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谦儿大爷的生活,怎能不让人羡慕?给五星一是因为我喜欢谦儿大爷,爱屋及乌;二是虽然写作本身一般,但都是真人真事真情感,不加伪饰。如果说在进一步了解谦儿大爷之外通过本书还学到了什么,那就是老北京“爷”的精神和“玩儿”的文化。
人前显圣,鳌里夺尊,才称得起一声“爷”,为了称得上这声“爷”,就得“山后练鞭”——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爷们儿要面子,面子的背后是受罪的里子。没吃过苦受过累,玩儿也玩儿不过别人,当不了爷,只能当孙子。
谦儿大爷是典型的老北京玩儿主,玩儿是一种生活态度。多少人羡慕玩儿,但是真正自己去玩儿,也玩儿不好,因为你根本就不会“玩儿”,不理解“玩儿”的精神——玩儿要玩儿得精彩,玩儿要玩儿得让人叫声爷。另外不能瞎玩儿,瞎玩儿的人不管多大产业早晚要“玩儿败”喽。怎么能持续、良性、优质地玩儿下去,谦儿大爷不断向别人学习并做出自己的思考。
这本书都是谦儿大爷玩花鸟鱼虫、玩狗、玩马的心得,让读者进一步走入动物的世界,更具体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与情感。对像“不见兔子不撒鹰”这样的俗语的理解,以前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现在有了更具体深入的认识。见了别的东西撒鹰,这鹰没有与兔子这个最合适对手进行一番最恰当的博弈,就训废了,鹰的主人就栽了。“不见兔子不撒鹰”背后有一套系统、专业、艰苦的训鹰过程,事实上学习很多东西、做很多事都有像训鹰一样设计和过程。
当然,我给这本书打五颗星,首先是出于对作者本人和他的生活以及人生态度的高度认同感。谦儿大爷作为第一捧哏,不是一种偶然,“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谦儿大爷内外兼修,所达到的境界非一般演员可比。
玩儿 读后感 第(2)篇这是一本写玩儿的书,这本书写的就跟玩儿似的,得益于于老师的职业特点吧,语言特北方口语化,读起来真是不仅一点不费劲,而且还挺可乐,就跟有人一直在耳边叨叨一样。这书边看边佩服于老师玩儿的高级、玩儿得投入、玩儿的让人羡慕!在书里描述的各种玩儿的门门道道中,也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底蕴,中国历经几千年各民族文化交融后的宝贵财富,就是玩儿也要玩儿的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印象最深刻的是熬鹰那段,真的是让我了解了一个全新的人与动物相处的模式,原来人要驯服桀骜不驯的鹰是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和毅力的,这不仅仅是对鹰的磨练,这更加是人的修炼,熬鹰也是熬人,玩儿也是要付出的!喜欢这样轻松风趣还能让人开眼界的作品,另外于老师里面几处对环境的描写真的是文笔很赞,能看出不一般的功底啊!
玩儿 读后感 第(3)篇春节期间看了几场郭德纲与于谦的相声,戏中郭德纲总是不停的揶揄于谦,于谦则总是一付百毒不侵的样子,感觉特别有趣,心想看看他写的书也许也会很有趣。
养猫养狗可以缓解生活压力,寄托感情,增加生活情趣及培养爱心与责任感,确实是老少皆宜的活动。但是粘鸟儿这种违反生态保育,赶尽杀绝,突显人类自私自利的行为则是绝对不敢苟同的。
于谦的玩儿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前后那个年代的穷玩,现在回顾起来或许会有一定的乐趣,但确实很多項目已经不合时宜了,也正如于谦自己所言都是一些小众活动。此书的内容绝大部分也都是一些琐碎的记事,不喜者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