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澈泉水叮咚响,隐藏着淡淡的忧伤—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
我似乎颠倒了阅读顺序,这本是早期作品,我是读了后期的《羊道》系列再读早些时候的《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九篇雪》,然后是《阿勒泰的角落》。好像站在某个点回溯她来时的路。正读的起劲,忽然就到了结尾了,有些失落“怎么这就写完了?”此书一如她的风格,这本早期作品朴实自然带着她特有的灵性,带着青春气息像清澈的泉水叮咚作响。不知为何在其中我体会到隐藏的淡淡忧伤。
1.她的序你一定要好好读,能看到她的真诚:
“刻意地保持纯真,这本身就不是一件纯真的事吧?而真正的朴素也用不着去“保持”的。至于城市与现实的“污染”,我不相信还有人能避开这个时代的印记。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不是穿越而来。而我,要么是强大的,不受这印记的主宰;要么是懦弱的,回避了这印记。”
能看到她的谦虚,没有因为出书就沾沾自喜:
“同样都是练笔之作。如果说有成书的必要,大约是因为它们所记录的这些与自己有关的游牧地区生活景观,还算是少有人记录的。如果说其中也有几篇漂亮文字,那倒不是我写得有多好,而是出于我所描述的对象自身的美好。哪怕到了今天,我也仍然只是攀附着强大事物才得以存在。”写作的事物比较新奇或新颖较容易被读者接受并喜欢,作者没有回避这点。
2.灵气的语言好像泉水叮咚作响:
“这棵栖满了孩子的树在下一秒钟内,像掉果子一样,扑扑通通,转眼间就掉得一个也没了。只剩一地的树叶。”
说胖
“胸脯像兜着一窝小兽,请再看她的侧面——她的厚度远远超过了她的宽度。这个老妈妈的屁股由于实在是太大了,大得只好举着屁股走路,举着屁股站立,并且举着屁股坐(至于睡觉是怎么个情形就不太清楚了),使这屁股跟一面小桌子似的,上面随便摆点什么东西都不容易掉下来……胖成这样,实在不容易呀。”
说美丽的孩子:
五岁的叶尔保拉提实在是一个漂亮的孩子,一团面粉似的雪白,眼睛美得像两朵花一样,睫毛又浓又长又翘。笑起来的时候从头发梢到脚趾头尖都溢着甜甜的细细的旋涡儿。这小孩牙齿雪白,嘴唇鲜红,眼睛亮得!幸好这眼睛总是在不停“骨碌碌”地转,要是它在如此热烈的情况下停了下来,专注地盯着某一点看的话,那地方过不了多久一定会渐渐地发黄,发黑,然后冒出一串青烟来。
他侧过脸去的时候,我看到这孩子的额头高而饱满,眼窝美好地深陷了下去,小鼻梁圆润可爱地翘着,脸颊鼓鼓的,下巴好奇而夸张地往前探着。真是一个精致完美的侧影。这是只有年幼的生命——一切最初的、最富美梦时刻的生命——才会呈现出来的面目。
说孩子美艳的眼睛:
她眼睛的轮廓狭长,外眼角上翘,睫毛疯长着,零乱而修长,像最泼辣的菊花花瓣。迎着这样的瞳子看去,里面盛着一池碎玻璃,再一看,又全是钻石颗粒——晶莹交错,深深浅浅的绿晃着闪闪烁烁的银……被这小孩的美目正眼瞅一下,一定会失神片刻的。
说美丽的少妇呼之欲出: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是我们这一带最最出众的两三个漂亮女人之一,她有着猫一样紧凑明艳的容颜,目光像猫一般抓人。举止也像只猫,敏捷优雅,无声无息。常年粗重的劳动和寒酸的衣着似乎一点也没有磨损到她的青春的灵气,反倒滋生出一股子说不出的鲜鲜的野气。
她眼里的景物:
一条珠光宝气的毛毛虫;这样的太阳,却像是在把人往白里照,越照越透明似的,直到你被照得消失了为止;花能散发香气,多么像一个人能够自信地说出爱情呀;一行大雁从北向南整齐地横过天空,是这大风中唯一无动于衷的事物。看着它们如此寂静地飞翔,像是通过天空的屏幕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情景。看得人动弹不得,仰着脖子想要流泪…金鱼在水里游,像是这世上没有的一种花朵。细致的鳞片在水波回旋处闪烁,世上永远没有一种宝石能够发出这样的光芒。它的鳍与尾袅袅款款,像是缭绕着音乐。金鱼就是浸在水中的舞蹈!它轻盈地上升,袅袅篷开绚丽的尾,像张开双臂一般张开透明的双鳍……又缓缓下沉,向我游来……鱼能在水里游,就像鸟能在天空飞一样神奇。充满了美梦。
她对生命的哲思:
我所面对的是一种古老的、历经千百年都没什么问题的生活方式,它与周遭的生存环境平等共处,息息相关,也就成了一种与自然不可分割的自然了。生长其中的孩子们,让我感觉到的他们的坚强、纯洁、温柔、安静,还有易于满足、易于幸福——这也是自然的。
我们出于本能生活,老鼠难道不也在出于本能生活吗?只是,为什么受到比我们强大的事物的伤害,就是命运。而吃了老鼠这样弱的事物的亏,就仇恨它,认为全都是它的不对呢?
