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的时间比较长的一部书,近11个小时,看完感觉有很多话说,又不知从何说起,有点乱。
翻看目录的时候,一下就找到了民国女子,正好写的是张爱玲,太想看到他笔下的张爱玲,索性从这一章看起。关于两人的交往,一点也不陌生,《小团圆》里也有描绘,以至于看完了这本书,竟然分不清哪里是胡写的,哪里是爱玲小团圆里的文字。
民国女子这一章看的心情抑郁,是为自己的无知而抑郁,爱玲的读者众多,大家都为这个才女的遇人不淑而叹惋,我亦是如此,好好的张爱玲怎么就嫁给了一个渣男?看到胡兰成的文字才发现自己错了,胡兰成的才情,自是难以和爱玲相比,但他的“懂得”,让爱玲沉沦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人与人之间真正能懂的又有多少呢?父母,爱人于我们,亦或我们对他们,又有几分懂得呢?他懂得她的自私,她的不慈悲,不同情,她的金钱上的斤斤计较,这份懂得,让爱玲低到了尘埃里,开出了欢喜的花。而我们这些局外人,一直以来是不懂得了。
张爱玲只是《今生今世》的一部分,也只是胡兰成生命中的一部分。胡兰成的生命是由不同的女人组成的,这部书的其他部分谈及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女子。胡在谈及这些女子的时候坦诚的令我们脸红,“撩拨”“动了坏心思”,坦诚剖析自己的内心,让人实在对他难以讨厌起来。
胡兰成小名蕊生,这个名字美极了,带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他笔下的民风,乡俗,人物也有着山泉野花般的明澈和美好。尤其是开篇文字以及路上逃亡也写浙东山水的文字让人惊艳。
他爱过的女子无一不好,玉凤,爱玲,小周,秀美,一枝,爱珍。而这些人也无一不爱着他,曾在脑海里无数次勾勒过胡的形象,都太模糊。看完他的文字后,有一点明晰了,那就是他肯定是个绅士,对他人是非常谦逊有礼的。记得胡有一节写他在乡下教书的时候某个同事的吃相,极其厌恶,那么他自己在这方面的修养肯定是超出一般人的。
此外对待他的这些爱人们,爱的时候肯定是爱了,付出真情,他知道她们的好,懂得她们的不易,怜香惜玉,他和前任分开了,在后任面前从不说前任的坏话,后任们由人推己,感觉此人值得托付。当然后任们有的也没有想托付终身,虽不是逢场作戏,亦不过是寂寞时候的慰藉罢了,他又何尝不是?对待女子,他是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态度,总有一种超脱遗世的态度,他对文化自然的思考,感觉他是个大彻大悟之人,只是他偏留恋这红尘,就如爱玲所说,他从不放弃任何人,连同性朋友在内,人是他活动的资本。所以在战后避乱期间,虽惶惶不可终日,仍然四处活动。这样看来他很多文字就有矫揉造作之嫌,亦或加了太多的粉饰。
这些女子,他最难忘的是他的妻子吧,尽管他不爱她。最爱的应该是小周吧,毕竟十七八岁,美貌单纯,逃亡的时候为小周的打算最多,就连在避乱的时候都想着把小周接来。
对于爱玲,他是不爱的,这里面敬重要大于爱的成份,看他拜的这几个人,他是不爱爱玲的,对她可能敬佩感激多于爱。
我是生平不拜人为师,要我点香亦只点三炷半香。一炷香想念爱玲,是她开了我的聪明。一炷香感激刘先生,是他叫我重新做起小学生。一炷香敬孙中山,是他使我有民国世界的大志。半炷香谢池田笃纪,最早是他使我看见汉唐文明皆是今天。
爱玲是当时文坛上的新秀,可以说当初她的文字吸引了他,后来爱玲又开启了他的智慧,让他认识了许多他从前意识不到的美,后来写进文章,而这部分也是他后来被人称道的部分。所以他要拜爱玲,这拜含有感激,敬佩,唯独没有爱。后来的避乱,他冒充爱玲的家世,丰润张家,在他的莺莺燕燕里,爱玲是他面子荣光的一部分,是他作为活动资本,人的一部分。
爱玲对于胡兰成,是爱的,那么多痛彻心扉的文字,“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读者眼中的张爱玲,文字冷静,透彻,旁观世人,认为她刀枪不入,我们都忘了,她也是个小女人,也需要爱。为了他的爱,她低到了尘埃里,他走后留下的烟蒂,她都小心收下来,她也会有别离的伤感,她想过为他而死,虽然没有实施,因为她知道即使她死了,他也会有一番解释,“也很好”,显出一团和气的模样。她不嫉妒他过去的女人,或即将成为过去的人,但是她嫉妒小周,他想的左拥右抱,三美团聚,大团圆,而爱玲最看不了之一就是大家族的蓄妾。她又怎能继续下去呢?她是爱他的,即使想要分开,也想着不能在他处境艰难的时候分开,还想着他是否有金钱上的困窘,爱玲对他可谓仁至义尽,然而也不得不决绝。
不想写了,太累了,打字,打完还没了。能不能出个保存草稿的功能?
