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三部曲《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就此画上句号。
读过三部曲的人肯定都知道,这本书难度最大,因为它每一章都是一个新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叙述,更过分的是,作者并不会直接告诉你这个“我”究竟是谁。整本书时间跨度大约60年,涉及了三代人。难度可以和《百年孤独》相类比。(虽然我还没有读过这本书,但是还是有所耳闻,百年和这60年相比,可能还是以小见大了,所以一直买了没看。)
这本书我的读法其实很笨,前三章还是简单易读比较好接受的,但是从第四章开始,每一章我都要来回读两遍,细细推敲才能接受整个故事脉络。最后全部理清,和百度上面的资料一对,居然全对上了,看来这本书没看差,没辜负自己辛辛苦苦8个日夜。
最后来谈谈这本书的内容吧,看完我的感受有些空,一下子不知道从何谈起。因为60年的跨度太长了,你以为的主人公前一秒还是个孩子,后一秒因为战争却不知道命运几何了。一开始的那一大家子最后也只剩下哥哥和妹妹,你说今后会幸福,现实却是谁也记不起谁了。只因为,他们流着一样的血液,如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那是种一辈子不愿意放手的关系。
可能我的角度比较特别,有时候人生啊,一步错步步错,一招偏招招偏。做好自己的同时,莫因私心给他人添忧吧,你的一小步说不定就影响了别人,甚至于别人的孩子,别人的孩子的孩子一辈子的轨迹。我们只此这一生,看不到其他陌生人的轨迹,如果你相信平行世界,绝对能在万花筒里看到一个邪恶的你,因为我觉得这就是人性。因此,这个世界这一辈子的你,我想模仿一下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希望:
善良,你是;
努力,你是;
诚实,你是;
勇敢,你是;
坚强,你是;
相信,你是。
你是爱,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知道这些东西很难,
可我先做到了第一步,
我,相信,你。
你看这也不难的。[玫瑰]
群山回唱读后感 第(2)篇从被一则寓言故事吸引,到后来差点因为无序的情节而放弃…渐渐地,不知道被什么抓住似的,贫穷?战争?背叛,抑或同性间真挚的爱情……?应该都不是,当阿卜杜拉看到父亲因为生活的无奈选择送走自己最爱的妹妹后,坚定了远离沙德巴格的决心,才知道,看下去的动力是这份亲情的守望,它一定会跨过季节,跨过历史,先一步来到阔别已久的春天。当帕丽打开包裹,开启快尘封60年的铁皮茶叶盒,看着哥哥小时候送给她的羽毛,几近褪色,在她看来却鲜艳如初,才明白,哥哥承受的痛苦比她要多,多很多,离开的时候,她还小,还能享受遗忘,回忆还能重塑,而阿卜杜拉对女儿说的一句话听着尤为心疼: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都是易碎的…还好,作者梦境般的结尾安慰了感性的我,而我,再也不会去看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