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次和另一位董小姐在寒冷冬雨后的深夜看完话剧,在车里感到饥肠辘辘,还觉得手里少了点什么,对,就是那杯让人温暖的便利店的关东煮。如果可以在寒冷的晚上吃到关东煮,这简直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可惜找到关东煮的时候,它们已经被煮了一天,失去了熟悉而美味的味道。我知道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在7eleven,因为作为711的掌门人,对于各种细节是不会放过的,不断满足顾客需求是711宗旨。而711奉行的工作原则就是从变化中读懂未来,建立假设,然后执行,再对结果进行验证。举个简单的例子,每次去便利店,如果时间不凑好,可能遇到的是饭团卖的稀稀落落了。遗留下来的这个局面挺难看,消费者可能会觉得来晚了留下来的都是不好吃的吧,不受欢迎的吧,那么这堆饭团可能就这么陷入僵局了。而铃木倡导的是根据不同情况来预测明天的情况,比如天气地段等等,让受欢迎的东西门面不冷清,是他的宗旨。熟悉当地人的饮食,推出适合当地口味的食物,在铃木看来这因地制宜可以称霸世界。大家都爱自己熟悉的口味,哪怕是馄饨,在苏南,整个口感会便甜,但到了浙江便往味鲜发展,汤里的佐料各异,呈现的感觉也就不同。便利店终极目标是提供便利,提供物美且高价值的产品。让这一分钱一分货体现的淋漓尽致。铃木提出个深刻的观点,他认为的真正竞争对手可不是其他品牌便利店,而是一直在变化的顾客需求。人呢,一旦在一方面得到满足,就会想更进一步,获得更好更舒服的体验,而711觉得,我们就爱主动拥抱这样的变化,想方设法满足客户需求。从设想老龄化的到来到妇女就业率的提升,铃木一直用设想加以行动,走在行业的前列,提出外卖服务满多少就送货上门,(简直就是外卖的先祖,那可是在七八十年)。甚至开设了711的银行,也是本着让顾客便利且轻松的使用银行业务,而他本人也提到并相信“多数人反对的事业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如果都表示赞同,容易陷入全面竞争”也就是用创新开创出一片蓝海。他还补充,开拓新事业时,关键要具备认清核心重点的能力,起步之初,并没有必要遵循完美主义。如果等到所有都具备才开始行动,很容易陷入拖延症,毕竟世界上并没有完美,当有个可行雏形的时候,便开始着手,在行动中做改良更为好,所谓的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如此。跟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概念类似,就如同微信最早期也只有最基本的文字信息功能(相信早期用户已经忘记当时是怎么样的界面)只是在一步步迭代中,把一个个功能添加进去,才有了现在微信在手,什么都不愁的感觉。一点点增强用户粘性,于是,当大家玩手机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其实都在玩微信呀,不得不承认。5个对于经营者的提醒:n1.主动不是坏事。主动开拓市场,主动改变自身,从顾客角度看问题。2.今天的数据对于第二天来说只不过是历史记录罢了。3.人们总是习惯地以为,市场上竞争对手越少越对自己有利,但是一旦没有竞争对手,事业往往会止步不前。还容易怨天尤人。4.造成产品滞销,生意萧条的原因只有一个,即是现在的工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喝消费者需求的变化。5.经营陷入低谷的企业基本具有二个明显特征:沉迷于过往一帆风顺,永远都不愿意做出改变。一味想要出奇制胜,却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
零售的哲学 读后感 第(2)篇2017.01# 《711零售的哲学》
2017年开年的第一本
看书的心情,从最初的会心,到中间的赞同,直到最后的钦佩。
书名中的“哲学”二字充分诠释的全书的主旨——所谓哲学,即可以称为普世的规律的那些道理吧。
《711零售的哲学》这本书,不光诠释了零售的哲学,更深刻挖掘了经营的哲学,不妨这么理解这个书名 -- “从零售悟出的经营哲学”——
即
*不忘初心(事业的本质)、
*主动求变(妥协松懈即是终结)、
*脚踏实地(不标新立异)
通书感受的是“飓风 铃木”的坚定和开放式的求变--永远走在前面。
还记得好多年前有一次在北京华堂商场的偶遇,那是2月份,已经过了春节,商场里已经摆上了春装,只有一个柜台,还是摆着羽绒服。
可能是服装部的经理来检查,指摘为什么还销售冬装,说:流通业,就是要引导消费,怎么能走在顾客身后呢。
如果有人认为日本的百年企业之所以全世界最多是因为守旧的文化,那绝对是错误的,阅读此书,和本书作者进行下思想上的碰撞,就会 白,能做到世界级的大公司,而且一直向前,靠的是什么。
标记太多了,无法摘抄了,分享飓风铃木在最后的一段话吧:
常有人形容我所秉承的经营态度“无法撼动”,称我为“稳健派”。诚然,认定一件事就会坚持到底,绝不妥协的态度或许让我在外人的眼中形成了这样的形象。实际上,正如序言提到的一样,我对零售业并无太大兴趣,但当初却依然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道路,这促使我不愿半途而废的意识变得比普通人更加强烈。
如果问正在读这本书的你“为什么选择了现在这份工作?”,我想很少有人的答案会是“因为我喜欢”或“这是我的天赋”吧,可能70%的人都对目前的工作抱有不满,但又因为是自己的选择,依然咬紧牙关努力做到最好。而这就是职场人士应有的态度,既然决定了,就一定要有坚持到底的信念
当然在工作中,自我钻研、主动发起新的挑战也非常重要。因为机会稍纵即逝,当它出现在眼前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不能轻易放过。
另外,人一旦有了成功的经历,马上会认定“这是关键点”“这么做才能成功”等,沉浸于过去的经验中自我满足。这种惯性思维千万不可取。
关键点是常常变化的——如果这么想,就会理解工作应建立于积年累月的挑战,做判断时不会再受外界干扰,能够在今后的每一天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
7&I控股集团CEO铃木敏文
零售的哲学 读后感 第(3)篇频繁接触711是在polyu读书的那段日子,几乎每天去报到一次,被local诟病的“标准化”的碗仔翅和车仔面,我却吃到停不下来。热爱标准化的一切让我对711各种好感。之前并不知道铃木带领下的711有过那么多业界第一,总觉得很多服务习以为常应该如此。但是对比下如今身在没有711的城市的日子,取而代之都是一些各种槽点的便利店,才发现711的过人之处并不是理所当然。(话说公司园区开了全家天天人满为患,但周围常有人吃出肠胃炎)n全书的核心思想很简单,或者说铃木本人的处事原则就是这么简单:始终保持对一切变化的敏感度,做出“假设”(有社会经济学预设的需求),坚持去做。特别合心意的就是宣扬的是最简单的道理,不需要包装出多么高大上的方法论外带个酷炫的名字,让人听上去好像有多么高的壁垒。道理都懂,能做到的人只是极少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