总结 胡兰成还是个渣男,只是看完书不再为张爱玲不值了,感情的事谁又能说的清呢?
借用爱玲的一篇散文《爱》里的文字做结: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天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选这本书时动机并不纯粹,我只是好奇民国女文宗身后的男人到底有何过人之处,以文见人,管中窥虎吧。一看之下还真有才子散文的功底,自述又颇有颜值,也难怪如此招人,在和爱玲谈情时又劈腿小护士小周,搁现在也十足十渣男一枚吧?鉴定完毕。所以注定会有一段情,也只限一段而已~
崔莺莺看上的,未必就不是她心里的那个人,张生只是赶巧走过来,一不小心与她心中的幻影合体。
上帝说,要有光,便有了光。女人说,我要恋爱,便开始恋爱。不管走过来的男子是谁,只要有那么个人影在,她们就会把他变成自己的恋人。
这样匆促的迫不及待的爱情,当然不可以做天长地久的打算。所以,当胡兰成说长久,张爱玲会迟疑,她原本设定这爱情的走向,是到那边远小城昏黄的油灯影下。她因此不在乎他的汉奸身份,不在乎他惨淡的未来,既然只是一场一次性的爱情,她也不在乎更主动,她勇猛地表达自己:“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她写下这些话,只是不辜负那个好年华的自己。
但是,人常常是这样身不由己。
那爱情还没有走到她设定的路上,但看上去也很好,寂寞了太久的她,终于可以放松地跟一个人表达自己的各种碎碎念,他对她则是景仰里又有宠溺,最让人快乐的一种姿态。
直到,他去了武汉,然后不断地向她提起那个叫小周的女孩。
她不是旧式妇人,容不得男人去做别人的男闺蜜,也理解他在那长江岸边的寂寞,一开始还耐心倾听。但是有一次,在张爱玲的住处,胡兰成遇到炎樱,把她的椅子挪到房间正中,郑重得都让炎樱感到尴尬。他像日本人一样双手按膝上,恳切地告诉她这次大轰炸有多么剧烈。炎樱和张爱玲都替他不好意思,她们又不是没见过轰炸,用不着他来表演哀天地民生的哀恳,张爱玲窘到只能走开。然后她听到胡兰成问炎樱:“一个人能同时爱两个人吗?”这句问话让张爱玲感到天都黑下来了。
事实上,我们看胡兰成写小周,会觉得他爱她多一点。胡兰成写张爱玲也精彩,但那种精彩,是世人都识得的精彩,她的才华,她的聪慧,光华璀璨,人人都会觉得好。他写小周的好,却都是普通女孩儿的那种好,活泼又端庄,刁钻又可人,张爱玲说胡兰成说小周的口气,像是做父母的说自己家孩子,一举一动都看在眼中,说得津津有味,这才是真爱啊。
唉
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读后感1000字 第(3)篇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今生今世》算是坐实了胡兰成民国头号渣男的名号,回顾这一生,胡对自己的为人处世没有一丝的反省与愧疚,反倒为自己塑造了一个人淡如水谦谦君子的形象。
胡兰成可谓是一个全面型渣男选手,集多种渣男品质于一生。
不负责任,婚内出轨,脚踏多条船还洋洋得意告诉这几条船别的船的存在,并认为作为船,大家都不要妒忌,和平相处多好。
极度自私,张爱玲不顾危险千里迢迢去看望他,他却因为被撞破私情,恼羞成怒,反而一脸不快,粗声粗气骂她:“你来做什么?还不快回去!” 可怜张爱玲一腔热血喂了狗。
道德感为零,在日本住在别人家里,男主人出外打工,他把人家妻子当炮友。
享受女人的付出,玉凤为他传宗接代,张爱玲包养他两年,分手时还给了他三十万巨额分手费,范秀美帮助他逃难。
没有担当,妻子病重,让他出去借钱,借不到钱就躲在别人家里。妻子死后,把孩子交给侄女帮忙照看。还美化自己的行为,“我亦是把青芸与儿女来还给天地,把眼前与将来还给岁月。”
无耻到极点,总结自己这一生,用了这样一句话开脱“我做了坏事情,亦不必向人谢罪,亦不必自己悔恨,虽然惭愧,也不过是像采莲船的倾侧摇荡罢了。”
这样的人,文笔好又有什么用呢,真是就怕流氓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