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读后感800字(3)篇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
作者:张进
从「他渡」、「自渡」到「渡人」。一位抑郁症患者从地狱回归人间的重生感悟。 我们的社会从来不缺少对精神病患的偏见,在不知不觉中,抑郁的人会渐渐变得“擅长”抑郁,学会了如何隐藏它,如何以它为中心安排一切生活。 如何区别抑郁症和普通的抑郁情绪?抑郁症能完全治愈吗?如何调节日常生活中的抑郁情绪? 一部自我帮助积极心理的治疗指南,面对抑郁告诉你如何“渡过”,管理情绪与压力,重塑自我的内心力量。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读后感800字 第(1)篇

走出抑郁症误区——

通常我们都认为,抑郁症只是心理、情感问题,只要谈谈话,疏导疏导,“打开心结”,就能“走出来”。

抑郁症是一种器质性疾病,而非简单的心理问题。

什么是抑郁症?

①血清素——掌管情感、欲望、意志

②去甲肾上腺素——提供生命的动力

③多巴胺——传递快乐

如果这三种神经递质失去平衡,人们就会失眠、焦虑、抑郁。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心理疾病,殊不知抑郁症首先表现为生理疾患,那时,患者完全不会知道自己得的是抑郁症。比如,头痛。这种疼痛是一种钝痛,不剧烈,但沉重,有重压感。它有如一片乌云,盘踞在你的大脑里。有时候突然消失,就像是被风吹走;但你不敢轻松,因为你知道它还会不期而至,你恐惧地等待着它的到来……再如,胸闷、胃痛、肩颈痛、耳鸣、心慌、食道堵塞感和烧灼感,等等。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躯体症状;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时期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有一个患者曾经电话里对我哭诉:“我现在全身没有一块地方是好的。”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曾不假思索地认为,抑郁症是患者意志不够坚强所致。现在才知道,未曾患病的人,也许永远也不能体会患者内心的挫败、孤独和苍凉。由于大脑发生功能性病变或器质性病变,他遭遇意志无法控制的精神障碍和痛苦。局外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居高临下甚至带有一丝优越感地同情、开导或者指责他们,是不科学、也是不公平的。

好吧,一直觉得抑郁症很神秘,仿佛蒙着面纱,一直想了解。直到今天才翻来第一页。

因为今天看了一个微博上的视频,信誓蛋蛋,他们聊的一个话题,关于抑郁症。一直很大大咧咧、乐观开朗的钢蛋,讲到这个话题,一直在擦眼泪,我是很震惊的。他说,他有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得了抑郁症,可是他没有给足够的帮助(我猜主要是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怎么帮),现在说这些,他的朋友已经听不到了,太晚了……他在节目的最后,反复在说的,这个病是可以战胜的,这可以战胜的。

好吧,从来没见过男人哭。带着克制的、后悔的、内疚的甚至有一些负罪的感觉。他没能帮到他的朋友。节目最后,他一直在反复提醒看节目的观众,患者不要放弃、朋友要给予关心和帮助。

有一些心酸、有一些无力感。想帮助不知道怎么帮、不知道有没有用。

昨天看到一段这样的话,一个抑郁症患者说,他说,我现在最羡慕的是那种卖肾买iPhone的人。他说:“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行为不可思议,但我特别希望自己能为了某个东西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付出一切代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我现在有抑郁症的倾向。我现在最大的悲哀是看不出有什么值得我全力以赴的事情。”

有一位患者,他的朋友们努力让他开心起来,带他去吃美食、旅游,让他干适量的工作以获得价值感,等等,百无一用。后来,一个朋友尝试着问:“假如你所有的愿望都实现,你会高兴吗?”他听了,想了一会儿,无力地摇了摇头:“没有愿望。”
我认识一位患者,仅仅是疾病早期,就萌生严重的不祥念头。她告诉我,在家里,看到儿子穿着新衣服活蹦乱跳,心里就非常酸楚:“妈妈明年这个时候就看不到你这样快乐了。”

