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安妮日记读后感1000字(3)篇

安妮日记
作者:安妮·弗朗克
13岁生日那天,安妮收到的生日礼物中有一本日记簿。从这一天起,安妮开始写日记。日记除了开头一小部分外,都写于隐秘的密室中,是以假托写给女友凯蒂的书信形式写成的。 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安妮在日记里表达了她对成年人世界的看法、她热情活泼的天性、不为人知的写作才华以及初生的爱情等。书中描绘了充满阴郁、恐怖、淘气、梦想与成长的安妮的世界,引起人们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和对密室青春的爱怜。
安妮日记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述一个犹太教家庭日常生活的传记。

安妮日记充分描写了一个13-14岁的姑娘复杂的心理特征,情窦初开时期的羞涩,对大人的行为,言语的看法,不难让人回想起自己的14-15岁。当然, 这位在战争炮火中失去正式教育机会, 美好童年记忆的姑娘以自己的方式解读了未知的世界。安妮家庭被迫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密室里, 生活了两年, 离胜利仅剩三个月被发现,生命嘎然而止。

安妮是个犹太家庭姑娘,犹太民族被称《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民族》,《犹太人是仅次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种的民族》等称号。犹太家庭对教育的注重程度从安妮家庭即可知道, 他们虽然与外界失去联系, 隔绝外面的社会, 但他们还是照样学习, 读书, 学语言,充实平淡的生活,期待早日返还学校校园,仅仅在生日的时候他们互赠书籍作为礼物,让人沉思如今痴迷于物质生活的社会,以书做礼物在我们社会还不是很普遍。在这本书中也不难发现教育,教养,仪式感是不会因为贫穷, 地域, 政治的限制而搁置,教育,教养, 仪式感是长在骨子里的,只是后天的习惯培养了它们为自己服务。

当面临生活的窘境,贫穷, 都不忘记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纪念日, 对家庭的特殊日子,就算吃的简单,穿的单薄, 住的简陋,从心底里庆祝这一天,这才是真正仪式感的生活。《仪式感》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是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百度文库

有时候大人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对的,感觉非常完美,但是在儿童的世界里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并非如此,可能与我们想的恰恰相反,安妮日记正是活生生的例子。

日记是非常好的东西, 有时候有些想法你不想告诉别人, 也没人愿意听,只要有笔墨陪伴, 把想法记录在本子里, 有朝一日打开来看, 定有不一样的感受, 日记也是纪念我们逝去时光的唯一一个方式。

上次回家爸爸叮嘱:《记得每天写日记, 不用写的很具体, 但是必须把一天里影响自己的事情写到上面, 只有这样, 逝去的岁月, 我(爸爸)没能陪伴你们的时期, 我们通过日记中的点点滴滴来纪念,一起分享, 弥补不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发生的事情》。

长辈们这么说肯定有自己的想法,那就试试, 说不定有朝一日,读起日记来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安妮日记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既为日记,尤其是一个十三,四岁小女孩所写的,那么记录一些日常琐碎之事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也不会有什么主题,因此阅读时读者必须有所心理准备。

战争是人类自造的災难,迫使成千上万的家庭妻离子散。人们除了默默的期待战争早日结束外絲毫无能为力。

一群人为了躲避战争的迫害,共同生活在一个密室里,虽然得到了暂时的安全,但也必须面对几个家庭零距离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尴尬场面。

艰难的环境,使小女孩的少女情怀受到了抑制,她必须忧虑着一些生活上的琐事,并提前体验人生中酸甜苦辣的各种情境。

必须佩服安妮这个小女孩,在小小的年纪即经历了这些磨难,但在艰难的环境下,她却能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及乐观的心态。并坚持与她的日记好友凯蒂对话,使得她在战争阴影下的这段生活经历得以公诸于世,而令世人知晓与怀念。

安妮日记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终究沒有逃脱盖世太保的召令,可怜的安妮在她14岁的华季少年经厉了怎样的突变,这都是战争带来的,是因为她们是犹太人。在密室的两年,安妮用日记记下了每一天的生活记录,日记见证了她成长的过程,密室如鸟笼,那就是安妮的心,一个活奔乱跳的安妮,一个含苞怒放的花朵,在残酷的现实中锻炼了她思想的成熟以及对美好生活无限的留恋和大胆执着的追求与信念。只可惜在战争就要结束时,安妮和在密室所有的人去了集中营,后来打扫卫生时发现了安妮的日记,从那时起日记的心脏不再跳动了。我的一颗心也悲凉起来,想象着安妮在集中营受的那些苦难,一朵含放的花朵就这样被寒冷的夜风中一片一片撕碎,我好像听到了在泣血的哭声中一个脸色苍白挂着微笑的小女孩向我走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