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不要问我为什么这本书用了这么长时间,我说过,我是一个很懒的人,尤其是在家的时候,作为一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从来没有在家写过一次作业的人来说,在家里能静心下去认认真真看一本书实在是过于困难,尤其是在现在网络科技这么发达的情况下。当然,这也是我不太喜欢在家待的原因。前段时间在家,这本书也就基本耽搁起来,直到四天前学校开学,才能从新安排自己的时间去完成年初时候的计划,比如读书,比如英语。
当然,除去一些在家待看不下去的客观原因外,这本区区450页的小书之所以能花费了我十个半小时的阅读时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颠覆。
从小到大在成绩方面我就一直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尽管我从来不写家庭作业,但在高三之前我的成绩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当然,高考失败也许真有我从来不写作业的原因)。作为一名农村普通家庭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听够了大人们所谓好好学习然后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的论断,学习、高考、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这种观念可谓在脑海中根深蒂固。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生活真的会如我们设想那般平平稳稳的走下去吗?
朋友,我且问你,你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的回答也如我这般,上大学的目的是可以找到一个好工作,然后努力工作挣钱就可以买车子贷房子找妻子生孩子从而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那么请你看下面几个例子。
2017年4月,随着中共中央的一系列指示,河北省雄安新区正式成立,这块儿贫困的小县城随即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发展最快的地方。由此网络上扒出来一位十几年前雄县的高考状元,他大学毕业后工作勤勤恳恳,用了十年时间再加上把老家雄县的房子卖掉才换来一套他公司附近房子的首付,可是房子首付刚刚交上去没几天,国家传来建立雄安新区的消息,随即公司迁址雄安。
2017年12月,正值年轻力壮的中兴员工欧某跳楼自杀,原因是因为他的老板要解雇他并收回他手里的股票证券,而当这样后他将无力偿还巨额的车贷房贷,无力照顾他和妻子两人的父母,无力抚养自己两个仍然年幼的孩子,生活的重担压的他喘不过气来,唯有纵身一跃放弃所有而留给满世界的唏嘘感叹和两个家庭的灭顶之灾。
2018年2月,国家传来取消过路收费站的消息,有曾经的收费员大闹:“我三十几岁除了收费啥也不会现在我失业了你让我干什么?!”
上面提到的那些人,原本都是在自己岗位上尽职尽责的普通员工,可是当政策也好时令也好的变化却把他们推到了社会变革的风口浪尖上,那个高考状元只是运气惨了点还可以从头再来,可是那中兴跳楼的员工却再也不能在看到这世界美丽的绿树红花,那些因为社会发展而失业的人也都将面临生活给予的重大压力。
现在,你应该会发现,如果按部就班的学习工作,那么你将永远难以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当生活一旦出现意外,你将被生活这只大手推到进退两难的境地,你将永远无法得到生活的主动权。
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存在弱者思维,认为自己是弱者,所以理所应当应该被别人可怜,被别人善待,因为自己是弱者,所以不敢去质疑,不敢去创新,不敢去改变,不敢去跳出那个世俗的圈子,归根结底是害怕与别人不同。于是我们只能追随大多数人去做那些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比如大学毕业后的考研还是就业。其实无论我们选择什么,如果我们没有一个立体的财务知识,没有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与看法,那我们终将因为不能实现财务自由而成为奴隶,金钱的奴隶,权威的奴隶,信赖的奴隶。
我有一个初中毕业后就去打工的朋友,他现在在做快递行业,做的不错每月也有七八千的工资,前段时间聊天他跟我说你上大学有什么用,毕业后工资都还没我高,我想想好像工资开始确实是没有他高。
那么我们上大学为的是什么呢?