绝境中的人不知道如何自救。绝境外的人,不知道如何帮忙。

真正能帮上忙的,只有医生。

西医、中医、心理、练功、瑜伽、灵修、念咒,等等。到底哪一种有效?在此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西医的疗效最为确切;心理疗法应该有效,但受很多条件限制,较难把握;中医是否有效,尚待科学验证。至于练功、灵修、瑜伽、念咒之类,基本不靠谱。

我们已经知道,抑郁症就是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三种神经递质失衡。所以,药物治疗的主要就是平衡这三种东西,并且,稳定。

多了,削减一点。少了,补一点。达到平衡。

而其实药物和药物之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余金龙医生也认为,药和药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就看怎么用。

对医生来说,技艺高低就在于如何将某种药的疗效发挥到最佳,以及将该药的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

而,抑郁症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很多

在服用这些药后,我逐渐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头疼、头晕、内热、尿潴留、震颤,等等。记得震颤最严重的时候,我手抖得无法用筷子把饭菜吃到嘴里;喉咙无法发声,说话像低吟,一天里说不了几句话;双腿发软,迈不开步子,走起路来觉得高低不平,下不了楼梯;味觉失灵,嘴巴发苦。这些天,是我有生以来最痛苦的时期。同时服用这么多种药(加在一起每天服用十几粒),药的正作用没有产生,副作用却一个不落地出现了。那一段时间,我内心充满了绝望,不知道哪一天是终点。我对自己说:“熬了四个月,终于是这几种药把我打垮了。”完全是靠理智,遏制住想自杀的念头。记得那时乘电梯,我都用理智告诉自己,远离电梯旁的窗口,就怕自己瞬间冲动一跃而下。

折磨抑郁症患者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更多的是药物的副作用。

但是,因为副作用就停止用药吗?不可以的。

这道选择题,只有两个选项

A副作用  B死亡

其实,也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选题,答案只有一个。

治疗的过程,就是医生对患者的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含量的判断,多退少补。尽量减少副作用。如何减少副作用,完全靠经验。他们几十年来长期大量用某个药物,就会摸透那个药物的特性,熟知如何将那个药物的疗效发挥到最佳,如何将其副作用减少到最小。

在这个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因为患者随时可能撑不下去,崩溃、跳楼。医生必须快、狠、准,精准判断、果断用药。

而撑下去的人、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人,获得重生!

犹记药物见效的那一天:如同一个密闭的房间,被厚厚的窗帘遮挡,不见一丝光亮。突然,“唰”的一声,窗帘被一只手强有力拉开,灿烂的阳光瞬间破窗而入,穿透了整个房间。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读后感800字 第(2)篇

