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晓卿是我心中新晋的男神,圆桌派里面认识这个说起吃来就开始闪闪发光的黑爷们,简直自带光环,跟随他的描述,你的肠胃就能不自觉的满足起来,仿佛一起品尝过一样。我还说这哥们好专业啊,后来才了解他就是舌尖一二的导演,原来只看过舌尖一,二都没怎么看,三看了一两集感觉不对味,后来才知道背后的原因。这本书也是圆桌派里面提到的,找出来看了。读了他这十几年集合的小文,合上书才能感觉他对美食理解的不一样,是人的不一样。
其实整书几十篇都是每次对觅食后的一些感慨和想法的小结,横拉西扯,不刻意地去挖掘什么,去升华什么,就是简单的平白直叙,这种尤其过瘾。最后就能明白老哥们对美食而引申出去的内在性格,孜孜不倦在钢铁森林里追求的是人间烟火,是市井气,是生活气。
“为什么他总是满含口水,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这一句就已经是贯穿全书的灵魂了。
这也让我想到很多国外大佬喜欢光顾小店的事情,老梅请到酒吧去吃炸鱼薯条,奥书记喜欢的那些街边小店,连小鬼也是体贴去吃地下室寿司。街边小店或是老店才能体会这个店主甚至是这个城市的味道吧。
我虽然对美食的追寻不是那么的心心念,但是单单想想在街头深巷找一家老店,三五好友,简单一聚,推杯换盏,觥筹交错,胡天海地,乱吹牛逼,也是一种小幸福。
对我来说,吃什么肯定没有和谁吃重要,觅食有的为了社交,有的为了聚会,有的为了摆阔,有的为了果腹,有的为了谈恋爱,有的为了谈生意,真正直奔着美味去的,我认识的人里面也只占很小的比例。有时候在外吃,觉得口味不错,心里想着的也总是,味道还不错哦,下次可以带家人来尝尝,或者是下次父母再过来的时候可以来试试。
老陈自我描述属于居京外地人,无论到哪里都是寻寻觅觅家乡的美味,对家乡美食的描述也颇费笔墨,那肯定也是高一等的待遇。像我这种年少离家多年,尤为感触,在外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在家成长的时间,人生中最重要的性格、习惯养成以及工作、生活的建立阶段都是在外,都说人最难改变的是自己的味觉记忆和习惯,就我而言却是不敢直言如此,对于家乡的记忆和习惯已然模棱两可,在网上看到“家乡帖”总还是要点开看看,回忆回忆小南门的牛肉汤、国光的撒汤、三里营的馅饼、锅贴、鸡汤馄饨,从吃的上面总是引申到当时吃的时候的样子或者前后做过的事情,笑一笑罢。
现在每次回老家都是匆匆,但是每次回去老妈总要想办法凑各种时间去烙饼、手擀面条或是炒几个小时候吃的菜,嘴里再念叨念叨“这是你最喜欢吃的,平时可吃不到”,心里总是暖的,对我来说,味道可能记不住,习惯可能已经改变,但是回家以后的那种舒坦与满足,从肠胃顺着抬头纹直冲脑门的感觉是变不了的。
至味在人间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呼儿将出换美酒
① 宿舍楼下,煮面西施
三公寓一楼有家小卖店,一对年轻夫妻开的,女主人面容姣好,我们赐号“煮面西施”。数九寒天,冰冻三尺,要不是有课了,我们才懒得离开暖气片,出楼挨冻。“方便面,加个蛋,不要火腿肠”楼下的煮面西施,忙个不停,盛起面,她用个食品塑料袋一提就好了。我扭头一看后面,饥饿的男人们排队快排到二楼了。
② 水煮肉片,三下五去二
二公寓朝向院子的窗户,商户们都安上了梯子,方便这群号称大学生的懒人们,一哄而入。我们跟犹老二、徐老大常去这家川菜馆装货,每回都是直奔水煮肉片的招牌菜,结实的薄切肉片,手牵手,覆盖在大海碗,急不可耐,雁过拔毛,大家三下五去二,原本满满当当的碗里,只剩下垫底的豆芽了,当时要是谁再慢一拍,连豆芽菜都没影了。
③ 洋葱炒肉,独家代理
记忆中还是四餐厅的洋葱炒肉,最合口味。每次我看到八班的罗兄弟,见他这么高瘦,就拉着他奔往四餐,必点此菜,大快朵颐。后来分别在北大、山东师大、华东理工、武汉大学、河南财大等食堂蹭过饭菜,不过都没印象中那样可口的体验了。
④ 足球比赛,赢早餐
为了争一争高下,我们与隔壁两宿舍赌球,输赢早餐。夏日红日待出时,我们已经轻装上阵,有一次轮我守门,为了拦截对方来球,我正面扑住了高速中来球,砰的一声,我感觉到五脏六腑都颤抖起来,关键时刻链子好,虽痛也略,我们赢得那次早餐,在宽敞的二餐厅里,小米粥、热豆包、煎鸡蛋、小泡菜,热气腾腾,欢喜鼎沸。
刚才浦东的伍老五,南通的顾老四,福州的犹老二,还在约聚小长假中,期待弟兄们早日相会,重忆南湖白桦林之岁月,呼儿将出换美酒,把酒话桑麻!
至味在人间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这本书早有耳闻,一直没下口。早些日子在晓雪微博看其分享,就动了读的念头。
文章写得很有食欲,也很有意思。我把看到的有意思的东西跟相关的人分享,或者对着有意思的段落傻呵呵地笑上一会儿。
陈晓卿说,他的本意这本书应该叫做《最好吃的是人》。吃物本来就是人的喜怒哀乐,一个人吃,三五组局吃,很多记忆都是因为吃才搭起了线。
我本身是个挑嘴儿的人,平常不大吃的东西只有在闻对了味才下筷子,一般吃食就随便萝卜白菜。如某年海底捞顺赶上的涮羊肉、南京某店正好的河豚。不过,吃东西本来就是件挺自私的事儿,譬如至今我和袁生还吃不到一个锅里。
至味在人间,现在偶尔还会想起昏黄路灯掩映的胡同里飘出来的烤翅味道,喝着啤酒或北冰洋,听着一些人说着一些事,林间自在不在话下。
四时三餐,能围一桌吃饭,就是缘分。惜缘随缘不强缘,子丑寅卯就是吮吸过的蟹钳子,有的弹牙,有的空壳,看运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