域风格,本土风土人情的全面展现,也有普世情怀。

他们俩的文字就像新疆的土地,干冽,干净,准确,不浮夸,不虚饰,毫不自卑,绝无谄媚。骨头很硬。

超过大部分省份的本土写作者。

冬牧场读后感400字 第(2)篇

本书记录的是作家李娟跟随牧民进入沙漠牧场度过的那段艰辛岁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化解生活中苦难,她的描述会让读者有虽然牧场很苦很难,可是看起来似乎很有趣的样子。实际上,她描述的生活本该是这个世界上艰苦而枯燥的生活之一,是他们与生俱来不服输的精神撑起了边疆一角;也是他们安贫乐道的精神撑起了生活的全部。

所以看完后仔细想想,自己现在的生活,真是舒适又自在呢,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但总的来说还算ok。

从前我只知道有一个跟我同名同姓叫李娟的作家,此后我知道了自己没能够成为她的原因,哈哈哈哈哈。

冬牧场读后感400字 第(3)篇

这是我读完的李娟的第二本书,也是我2017年的第30本书。很轻松愉快地读完的,感觉就像一个邻家女孩在叙述她的所见所闻,真实的仿佛让听者置身其间,一切都触手可及。荒野,枯草,沙丘,牛,羊,马,骆驼,勤劳的牧羊人……好像就在你的周围,连那突突的汽车声也那么辽远又真实。

这本书的文字朴实真诚,没有多么高深的人生道理,作者也没有多么深刻的人生感悟,只是给我们呈现出南疆哈萨克牧民真实的生活。最另人感动的是,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描述环境如何地恶劣,牧民生活如何艰苦,而是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又温馨有趣的画面。

另外,李娟的文字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纯净。就像她描写的河,山,雪,树林……都是那么纯净的让人产生一种敬畏感,就连那宰牛的场面也不觉得血腥。这大概得益于作者纯净的生活,纯净的心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