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极限
乔·维泰利 伊贺列卡拉·修·蓝
“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这几句话,包含了解决我们人类内外在冲突的所有资源。随着我自己灵性成长进程的开展,我真的发现“忏悔”与“感恩”是两个最重要的成长工具。
我们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地成为“过往遗憾的悲歌”。出错的记忆跟人、地理及情形无关,它们是获得解脱的机会。 SITH的整个目的就是要恢复一个人的大我身份——一个人与神性智能的自然韵律。在重建这种太初韵律时,零状态开启了,灵魂被灵感所充满。
改变只能发生在内在,而不是在外在的环境或其他人身上。 我们的内心原本都是完全纯净的,没有模式,没有记忆,没有灵感,那就是零状态,那里是零极限。但是只要我们活着,就会感染模式、记忆,这就跟有些人得了感冒一样。虽然感冒了,但并不表示我们是糟糕的,我们需要做点什么来清理它。处理问题和疾病的方式就是,人们愿意对自己在每个当下创造的生活百分之百负责
只有当你的心智处于零状态,创造力才能发挥作用,那叫作灵(零)感。
零极限基本原则
一、你无法知道当下发生的事
二、你无法控制每件事,你可以用自己的意识,去选择你要的体验,但你必须学会放手,不去管它是否会实现,或怎么出现,以及何时实现。臣服才是关键。
三、你可以疗愈发生的一切。你能感觉到的,你就能疗愈它”。即使是你在他人身上看到的,困扰你了,也需要你来疗愈它。或者如奥普拉所言(这是我听别人说的):“拥有才看得见。”你可能不明白它为什么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怎么找上你的,但现在你看到它了,所以你能放下它。你疗愈得越多,就越能清晰地实现自己的期望,因为你释放了滞塞的能量,能创造其他的事物。
四、你对自己体验到的一切负有百分百的责任
五、到达零极限的秘诀只是一句“我爱你”
六、灵感比意图更重要
◆愿你拥有超越一切理解的平静。
零极限 读后感 第(2)篇吸引我决定要看看,是因为看到了荣格的一句话——往外看的人,做着梦;往内看的人,醒着。n带着欣喜之心展开阅读,可刚看了几页就被太多冗繁的修饰词冲击到不耐烦,实在是不喜欢这种空洞又故作玄虚的书写方式。但还是耐着性子去拎清全书的思路,找到能为我所用,带给我启迪和力量的元素。n这本书倘若不是这么啰哩叭嗦的书信来书信去,不是这么散漫的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可读性就不会如此尴尬。我喜欢明确不晦涩的事物,信任人性,没有办法把有的没的都归结到神性里面去。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没有错,但这和神性有什么关系?同时不认同“空”和“没有外界”的观点。n清理自己当然必要,但理清就好,又何须清空,装作不认识过去的那个自己。我不认为这么冷漠的行为就是所谓的“回归到零”,没有极限。我不认为过去的记忆是负赘。也不认为自我到只看到内在的自己而不理会外在世界可以得到深邃的宁静。看书里的很多观点,都忍不住要和作者讨论一番——“每个人都把自己视野的极限,当作世界的极限”,嗯,真实大概就是这样。n纵观全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过度自信还有过于自我。真是抱歉,我真的不认为这是一本神奇的会使我平静的书——不分青红皂白、毫无原则的肆意运用“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真的是很扯。n我对我人生中的一切负百分百的责任,没有错,我对以上言论全权负责。nP.S.附上书中摘录的觉得不错的几句:nn爱自己就是提升自己最好的方法。当你提升了自己,你也改善了你的世界。n『最后剩下的是什么?』『最后剩下的是清晰,对选择的清晰。』nn困惑是清明之前的美好状况。呃,我现在就在这『美好状态』中。n我就是那个『大我』。
零极限 读后感 第(3)篇2017.032313024
生活至少有三个层面,一开始你认为你是受害者,接着你认为你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最后——如果你够幸运——你将成为神性的使者。
在零状态里,没有思想,没有言语,没有行为,没有记忆,没有模式,没有信仰,没有任何东西,只是空无
‘荷欧波诺波诺’是一种释放内在有害能量,让神性的思想、话语、行为和行动充满你的疗法。”
传奇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自由意志产生在你想做什么跟你实际去做什么之间
根据夏威夷祖先的说法,错误源自感染了过去痛苦记忆的思想。
改变只能发生在内在,而不是在外在的环境或其他人身上。
如果你跟某人之间有问题,那么不是那个人的问题!”修·蓝博士声明,“那只是你对某个浮现的记忆的反应而已。有问题的是那个记忆,和别人没有关系。
·蓝博士解释说“我爱你”包含了可以改变一切的三要素:感激、尊重和转化
所有的心灵书籍都在说一个东西,却有两个面向。
两个面向,一种是把你当“还不是那个”来看待,另一种是把你当“已经是那个”来看待。
对不起 请原谅 谢谢你 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