什么是抑郁症?n①血清素——掌管情感、欲望、意志n②去甲肾上腺素——提供生命的动力n③多巴胺——传递快乐n如果这三种神经递质失去平衡,人们就会失眠、焦虑、抑郁。抑郁症症状不同,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容易疲劳,多思多虑,自卑消极,无缘无故出现多种躯体不适;n中度——脑功能阻滞和精神运动性阻滞,患者感到自己大脑思维功能、行动功能和社会功能下降,不敢见人,人际交往发生障碍;n重度——极为抑郁,无法感知喜怒哀乐,思维动作严重迟缓;语速慢,语音低,语量少,应答迟钝,严重者可呈木僵状态。一天之内,经常不言不语,不动不吃。为什么会得抑郁症?n也就是说,这三种神经递质为什么会失衡?作者总结的原因如下:n①贫困:贫困是抑郁症的一大诱因。贫困使人抑郁,抑郁愈使人贫困,二者交互作用,导致精神障碍与孤立。②遗传:抑郁症的遗传度达到80%。所谓“遗传度”,是指如果你携带致病基因,那么发病的可能性达到80%。③性格:不同的人有各式各样的性格特点。相对来说,简单、敏感、自尊、固执、要强、好胜、求全,习惯于克己、内疚、自责、自省、自罪的人,容易得抑郁症。以上性格易于使情绪处于紧张状态;而情绪是从心理通往生理的桥梁,长此以往,紧张的情绪就破坏了大脑分泌神经递质的功能,抑郁症的种子由此埋下。④环境压力:比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⑤创伤性突发事件。比如失恋、失去亲人。疾病既已爆发,病因就不再重要,就好像你用火柴点着爆竹,爆竹已经爆炸,你再追究火柴,无济于事。所以,怎么办?n①要以陪伴为主,不要讲大道理,须知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道理;要让患者知道,他需要时,有人在;不需要时,就可以安静待着。②抑郁症患者自杀,往往发生在从轻度向中度恶化,以及从重度向中度好转的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一是督促他每天吃药,一粒不能少;二是把家里的阳台、窗户封好,寸步不离人。③在一天之中,抑郁症患者多在凌晨自杀。这是因为患者的情绪变化晨重晚轻。患者往往早醒,那时情绪最为低落,想到漫长痛苦的一天即将开始,不知何时才是尽头,自杀的念头就会蜂拥而至。④尽量给患者安排一个阳光充足、色彩鲜明的居室。抑郁症病重时,患者的视觉会发生变化,看任何东西都是灰色的。让患者的房间光亮鲜明,有助于情绪改善。抑郁症是患者大脑中三种神经递质(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失衡所致。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大致就是通过改善大脑中三种神经递质的失衡,改善精神状况。药n①SSRIs——血清素(SSRIs系列共有6种药,其中最著名的是百忧解(氟西汀))n②NE——去甲肾上腺素(比如:瑞波西汀);n③DA——多巴胺(比如:安非他酮)n④SNRI——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如文拉法辛)n⑤Nassa——甲肾上腺素、特异性血清素(如米氮平)n任何一种抗抑郁症起效,至少需要4到6周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6到8周。“足量足疗程”n中山三院有位老专家特爱用奋乃静,广州市脑科医院已故陈院长特爱用舒必利,还有一位主任偏爱用丙戊酸钠。这些普通的药物在这些老专家用来,通常疗效就比其他医生好,副作用比其他医生少,为什么?他们几十年来长期大量用某个药物,就会摸透那个药物的特性,熟知如何将那个药物的疗效发挥到最佳,如何将其副作用减少到最小。(对医生来说,技艺高低就在于如何将某种药的疗效发挥到最佳,以及将该药的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n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上)读后感800字 第(3)篇

抑郁症笔记(三)


①杏仁核——情绪(愤怒、喜悦、悲伤、恐惧)

②丘脑——接收大部分感觉信息并传递给大脑皮层对应区域,控制高水平大脑功能(如演讲、行为反应、运动、思考、学习)

③海马——记忆、回忆、恐惧感(如,一朝被蛇咬)

④血清素——调节睡眠、食欲、抑制痛觉

⑤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收缩、提高血压,触发焦虑

⑥前额叶皮层——负责情绪、感动

人的大脑中有100亿个脑细胞,宇宙也有100亿颗星星,但目前人类对大脑的了解,还远不如对宇宙星球的了解。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说法,原文我忘了,大概意思是说:情绪是一种流动的状态。开朗和阴郁是交替的。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是自然规律。既然每个人都一样,就要学会调节。生气的时候先学会冷静。保持冷静是最好的调节方法。

管理情绪,可疏不可堵。

如果实在解决不了,那就随它去。

“随它去”,自从我学会了这句话,我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那些纠结、执念,没有意义。

学会取舍,学会放下。人生就是不断地放弃。有些事情,是注定不可能做好的,我们无法控制,也无法影响。对这类事,想亦无益,不想最好。乐天知命,等候命运的决定。对于不可挽回的事情,要坚持隔离式思考。一码归一码,不要将不相关的事情混同考虑,免得满盘皆输。

陈奕迅的歌里唱的那样:其实你知道,烦恼会解决烦恼,新的刚来到,旧的就忘掉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个大的麻烦,确实解决不了,就在大脑中把它封闭起来,暂且搁置。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看过的书、爱过的人。

其实,还有你受过的委屈、受过的伤害。

前段日子热播剧《都挺好》,明玉小时候受过的所有的委屈,当然还有她的倔强和她的机遇,塑造了她的性格。

她一生渴望家庭,渴望被爱。

一个人的童年创伤,被一层层防御所覆盖,最后终于被击穿,表现为心理障碍。

好吧,我又写了一篇没有主题的作文,还好高中语文老师已经不教我了,否则要被我气死

我以为离题千里已经很过分了!可是你居然连题都没有!!

…………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