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评价历史人物难唉。
2.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被灌输了什么,到底什么是真的?(就西安事变的版本看过好几个了,到底那个是真的[疑问])
3.自然科学就不会骗人吗?我们终究会走向真相吗?(应该会吧,过程会很漫长,也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三体给人的感触还是蛮大的
4.理性思维由概念到推理然后到判断,由低级到高级(我还处于感性思维[嘘][委屈])
5.(1)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2)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龙应台
6.不过总感觉这本书在褒美和蒋。
下一本看《毛泽东传》对比一下,看看出入如何
这本书居然读了30多个小时,原因是里面内容包括了太多需要脑补的内容,加上大量的档案和日记引用,还有许多内容是颠覆以前的认知,所以读起来比较慢。虽然历史近在眼前,但很多当时的情况我们太不了解,多此书过程中,不敢说眼珠子掉了一地吧,起码也是下巴掉了好多次[发呆][发呆][发呆]。
总得来说,此书可以填补许多自己对近现代的历史了解空白,以前的谈论是那么的肤浅,更进一步的理解那个曾经的时代,读了此书更明白一个道理,完全相信媒体的报道你会离真相越来越远,如果低估的媒体的宣传力度,做的再努力也可能被定义为“离经叛道”。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以“日记”“美媒”“苏联档案”“部分历史研究史书”等为根据,在“留学”“北伐”“抗战”“内战”“退守发展台湾”等几个重大事件中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蒋公当时的心理变化,行为措施,还有日记记录等,从中我们可以根据描述比较全面的刻画出一个全新的历史老人。
“如果我去世时仍是个独裁者,我必将和所有的独裁者一起为后人遗忘。但是,如果我能替民主政府建立确实稳定的基础,我将永远活在中国每个家中。”
向那个“抵抗侵略”时代为国捐躯和做出巨大贡献和付出所有将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读后感 第(3)篇作者以蒋公的日记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把历史的时间节点串将起来,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蒋公,不偏不倚;文末的结语一章非常精辟的总结了蒋公的一生,也通过例举蒋公故去后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关于经济的、政治的、民生的大事件,进一步阐述了蒋公未完成的、未曾表述过的个人之政治理想,让人不禁潸然。
看这本书以前,蒋公是一个很神秘的存在。看完这本书以后,感叹!感叹他曾经在乱世中为英雄!当时的乱世中若没有他的坚持,不知道现在的中国是什么样。感叹他在某些时机上,他却或因没能把握好时局,或自己内心产生了动摇,退出了大陆这样一个大的舞台!感叹他永远不得而知,在自己参与造就的这一个时代下,自己曾经或辉煌或沧桑的以往居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抹去或被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