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主席传记之处就在于客观、理性、不吹捧、不加标签、不总结、不提炼,旨在叙述事实,让读者自己去做判断。在中国毛泽东是近乎神一样的存在,但是本书中他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文人,一个政治家。十七八岁离开韶山独自求学,就是一个贫穷落魄的书生;二三十岁开启共产主义理想,却因斗争理念不同被排挤边缘化的革命者;井冈山、瑞金、延安一个农民领袖,一个与党周旋与农民打成一片的革命实践者;国共合作,联蒋抗日,内战,一个卓越政治家,这是1949年以前毛泽东,处处艰险处处危机,多次游走与生死边缘,绝不是仅仅的运筹帷幄,这个形象和其他一些书籍、影视剧的描写完全不一样。至于1949年以后,不管是为了什么,毛泽东被拉上神坛又从神坛跌落,都是为了按照他的想法守住他打下的江山,按照他的想法治理自己的国家,包括联合苏联又与苏联反目,建交美国抗衡苏联,与日本表现出对仇恨的遗忘,剪除彭德怀、打击刘少奇、邓小平,与周恩来若即若离,这都是政治手段,现在看来可能有失误的地方,但在当时一定有它的历史局限性。斯人已去,留下千秋功过,但对于中国人民而言,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没有之一。这本书其实有一些没看懂的地方,希望以后有时间再看。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在近代中国,毛泽东的影响力无人能及。他是优秀的军事家、战略家,百年难见的豪放派词人,成功的独裁者,失败的政治家。山区地主的家庭背景,传统的家长式管理,造就了其叛逆的性格,以及对旧中国农民的了解与同情。青年时所遭受的知识分子的冷遇,造成了他对知识分子的反感。对中国古籍的广泛阅读,造就了他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从中汲取了足够的军事思想和政治斗争经验。对意识形态的重视以及对军队思想的成功控制,是其制胜法宝,大概也造成了他对社会改革的过度乐观,从而酿成了巨大的灾难。没有毛泽东,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可能不会成功,今天的中国可能会更好,也可能不会。中国背负了太沉重的历史包袱,这是蒋介石在大陆失败的原因,希望今天的中国不要再纠结于近代的历史包袱,完全抛开意识形态的束缚,走出最科学的社会发展之路。
毛主席的时代已经结束。但,没有他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当前的中国。建国后中国在他的领导下不断的斗争,批斗。其根本的出发点是建立一个完美的国家,从共产分,文化大革命,以及后来反极左等一系列的斗争中可以看出来,毛一生都在斗争并希望看到有斗就有发展,这是他的辩证法。但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停留在老毛的意识形态中,实际好坏历史已经证明。
人民范围很广,不同立场,不同背景,学识及三观。以政治至上的管理方法终究行不通,就像现在我们看到的朝鲜一样。现在我们常听到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根本是唯物辩证法,核心是所有的一切都在边,意识也要跟上变的节奏,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
共产党带领中国发展是前进曲折的,经过邓小平等几代人的发展,中国在不到100内能有现在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最根本的还是那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怎样使中国老百姓能富足安定且有幸福感的活着,才能证明党是不断在进步,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