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了凡四训(典藏本)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了凡四训(典藏本)
作者:袁了凡 木暮评注
《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融汇了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佛之慈悲,道之空灵,儒之入世,结合起来,成为最为完美的中国智慧,被誉为400年来深刻影响中国人的“传家之宝”。曾国藩、胡适、弘一法师、净空法师、印光法师、稻盛和夫等古今名人对其推崇备至。清朝曾国藩读完《了凡四训》,取袁了凡之言,改号“涤生”,并将此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之书。日本著名汉学家、阳明学大师安冈正笃对《了凡四训》推崇备至,建议日本天皇及历任首相视之为“治国宝典”。“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我是严格按照《了凡四训》《菜根谭》从事商业管理的。
了凡四训(典藏本)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2019拒朽阅读100本挑战# 

07。哲学类。《了凡四训》

之前在王云岭老师的讲座上听老师推荐过这本书,前几日大体看了看。没有高中时候做文言文阅读那样读得那么详细,但也算是从头看到尾。过程中看一些小例子,有拨云见日之感。

该书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立命之学,在云谷禅师的教诲下,作者从道理上明白了什么是命运;二三部分改过之法和积善之方,通过举例子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改变命运;第四部分则讲述了谦德之效,即谦逊的必要性。这本书涵盖了儒释道三家的道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通过善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下社会蛮流行算命的,不管是婚嫁还是搬迁或诸多事情,总喜欢找个大师算一算,心里有个谱。算出好的结果便开开心心,对大师万谢;若不好的结果,便茶饭难咽,有的人转破脑袋找化解之法,有的人却保持“荣辱生死,皆有定数”的态度。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袁了凡最初的人生可是完完全全照着大师所算而行,看透了自己的前路,也就淡然地过下去。云谷大师告诉他,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所有的福泽都来自内心,道德仁义,功名利禄,内外可兼得。

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人既要追求外在,也要追求内在,从内心出发。像孔子所说,要吾日三省吾身,要反躬内省。

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要发耻心、畏心和勇心,从心而改。过有千端,唯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改过之后,变要积善。分辨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做善事也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道理是引用的孔子的故事:

鲁国有一条法律说如果有人从别的国家把做奴隶的人赎回来,就可以去官府领奖励。子贡赎人之后却并不愿意接受赏金。

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人送了子贡一头牛,子贡变收下来了。

我们打眼一看,嘿,这肯定是要表扬子贡,做好事还不留名;这子路呢,作为圣人名下,收人家大礼不厚道。可是孔子呢,他却批评了子贡,表扬了子路。

孔子对子贡说,做事情不能只让自己感觉舒服,鲁国富人少穷人多,你这样做不是表示收了赏金就是贪财吗,那以后谁愿意去赎人呢。而又高兴地对子路说,以后就会有很多人去拯救溺水的人了。

人做善事,不只看眼前的好处,还要看长远的利弊。有的行为看起来是好的,长此以往却会伤害别人;有的行为看起来不好,从长远看却是好事。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简稚澄,一个应令所有网民反思的名字。她在台湾开了动物收养所,两年内收养了上百的小动物。可台湾有规定,收容所的动物在12天内未被领养就要实施安乐死。她却被无脑冷漠又傻逼的网络暴民们用恶意的言语深深中伤,在32岁用给动物注射的安乐死所自杀。

两年内,她痛苦地不得已地亲手了结了700只动物的生命,在暴民眼里这就是丧尽天良的事情。可是当无数的流浪动物遍布城市街头,对城市造成影响时,暴民只会抱着键盘前往另一个战场吧。

不明是非,不明事理,随意乱喷,不为言论负责,多少人多多少少没有做过。你对于“自己的所见所闻”而发出的一言一行,是否真的就是义正严辞的,是正义的?

呜呼!善行。请行善之事。

读罢我也算是能明白老师为何要推荐这本书。人的一生也不是说要做什么舍己救人的事儿,也不是要成为感动中国人物,只是心中要一直装着一颗向善的心。从内在要求自己,回归本心。不断地改过,不断地积善。

了凡四训(典藏本)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讲真,在没看到那两位小可爱(尚&&吴)讨论了凡四训之前,这本书我是完全没有听过见过的,袁了凡此人也并不了解,但这是一本一旦开始就想读下去的书或者可以称为小册子,因为篇幅实在是有限,仅三四个小时就可以结束,但书结束了修行才刚刚开始。虽然全书洋溢着浓浓的佛学气息,但并不能否认它在某种程度上启迪了灵魂。以下Share~~n一训:立命之学---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所谓命运于我一直是不可全信,亦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你才可以努力走下去,若全信,懈怠了,结果就变了。所以,一直相信因果,有因必有果,果必由因出。二训:改过之法----耻,畏,勇n改过之法重在三心:耻心-有知耻之心;畏心-有所畏惧,无知者无畏,无畏者没有道德底线,亦无是非之心;勇心-直面自己过错的勇气,有勇而后谋,谋亦谓之改。三训:积善之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物惜命。结论:做个善良的人,常存善念。四训:谦德之效-满招损 谦受益。尤似读书之事,看的越多,就发现自己懂的越少,时刻保持一种求知欲,知道自己虚,才有动力去补,所以古人云,虚怀若谷!n后面章节的袁了凡先生的作品了人生介绍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认真研读。(请忽略那些也许因为时代背景和现在理念不符的言论)取其精华益己即可!nn

了凡四训(典藏本)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了凡四训》这本书推荐给大家,每个家庭都可以有一本。命运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的一生真会像算命先生讲的那样,走一个固定轨迹吗?是,也不是。命运是有一定轨迹的,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做的每一个选择,最终会成为我们自己。我们所做的事,是好或是坏,选择正确或者错误。从不同时间维度来看,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截然不同。这本书我学到最多的就是,怎样做人,我们该怎样去做事。要好好做人,尽量积德行善,不要做坏事,减少自己的福报。命运是一种选择,如果我们不断的去重复一件事,这件事就会成为你自己。重复的过程就是你的命运,举一个简单例子,一个人经常感受成功,他就会越来越成功,反之一个人越堕落,他的人生就会越失败。那是不是人生就不能改变呢?不是,你可以自己制造一些体验,回忆自己的巅峰体验,或者做好一件事,不断的去重复这个过程,你就会优秀。现在这个时代,是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你不学习就会被淘汰出局,你以为你是老资格,可能一瞬间就变为“老古董”了。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后面这些只是自己的感悟,书里面没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