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胭脂扣(梅艳芳、张国荣主演) 读后感(3)篇

胭脂扣(梅艳芳、张国荣主演)
作者:李碧华
收录李碧华成名作与代表作《胭脂扣》及《潘金莲之前世今生》《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三个中篇。这三部作品均被改编为电影,分别由由张国荣、梅艳芳、王祖贤、刘德华等著名影星主演,在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及亚太影展的评选中斩获多个奖项。由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等执导,张国荣、梅艳芳所主演的《胭脂扣》更是一时风头无二,引发极大轰动,已成华语电影经典之作。小说以三个女人的悲剧命运串联起三个痴情故事,在对史实及经典文本的演义和解构中描绘出一段段痴男怨女的旷世奇恋,情节曲折奇诡、幽怨缠绵,文字哀婉动人。
胭脂扣(梅艳芳、张国荣主演) 读后感 第(1)篇

国内文坛中盛放的鲜花不多,但蜚声中外的张爱玲和李碧华是其中耀眼的两朵。这本《胭脂扣》是我第二次拜读李碧华之作,和上一本《霸王别姬》的感觉有相通之处,但又有一些细微和迥异的差别。

李碧华极其擅长写前尘往事,痴男怨女,奇情畸恋。她笔下的人物似人似鬼,非人非鬼,明明是人类,但却如一幅虚幻的众生相,一卷吊诡的浮世绘。她是一位心理学家。男女那点儿事,那些小心思小九九,被她摸得门儿清,仿佛拿着显微镜看玻璃器皿中的叶脉切片。她妙笔下的字接连成线,掺杂一点风月情浓,成团地缠呀绕呀,捆扎着读者在别人的情海欲海中沉浮。疼痛那么一阵子醒来,才发觉是黄粱一梦。基于人类,却胜于真实,所以说李碧华其实是在写人身上的鬼事。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书里的主角几乎都是女性。《胭脂扣》里的如花,《潘金莲之前世今生》里的潘金莲,《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中的川岛芳子,都是女人,而且是在历史或她们的历史中的名女人。

在《胭脂扣》里,如花是一代名妓。李碧华讲了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钟一妓女与痴情少爷的爱情故事。其实《胭脂扣》通篇只说了一个道理:爱情需要面包做基础。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一无所有的富家少爷与洗净铅华的风流名妓在脱离物质基础后总不能“餐餐吃爱情”?前期的如花值得怜惜,后期的如花使人畏惧。她是一个让人迷恋,又能让人惊恐的女子。自小便不知爱为何物,一旦得到了岂能轻易放手?她的爱情观是轰轰烈烈的,是互相占有不留一丝缝隙的,生要一起生,死要一起死。或许,曾经年少的我们看着琼瑶创造的五阿哥和小燕子,尔康和紫薇,心里也憧憬能有这样一份烟火般绚烂的爱情。但时光荏苒,阅历催人成长。终归我们承认平淡,尊重平淡,敬爱平淡。就像阿定和阿楚,姐姐和姐夫,他们终将蛰伏于平凡并享受平凡,慢慢“拥有一个幸福的肚腩”。这样,未曾不好。

李碧华很有“理性”,也很有“人性”。即使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早已给潘金莲判了“千古第一淫妇”的刑,但她却从不随众。她剥离千万人恶毒的诽谤,从中抽出潘金莲重新审视。才发现,潘金莲也不过是一个无依无靠,任人玩弄的女子。

在《潘金莲之前世今生》里,我看到了宿命。前世的金莲浮萍一般辗转于男人的欲海,付出一片情意,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三寸金莲一步一步拖出一条血路。都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可不报这满腔的怨愤又能向何处,向谁倾泻?她以为再来一世终究能改写命运,却只不过是从一个窟窿钻进另一个窟窿。上一生的人改头换面恶鬼缠人似的跟着她来了。她还是摆脱不掉这些男人,也随之摆脱不掉风流的天性。时代是这样,能怪谁呢?或许这宿命只要偏掉其中一环她就能全身而退,可偏偏全让她遇见了,终于是摆脱不掉。还不如堕入畜生道,也好过遭命运反复蹂躏。

有一种理论叫“原生家庭”理论,意思是一个人的一生都将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我想,川岛芳子的一生一直都受着她生父肃清王的影响。望女成凤。其实“成凤”根本算不上,最多是把她当做一件武器。川岛芳子的人生是被无数个野心勃勃的男人推着走的,她其实本来没有什么大目标,连后来那些被强迫附加的梦想也都是一场虚空。川岛芳子终其一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她没有方向感。她不知道中国和日本哪个是她的祖国,不知道她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连她的爱情也成了混沌的。初恋和同学,她最终为了所谓复辟选择了后者。一个陌生的男人。

川岛芳子以身体为武器,以男人为藤蔓,一步一步爬往权力的顶峰。到底是男人利用了她,还是她利用了男人,反正都是各执一词,不辨西东。看客只要知道,川岛芳子作为一个某种程度上的失败者,告诉了我们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不能到头来竹篮打水空一场。

