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玩头脑王者这类的答题游戏中,我一怕碰到动漫类,二怕碰到历史类。我高考分数是还能高个几十分的,这个锅,历史必须背。用我们家乡话说,我的历史真的很稀烂。我把它归结为,没有遇到一个袁腾飞。人嘛就是这样,总是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问题都是别人的。这本书的名字我不喜欢。什么什么就“你一定爱读的……”“你一定要读的……”“你不能不读的……“一生中不可错过的……”…………但凡此类抬头,我都本能的排斥。butn是什么留住了我烦躁的脚步?其实也是书名。书名里有个“极简”。嘿嘿。对于我这样的历史盲而言,我寻思着:选择这样一本概述性强且深入简出的书,也也许可以让我的眼神少一点点迷惘。读完了,深吸一口气。嗯嗯嗯,如果当初我的历史书变成这样,哪怕我的历史老师不是袁腾飞,又怎样?n扣两颗星,是因为书名以及还是会时不时让我有上历史课的感觉。又加回一颗星,是因为它让我的眼睛变亮了一点点。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000字 第(2)篇从宏观角度看整个欧洲的历史,我们看到一些混乱的表象下一些基础的脉络,但是看到这种历史时你会惊讶历史是如此的不同。
我更关注于文化角度的认知,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欧洲的信仰、民主、理性、科学乃至文化的诸多发展都展现出其文化体系的多元性,而这种发展基础的多元性也似乎进一步促进了其文化的多元发展和繁荣。反观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我们基本上处于一个共同体系下稳定的发展,而历史上较长期的变动与多元时期如战国、民国时代都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包容发展。
高晓松在鱼羊野史中说,历史上科学与艺术交互发展,但是稳定统一与多元并存也似乎构成文化上的延展,但到底多元化更好还是统一的单一文化更好,即便抛开历史本身,恐怕也没有绝对的定论吧。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000字 第(3)篇确为极简,但对欧洲史描述的线索却很清晰。欧洲史是值得研究的,其民主丶科学、文艺复兴、启蒙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伟大的拿破仑法典,这些把欧洲带进了两次工业革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中国与欧洲的竞赛在15世纪开始落后,儒家文化走入死胡同,专制主义剧烈地拑制人们的思想,禁海使明清帝国的双眼失明了,以致欧洲战车隆隆启动而不断加速,明清帝国的统治者,精英阶层却浑然不觉,仍然浸淫于天朝上国的春秋大梦中。利玛窦、马嘎尔尼试图沟通中国与欧洲,但历史却没给他们一个机会,给中国一个机会,这样的结果使中国的近代史蒙受了百年的屈辱。今天的欧洲仍给世界很多启示,它的宽容,合作与妥协是其他国家很缺乏的,这正是欧洲和平丶稳定丶前进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