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读的太宰治的第一本书,以前看到过作者的生平简介,感觉自己的年龄和性格接触这样阴郁、悲观、颓废、黑暗情绪的作者不太适宜,但对人间失格这译名却很是充满兴趣。读完至此,心里不免还是有些压抑,不过作者对人性透彻的理解让人钦佩。不知作者是否真的如世人理解的那样,是否性格阴郁的更甚于文中的叶藏,但不免想起书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句话:所谓世人,不就是你吗? 。如果可将《人间失格》理解为一本作者生平的自传,太宰对自己也是过分的苛责了,就算是将自己作为小说的原型,在笔下鲜血淋漓的剖析自己的内心也是需要非凡的勇气的吧。想到这样一句话:理想中,希望自己活成正人君子,现实里,却免不了活成了躲在阴暗角落里的猥琐小人。不管是理解这部作品还是作者其人,不免夹带个人的私设,妄加评论的我们,此刻也将自己活成了世人吧?但不得不说,读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些共鸣,比如叶藏‘不会拒绝’的性格:我时常陷入一种恐惧中,以为一旦拒绝别人的劝诱,就会在对方和自己心灵中剜开一道永远无法修复的裂痕。读到此处,像是在说自己,细想着这不会拒绝,到底为了迎合周遭的懦弱 ,还是出于内心深处的善良?总是隐约觉得,作者充满颓废的文字里还暗藏着一丝温暖和希望。
人间失格读后感 第(2)篇第一次知道用“丧”来形容一个人,是在看奇葩说的时候邱晨用来形容她自己的,再次大范围的看到用这个字,就是这本书的评论中,从开始到结束很多人都用“丧”来形容它。它确实全篇都弥漫着一种“丧”的氛围,尤其前半部分自传式的文字,读着着实让人压抑,甚至让你不得不去思考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也是如此,如此的小心翼翼四处讨好伪装自己。
叶藏从小到大其实一直固守着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他冷眼旁观怀疑着世间的一切关系法则,却又不自控的去迎合去讨好去戴一幅厚重压抑的面具,他在内心想法与外在表现之间自我拉扯,无解,死亡变成了唯一的出路和解脱。可就连赴死的决心也在这种拉扯中,但总归,这道选择题的出现就决定了在某次的选择中会完全告别人世。
后半部分的几篇短篇,依旧逃不开“丧”这个字,作者好像是要借这些来讽刺世间,也在讽刺那个迎合的自己吧。
推及己身,偶尔也无奈于某些虚假,却也庆幸还有一二人能让我完全放松。难免会有心理极度脆弱不相信一切的黑暗三分钟,但也庆幸总能找到温暖和希望。几年前一位密友曾给我留言,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铭记,共勉。
以上。
人间失格读后感 第(3)篇这是软弱灵魂滴血的自白。叶藏对敏感善良而软弱,对生活充满恐惧与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乱、人情的炎凉,以及家人之间的虚伪和欺骗、校园生活的无聊与无越、社会现实的冷酷残忍,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为了人世间的“异类”,失去了为人的资。
叶藏的软弱:如果相信弱肉强食的话,那么它就代表被伤害者,被侵犯被凌辱者;如果有悲悯之心的话,那么柔弱的灵魂可能就是我们想要保护的东西,然而又有多少人愿意以一个悲天悯人的菩者圣人之心来保护众生,于是沉沦与不可救赅随之而生。就软弱者本身来讲,生活抑或活下去都是艰难的,那些支撑生命的东西必须也只能仰仗周围的给予。世界是千奇百怪,光怪陆离的,想要的往往得不到,而不想要的往往俯首即拾,软弱者生活在这个古怪的圈子里所受到的只能是日复一日的无可奈何的痛苦。
而那些可以给予慰藉的则是酒精,女人的怀抱,当这也失去色彩的时候,自杀便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