世界上所有的不平等其实是在维护一场更为宏大的平衡。
我妈和我外婆,在她们的那个年龄上,她们所渴望的幸福、她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肯定和我是不一样的了。在红土地,我想的是:总有一天会离开的。而她们则想:就在这里一直待下去的话也不错呢…
这样生动轻灵的笔触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样的美好就如清澈的泉水叮咚随处洒落颗颗珠宝,不时给读者惊喜。心随着阅读开阔明亮悦动起来。
3.读了几本后渐渐在字里行间发现那隐藏的淡淡忧伤,它们来自于自身的经历、波折的生活。
“大约也因为从小生活动荡,才更贪恋宁静与一成不变;因为历经暴力,才更愿意描述平安与温柔;因为悲伤,才敏感于喜悦…作为我文字的起点,这本书,这些已经结束的故事,已经消失的生活,这些昨日的情感,将永远是我写作最重要的基石,支撑我生命中最沉重的一部分。”
“经历过喀吾图的岁月的青春总是沉默的、胆怯的、暗自惊奇又暗自喜悦的。虽然我还见过另外一些喀吾图的女孩子们,面目艳丽,言语热烈。但是,她们粗糙的浓妆后仍是一副安心于此种生活的神情,放肆的话语里也字字句句全是简单的快乐。
而我,却总像是不甘心似的,总像是在失望,在反复地犹豫…人静静地坐在缝纫机前,一点一点摆弄着一堆布,一针一针地缝,又一针一针地拆。时间无影无形,身心沉寂……用牙齿轻轻咬断最后一根线头,天亮了。无能为力的事情太多了。我像是刚刚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一样,又像是一个到了最后时刻仍然一无所知的人…远在人类诞生之前,世上就有花了,人类消亡以后,花仍将一成不变开遍天涯……便深深感觉到孤独的力量是多么深重巨大。我们和世界无关……
那是死在愤怒中的事物,是有强烈的灵魂的。这灵魂附在植物上,植物便盛放花朵;附在河流中,河便改道,拐出美丽的河弯……自然总是公平的,总会平息一切突兀的情感。至于那些生来就对周遭万物进行着损害的,快乐而虚妄的灵魂,因为始终不能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何不妥,也会坦然轻松地过完一生,又因为毫无遗憾而永远消失。让世界波澜不起。但愿如此。”
至于她对妈妈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一个孤单的妈妈如何坚强勇敢乐观地支撑生活,李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她,离不开妈妈的影响。只是我总能体会到她和妈妈的孤独艰难,从那往返冰天雪地的进货搬家,从搭建梦想中的房子,从那与不同民族村民的讨价还价,从娟的求学入学之难,从打工的一无所有,从景色壮美的草场森林里那旺盛生长又莫名忧伤的青春那样美好却无人欣赏……我们能从中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当然,作品只把它埋在跳脱灵动的文字后面,不是大肆渲染的悲苦,不是昏黑恸哭的绝望,所以调和成的色调刚刚好。
是啊,生活未必总是亮色,哭过还要继续前行;既然绕不过去就尝试笑容多一些吧。像李娟一样,做戈壁上的一股清泉,在生活的角落洒下自己的美好。如果你喜欢她的清澈,来阅读吧;如果你能听懂她,来欣赏她吧。