就在前几天,京东送货无人机开始正式投入使用,我想用不了多久,整个物流行业将悉数使用无人机配送,到时候难保快递行业会不会像今天的收费员一样消失。
另外,无人驾驶、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我想,在不久后的将来,驾校教练这一高薪行业也会消失。
总之,这是一个快送变革的时代,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发生足以影响我们一生的改变,而我们在大学里学到的,就是适应这种改变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包括今天这本书告诉我的:财商。
我已经说过,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的改变就是震撼与颠覆,它完全改变了我以前的财富观,在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接触过有关经济财务方面的书籍,而在这本书以后,我第一次知道这世上除了“智商”“情商”“逆商”外还有“财商”这一东西。我想我将来不会再拘泥于努力工作~支付账单~再努力工作这一死循环模式,从而可能会陷入“老鼠赛跑”的陷阱。
下面才是这本书的干货。
如果按照人的财富等级把人分为三种,大致可以分为穷人、富人和中产阶级,这三种阶级的分化有多种原因,其中一点就是穷人和中产阶级为钱工作,而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就是穷人的现金流里边只有收益和支出,他们努力工作,然后用工作的钱拿来支付自己的日常生活,所谓“月光族”说的大概就是他们,中产阶级虽然工资高一点,但他们的现金流里边除了收益和支出外多的也就仅仅是负债而已。试想,如果你月薪几千,那么你只会想办法维持自己日常的开支,而一旦你升职加薪月薪破万,你就会想要买房买车来促使消费升级,这样你的现金流里就会多出无休无止的车贷房贷等负债,这样你就会比穷人更有压力,你更不能接受生活的意外,前边提到的中兴跳楼员工就属于这个阶层。其实无论是穷人还是中产,区别他们的只是工资的不同以及消费水平的差别,他们都没有属于自己的资产,都属于为钱工作的一类人。
而富人就不同了,他们的现金流里多的是资产,少的是负债,他们用自己资产带来的收益来支付账单和奢侈品消费,他们耐心打理自己的事业而不是职业。所谓事业,就是不需要自己在场就能给你带来收益的业务,比如公司,比如股票证券,比如共同基金,比如知识版权,这些东西是区别于你工作带来收益的资产。而富人,就是让这些资产,这些钱来为自己工作从而实现真正财务自由的目的。
当然,我们不会因为看了一本书就去风风火火去创业去投资等等,不说冒险创业者九死一生,单说这本书所描述的社会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的不同就要求我们要有选择的吸收消化,这本书的作者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他所能得到的资源比出身普通家庭的我们要多得多,所以我们会比他更害怕失败。另外,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在投资理财方面也有区别。这本书所能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投资理财的意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投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说,人的消费习惯决定一个人最终会成为穷人、富人还是中产阶级,我们每挣到一美元,我们就有一次选择自己是成为那种人的机会,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有着不良的消费习惯。清崎说他每次获得一笔财富后都是先支付自己,其实真的是无论何时何地,投资自己永远都不会过时,认真学习财务知识,努力积累投资资金,在工作升职加薪后不要首先想到消费升级而是把多出的钱用于投资,把大部分鸡蛋放在较少的篮子里而不是把较少的鸡蛋放在很多的篮子里,风险是有的,但是收益也会更大。
在经济学里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论断:
如果在年初时给一百个人每人一万美元,到年末时大致会出现这样的结果_
有80个人会分文不剩,事实上,他们会用这笔钱来买大大的车子和房子,没准他们还会背上很重的负债;
有16个人会使这一万美元增值5%-10%;
有4个人会把这一万美元变为两万甚至数百万美元。
而决定你把这笔钱变成多少的就是你的财商。
看吧,财商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不要说没人会给你这一万美元,我们永远都不是缺少机会,而且缺少发现识别机会的眼睛和抓住机会的能力。在机会来临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财务知识并且投资自己。这,就是这本书告诉我的全部意义。
一条可有可无的分界线
终于开学了,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大学里课程不多,也终于有时间去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这段时间看《富爸爸穷爸爸》感触挺大,下一本,就趁热打铁继续看一本经济学的入门书吧,嗯,就是那同样享有盛誉的《牛奶可乐经济学》。
富爸爸穷爸爸 读后感 第(2)篇接受富人阶级的财商教育!n生活应当是快乐的,如果你唤醒自己的理财天赋,就有机会拥有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致富,并不以牺牲舒适为代价地支付账单。这就是财商。要成为金钱的主人,你就要比金钱更精明。然后金钱才能按照你的要求办事,它会屈服于你,这样你就是它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这就是财商。上天赐予我们每个人两样伟大的礼物:思想和时间。你可以运用这两件礼物去做你愿意做的事情。每一美元钞票到了你的手中,你,且只有你,才有权决定自己的前途。愚蠢地用掉它,你就选择了贫困;把钱用在负债项上,你就会成为中产阶级;投资于你的头脑,学习如何获取资产,富有将成为你的目标和你的未来。选择只能由你作出。每一天,面对每一美元,你都在作出自己是成为一个富人、穷人还是中产阶级的抉择。
富爸爸穷爸爸 读后感 第(3)篇改变观念,让钱为自己打工
- 讲了很多道,也讲了很多术。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改变,跳出“工作(打工赚钱)→不满意→跳槽→工作(打工赚钱)”的死循环,逼迫自己去研究增加资产项。
- 什么是资产?资产是被动收入,就是你什么都不干都会把钱放进你钱包的东西。收租、雇人打工、股票等等,都可以成为资产项。
- 只有资产项够多,现金流够正,才能逐渐走向财务自由。靠打工赚钱,只能老无所依。
- 路漫漫其修远兮,努力逼自己思考吧,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