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罪与罚》—灵魂的自由身 墨烟离读书心得
罪与罚,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这本书小说写出了人性道德底线和现实社会矛盾的时代悲剧。
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前后的改变,遭受到良心的谴责,19世纪60年代沙俄统治阶级的黑暗在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淋漓尽致。社会的黑暗,人们穷困潦倒,生活凄惨无比,统治阶级不断地剥削着劳苦人民的利益,奢靡成性的贵族地主有恃无恐地做着令人不耻的勾当。
绝望和希望交织着,道德的惩罚远远不够救赎这悲惨的世界。一个受压迫最深的女性,索尼娅,信仰上帝,她把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罪过归咎于没有信奉上帝。她认为只要虔诚地信奉上帝,化解苦难,便可绝处逢生。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呈现的人们内心深处沉重的宗教思想,与小说主旨批判统治阶级社会相悖,这是为了体现矛盾,更加有力地警醒世人:有时候法律并不能让罪犯清醒,净化心灵,沉淀心灵,才是最有力到惩罚。
灵魂的拷问和救赎,统治阶级的残暴泯灭人性,《罪与罚》剖析黑暗阶级下,人性的黑暗与高贵之处,凭良心行事,可以不惜流血。有爱的人,精神高度的奉献,给予人的是一种希望。没有爱的人,暴虐剥削的人,带来的是一种灾难。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
罪与罚读后感1000字 第(2)篇这本书让我想起之前所读雨果的《悲惨世界》同样关于犯罪救赎的故事 先不论文章如何 个人更喜欢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是真正的个人灵魂的救赎 比起他“出身”的淤泥 他所造福和净化的人更多 是文本中上帝最忠实的仆人和凡世的宣扬者 全书是温暖感人的基调
陀翁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 人与事都不是非黑即白的 灰色地带才是常常存在的存在 拉斯科夫尼科夫杀害了无辜的两个人 尽管自己穷得叮当响 却经常将自己仅有的钱送予他人 如此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人杀害了人却不觉得严重 甚至一度坚持杀害的只是虱子 另一个人我印象也很深就是 与主人翁很相似的人物斯维德里盖洛夫 杀害了自己的妻子 但对于拉的妹妹却是痴心一片 对她的爱是真心一片的 而且最后也对自己进行了救赎 帮助了可怜的索菲亚一家 最后自杀死了 你无法简单明了这些人是好是坏 也许这就是陀翁的魅力所在 他所构画的更给人警醒和深思
雨果的是自我救赎 陀翁的救赎则是通过一个弱小甚至卑微的女人―索菲亚完成救赎的 她使他重回正轨 认清身边的一切 也是她促成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完成罪与罚 从而重获新生
罪与罚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当你对现状不满,或觉得现实不公时,你是奋力一搏,拼力做一回羊群中的猛虎呢,还是默默忍受,日日向好,继续做一只温顺的羔羊?
《罪与罚》是一本让猛虎更像猛虎,羔羊更像羔羊的书,适合每个人阅读。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总是从平凡的、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映射到社会和时代,连通心理、宗教和哲学,他的人物都是神性的,哲学的,因而具有非凡的魅力。读他的书会上瘾,读完每本你都会觉得: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然而读完下一本你还是会这样说。
我几乎喜欢《罪与罚》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无论善或恶,他们都有自己一套完整自洽的生存理论,像我们的复杂多样的生活。书中每个人的生存之道你读后都觉得合情合理,于是你理解他们,喜欢他们,就像你理解你自己,就像你喜欢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