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把大卫科波菲尔看完了n有两点最纠结。1,艾米莉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富太太,改变自己卑贱的出身,可是舅舅却只想让她嫁给汉姆,那个在船上工作的男人,好好过日子。艾米莉不愿意,于是便跟斯蒂福斯私奔了。就事论事,如果你被迫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会不会逃婚?n我,肯定会的。感觉自己跟艾米莉很像,虽然表面上很温顺,听大人话,但是骨子里还是特别叛逆的,从来不会逆来顺受。如果让我嫁给一个没有感觉,不喜欢的男人,生不如死。即使表面不说,内心也绝对不会顺从。但是应该不会选择谈婚,毕竟对父母影响不好,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让那个男的明白然后放弃。2.大卫选择了跟美丽动人的朵拉结婚,可是婚后才发现跟朵拉三观不合,没有共同的理想目标,这让他很苦恼,开始怀念爱格尼斯的种种温柔体贴,以及她对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指引。想问婚姻中你们是更看重外表还是两个人精神层面的交流?n其实显而易见,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后者。文中有句话‘婚姻生活中没有比理想不合和志向不投更大的不合’n如果两个人差距太大了的话,是找不到什么共同话题的,即使只聊家常,也会因为找不到共同的梗而尴尬收场。我也不希望另一半回到家就是各种沉默,转过身来跟朋友各种吐槽我不懂他。结果就是为了凑和。其实我也不知道对方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如果两个人交流的时候能完全放松,把对方当成自己最亲密的人,我就有理由相信自己找对了。而且如果两个人结婚只是因为对方的好看,跟动物交配有什么区别呢。但是我还是喜欢高个子男生…n就是我知道要注重精神层面,但是如果对方长相达不到,我也不想继续精神了。纠结。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第(2)篇大卫童年的那段悲惨的时光也让我想起五岁的时候,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必须离开我,他们想了好久把我寄养在一个条件非常好的亲戚家,男主人在国营企业当干部,女主人在经营一家小吃店,有三个男孩,最小的和我同岁,家里还有一个保姆。我很清楚的记得我并不受欢迎,特别是第二天早上,我发现自己的蓝色的小凉鞋夜间被女主人拿去点上了蚊香,那可爱的小鞋上的蚊香的烙印留在了我的心上,他们一家总会出门看电影,把我和保姆留在家,但不允许开灯,小小的我蜷在木头沙发上开始了对人生的思索。每天早上女主人会带着我去小吃店,里面卖着馄炖,桃酥各种点心,而我却从来没吃过一口,我有时游荡在别人吃剩的东西前,有时跪在食品陈列柜的玻璃上,把自己的脸压得扁扁的,像是看看能不能透过玻璃去碰到那看起来香喷喷的东西,更多的时候我是坐在大门口旁边的地上,呆呆的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我记忆中的自己竟然没有哭,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月,我像往常一样在门槛上坐着,那满街上像黑白的素描画,而有个一身鲜绿人从天而降,像是驾着五彩祥云而来,是狂奔而来,我还怯生生的,他已是泪眼婆娑,一把将我抱起,一切都不用解释了。我很幸运,大卫凭着着勇气也成就了他的幸运。结局完美,爱恨分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第(3)篇一直记得语文老师的话:小说中的“我”并非作者本人。不过,每每看到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还是会疑心那作者就藏在“我”的身后,和“我”一起演出双簧。百度狄更斯的生平,可以发现狄更斯在塑造大卫·科波菲尓这个人物时,的确把本人的生活代入到“我”的故事里了。小说自主人公出生写起,叙述了他近半生的曲折经历。大卫·科波菲尔起伏跌宕的人生,以各种社会环境为背景,接触到了社会各个阶层,各色人等。境遇之丰富是其他同为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如《远大前程》)所不及的,因而也更充分地表达出了狄更斯想要表达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从书中揣测作者本人在友情、爱情、婚姻、事业、教育、法律、政治等方面的立场观点。我以为,《大卫·科波菲尔》能成为狄更斯“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不仅因为它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赞誉,取得了艺术创作上的成功,更在于它能让作者如此畅抒胸臆,其人生哲学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