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感谢你把鲜活的新疆写给我看
最近学写标书累到心悸,今天晚上终于可以略喘口气了,虽然缺觉缺的厉害,可比起补觉,还是觉得李娟的文字更能纾解疲惫,沉浸在文字中无处不在的生命的喜悦与自然的广阔中,沉浸在铺陈于脑海里的草原,森林,雪山,羊群中,而推开门看看,阳台之外是无尽的高楼,还有夜晚了还在繁忙的航线与车流,这种空间的错乱真让人怅然若失。
看李娟的文字,纯净,流畅,天真,可爱,她笔下的景色太美了,美到我根本脑补不出来,比如她说远处棕红色的群山,和群山上方蓝的颤抖不已的天空,这山怎么就是棕红色了,这天又是怎样蓝才会蓝到颤抖?还有她家裁缝店的漂亮哈族小丫头为了买裙子跟自己爸嚷嚷着热,结果她爹把她浓密的金发给剃光了。而她的家里也总是充满了奇思妙想,一间屋子能开4个门,还经常能捡到房子住。她还为老鼠偷吃粮食辩护,讲的头头是道,还帮老鼠抢自己家羊的水喝,无分别的悲悯之心真可爱。其实人家也辛苦着呢,身如飘蓬,到处辗转,睡过帐篷,睡过雪花能飘到脸上的破屋子,做裁缝,做流水线工人,也是流过泪的,虽然整本书只写过一句流泪的话。
这样的作家多接地气啊,不像刘亮程的《在新疆》写的那么游离,有的章节都快坠入玄学了,强忍着读了一半最后还是放弃了。而李娟文笔多鲜活真实,读完让人觉得楼下的宿管阿姨,门口的保安大叔,深夜里公交车站边的卖烤冷面的小老板,是不是哪天也会写出这么美的书呢。这是平凡人对生活的观照呐~
整本读完再翻到自序时,我又感到了一种时间的错乱。此时此刻打动我的人和故事,现实中已经是曾经的人,过去的事了。那个勤快实心眼的妹妹刚刚还在书里懵懂地恋爱,其实已经在几年前被生母叫回老家草草嫁人了。刚刚还在书里为家人破冰挑水踩缝纫机做木工的继父已经在书外进城打工,卷入传销,不知所踪。连作者自己天真鲜活的文笔也变得有些成熟沧桑。这又让我生出茫茫的怅然来。
知道李娟和母亲现在的生活已经改善很多,每年有一半时间在城里定居了,离开了牧场,戈壁和村落,大概不容易见到那么多各民族又穷又善良又有趣的人了,文字也不容易那么鲜活了,不过,人家过的好就行了,一辈子写出过这样干净可爱的文字就够了,我们这些书友能在层峦叠嶂般的高楼大厦深处晒到牧场的太阳,也就挺可以的了。
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2010年的夏天在阿勒泰的哈萨克毡房里度过一个很美好的假期~
阿来的哥哥用大卡车从火车站接我们进草原,寂寞的公路,真让人操心半途抛锚。全家人都不会讲汉语,但似乎交流并不是个问题,阿来的嫂子特别勤快,阿来的阿爸妈妈亲切可亲。手机到了草原几乎都没有信号,邻居家小姑娘带着我去看他们饮用水的泉眼,我给两个小男孩播放MP3里的歌,他们给我表演“黑走马”。还有那句“阿斯拉嘛里苟,阿里可思岚。”食物特别可口,我爱极了那里的咸奶茶,还有已经忘了名字的一种油炸食品。对了,我们还一起起早赶去喀纳斯景区附近的休息路口摆摊卖过两个早晨。
夜晚凉意下来会钻进你以为已经密不透风的被窝,清晨阳光铺进毡房,嫂子还会给毡房里另一半有青草的土地浇水灭尘。虽心向往,阿来的烈马是不敢让我驾驭,也只能望着它远去,据说翻过那个山头就是另一个国家~哈萨克斯坦,想象已足够让我驰骋了万里河山。
时至今日,还是想有机会再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