人艰不拆,活着已经很艰难,我们就不要再去看别人如何奋力苟活了。这三篇之中潘金莲的故事实在让我看得揪心,不知诸公如何?但我想自己应该尽量少看一些人间真相。太刻薄。

胭脂扣(梅艳芳、张国荣主演) 读后感 第(2)篇

《胭脂扣》共三个故事,第一则《胭脂扣》、第二则《潘n金莲的前世今生》、第三则《川岛芳子》。▫️《胭脂扣》n一个女子前来袁永定的店中寻人,没有名字没有内容,只是用殷切的目光期盼着,途中遇算命先生,得“暗”字一词,寓意“不日即可得音”,为吉兆。再一看女子掌纹,竟无生命线,女子言自己生辰年为“庚戌年”…n60年一周期,,庚戌年就是1970年,1910年,1850年,说明这女子已经死了,借了七天的寿命来寻爱的人,那她应该是1850年生的,或者更早。所以她没有生命线,吓坏了算命先生。由于永定兄礼貌远离二人交谈区,所以对算命师的惊讶感到纳闷,后在与女子的交谈之中意识到“她完全不属于今日的香港”,害怕惊悚,忽联想起吸取壮男血液以保青春的艳鬼的永定兄企图摆脱这“物体”。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留着同情心永定还是把这个女子带回家。女友阿楚在知缘由后也未曾制止。原这女子,名如花,该是某一红楼女子,与当地的“十二少”痴迷恋慕,但十二少本人却非“自由身”,因陈翁在南北行经营中药海味,与同业程翁是患难之交,生活安泰之后,二者指腹为婚。十二少早已有了未婚妻,芳名淑贤。其实如花本也无“为正妻之分”,愿屈居为妾,然十二少家族皆乃封建时代的家长,自视清白人家,祖宗三代,有纳妾之风,无容青楼妓女入宫之例,所以坚决反对,而且严禁二人相会。后好不容易入门,却又因家里事业忽低,听闻是“邪花入室”,视如花为眼中钉,后十二少与如花离家出走…n但一个纨袴子弟,终是未历江湖风险,又没有钱创业兴家,这样离开父荫跑了出来,他总不能餐餐吃爱情。自此,十二少为爱学戏已解决温饱,虽心情长久欠佳,但觉无一如意事。不容于家,不容于寨,又不容于社会。为了与一个痴心女子相爱,他付出的代价不云不大。现实总是残酷的,不曾想十二少迷上了大烟,迫于生活压力,最后二人共吞鸦片而死,他们约定来生以“三八七七”为相认之意,这对佳人虽不得同年同月同日生,但终是完成了同年同月同日死。便是如今如花苦等黄泉而不见人,愿求七日寻爱人的悲戚故事。说实话在这里我落泪了,我感动一代风华的富少,一壁落妆,抹去脂粉,细看只剩一张憔悴得不成人样的脸,自己都认不出来,那曾经的风度翩翩。永定也在一日一日处着喜欢上了如花,不过我觉得也许是因为这如花花魁的魅力,也或许并不是爱如花,只是爱如花对十二少那份前世今生不舍不弃的深情,毕竟这样的深情,是真的令人动容。然梦醒时分,终是痴男怨女,负心男痴心女子罢了,在永定和阿楚的努力下他们找到了旧报纸,一句“名妓痴缠,一顿烟霞永诀;阔少梦醒,安眠药散偷生”写尽了悲伤泣血的悲剧,当然还没完结,最后的真相竟是如花为了占有十二少给十二少下了安眠药酒,原还以为是佳人一对,却不想只是两个自私的情人罢了……n▫️《潘金莲的前世今生》n潘金莲最爱最恨之人乃武松,在孟婆面前逃之夭夭,不愿忘情,满心复仇,要将前世之恨宣泄,再投胎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名单玉莲,貌色天成,被院长强暴污蔑为“反革命党”声名狼藉离开学院,在那样的封建时代,所有的错都是女人的错,明明是强暴,也能被扭曲为女子风骚勾引,文末终是理解了孟婆一句“不喝这茶,你一定会后悔”,原是今生重蹈前生的路,遭受一样的经历,爱上同样的人,末了,一样的结局。▫️《川岛芳子》n明明是一个晚清格格,却成为了日本汉奸,原因于谁?是将她送给日本人当义女的父亲,还是强暴她的日本义父?还是分手后日渐沉沦歌姬的初恋?渐渐地随着时间连母亲的样子都日渐模糊,更别说家国情怀,更是过眼云烟,更别说在日本人的训练下,无泪之女更是心狠之人,从此少女格格已经烟消云散,只剩下一个与女性诀别的川岛芳子。其实我越发感叹,王女出身的她如果你处于乱世,也会是一个很幸福的佳人吧……n

胭脂扣(梅艳芳、张国荣主演) 读后感 第(3)篇

也许只有李碧华才会这样写女性,写人心,这个自称人生目标是”过上等生活,付中等劳力,享下等情欲”的女人,剔透狡黠到可恶,手里拿的明明是刀,哪里是笔,将那些诡计、自私、无力、怯懦血淋淋地剖开来,放在你面前……n所有的开始都是美好的、义无反顾的,你侬我侬、如胶似漆,却在窘困中一地鸡毛,暗生悔意和厌倦……n女人贪爱,不舍也不甘他离去,强约赴死;男人却贪生,独自苟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n女人执意不肯喝那孟婆汤,奈何桥边却等不来那个熟悉的身影,不惮以阳寿折损、来世再堕恶道为代价来寻他,却没想到她孤魂野鬼苦等了五十年,那个翩翩公子却已是活成形容枯槁、猥琐核突的老汉,大骇之下,仓皇离去……n“真实的东西是最不好看的,也许她原是明白一切,不过欺哄自己一场,到了图穷匕现,才终于绝望,一个女人要到了如斯田地方才死心?就像一条鱼,对水死了心。”n“这便是人生:即便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也由天定。”n“这便是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像中之美丽。”n终究是: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