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部非洲莱索托、西部塞拉利昂,东部厄立特里亚,麦客隆,布隆迪,刚果金,南苏丹,很多非洲国家的名字我们只在地图上看到过,有些甚至地图上都找不到。读着这本书,带领我们走进了原始非洲部落,体验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到了各种民族的传统习俗。贫穷,饥饿,野蛮,或许当我们对非洲的记忆停留在这些词语时,通过梁子深入非洲部落的实践拍摄,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靠天生存,勤劳乐观的非洲人民。
其实故事大多不记得了,只是从梁子的一次次行走中,我重新感受了生命的意义。人人生而平等,但是出生不同就有不一样的命运。起点和终点一样,但是生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家庭,却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你的一生。在现在的中国,有地方仍旧落后,但是稳定的国家,强有力的执政党,快速发展的经济,高度开放的社会,给了每个人一个争取的机会~教育。但是,出生在非洲原始部落,全家人吃完上顿没下顿,一家人靠天吃饭,男人就是经济支柱,女人生而为了生育持家,一个传统习俗根深蒂固,现代文明无法融入的封闭村落,什么都是奢侈。
生命是平等的,不仅在出生和归西,也在过程,体现在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国度。在这本书里,还原了一个个勤劳朴实的妇女形象,她们坚韧顽强,男人外出后她们就是家里的天,她们十几岁在孩子的年纪就成了母亲,忍受与丈夫的离别,从生育到持家,养家,周而复始的劳动,无怨无悔。女人生完两个孩子才能出门,丈夫能够娶好几个老婆,女人是森林里的劳作者,是大地上的耕作者,更是生命的延续者。她们是生了十几个孩子的妈妈,是有气度的大老婆,有大酋长,有政治家,有普通妇女,这些女性是非洲地区的缩影,是这片土地的创造者。
不同的国度又有不同情形,有的国家比较稳定,像是麦客隆,有的国家动荡不安,像是布隆迪,有的地区很贫穷,如皮博尔,有些人却很富有,像刚果金的艺术家…
能记住多少人,又能记住多少事。在读完这本书后,又一次感受生命的脆弱和顽强,也使得今天一直惴惴不安的心有所平静。不论结果如何,努力了就不纠结了。每个生命都有属于她的颜色
非洲十年读后感600字 第(2)篇非洲给我的印象是热,贫穷和艾滋病,作者十多年的非洲见闻,让我有了改观。饥饿,贫困和疾病仍是常态,但他们确是乐天派,这一切足以让我们愁眉苦脸的不幸却并没有收敛他们的笑容,打断他们的歌声,扰乱他们的舞步,他们认为一切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在不幸来临的时候,往往是从容平静。生活如此稳定安逸的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快乐的理由?也许处于满足生存需要的他们,像生命最原始的状态,没有私欲,没有争名夺利,他们只想活着就好,活着,就要快乐。
我不是那种能坚持下来的人 看书也是断断续续的
非洲在我印象中 热 想想之前只有这一个印象
后来慢慢长大看一些新闻总会觉得那里战乱不断
这本书大致讲了梁子老师在非洲的所见所闻 也让我对非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非洲人们很重情重义 也有很厉害的角色
我的朋友圈也有去非洲旅行的姑娘 无所畏惧的姑娘 也是她们让我认识到了不一样的非洲
世界上还有很多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而有些人用着几千的包穿着几千的口红 我们不能去厌恶那些有钱人 一个人一种活法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 如果有机会 我也想去非洲看看 那些人不同的活法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活法
看来,我们的祖先也曾来过这里。
去了莱索托,原本已经圆了我的非洲梦,但是,寒冷的山区、高海拔的气候,无论如何也不是我想象的热带非洲。
特别是回到北京后,每当我面对着桌子上的剩菜剩饭时,脑海中总是闪现马丹给索偷着啃大酋长已经啃过的鸡骨头的画面。我在明亮的电灯下,也会想起黑暗中村民们围坐一圈,无比欢乐地唱歌的情景。
我不再热衷于穿梭在北京的高楼大厦狭窄的空间里,听施着粉黛的女人们,热议名牌箱包、进口化妆品的种种高见。
我决定继续自己的非洲行,这次怎么也得去一个能把我热死的真正非洲。
2011年,我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