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历史课本对二战的提及要比一战多得多。确实二战似乎看起来是要比一战持续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广。但在二十世纪短短三十年间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却绝非毫无关联。仔细了解一下一战之后,便会觉得,其实一战和二战更像是一次战争的两个阶段。一战虽然看似结束了,但却为二战埋下了深深的伏笔,虽然威尔逊战后推崇建立了国际联盟,但却并没有能阻止二战的发生。这本书在大的方面真的非常详细解释了一战过程中的所有关键细节。帝国主义之间为了各自的势力影响,不过各方的劝阻最终酿成了这场人类自相残杀的大灾难。看看所谓的世界大帝国的精英政治家们就这样将人类带入如此深渊,真的为在战争中死去的无辜战士和百姓痛心不已。有趣的一点是两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的进度及其相似,都是德国率先发难,英法两国不断退让,直到退无可退宣布开战。而德国总是能率先取得重大胜利,将英法两国逼入绝境。不得不说,两次大战德国虽然战败,但却都又快速崛起,说明德意志人民确实在这一阶段体现了他们民族的强大。这也是他们敢于两次发起挑战英法传统两强地位的信心吧。但德国地处俄法两国之间,两面都有强敌,导致永远要考虑两线作战,终因巨大的国力消耗两次败下阵来。试想如果德国和法国换换位置,怕是根本不会有这次两次世界大战了吧。也许正是地处这样的位置,才让德意志人民没有安全感,然后才有了如此的战斗力么?哈哈n在另一方面,这本又通过几个底层小人物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处在历史变革时期,人们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顽强的搏出平凡的大道理。比利,格雷戈力,艾瑟尔,他们在平凡底层的生活中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没有放弃思考,理性的看待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从而一步一步走到了历史的前台,真的是让人振奋的故事。最后书里的几段爱情故事也非常让人揪心。沃尔特和茉黛,历经阻隔抛弃了各自人生看似美好广阔的前景,最终在一起,真的让人感动。在战争面前,在国家危难面前,个人的情感真的太难顾全。所以真的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和平,未来的人类世界不要再有这样残酷愚蠢血腥的战争了!n
巨人的陨落(全集) 读后感 第(2)篇书中描写了一战前后六个家族的兴衰变化:英国菲茨赫伯特家族、德国冯·乌尔里希家族、俄国别斯科夫家、威尔士威廉姆斯家、美国杜瓦家和维亚洛夫家,整个故事从1911年写到1924年,主线人物覆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除了法国),涉及了美西战争、英王五世加冕、一战、十月革命、德皇退位、凡尔赛和约、啤酒馆暴动等一系列历史大事,全书把虚构人物融入真实的历史事件,人物个性鲜明,他们的命运发展既遵循了时代的轨迹,也遵循个人性格。一战前后固有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传统思想逐渐瓦解,工人阶级壮大女性地位提高。贵族们大多迂腐固执冷酷薄情,底层人物则精神奋发爽朗健拔,散发浓厚的英雄主义光彩。无论是代表女性意识觉醒的艾瑟尔、茉黛,还是代表工人阶级、劳苦大众崛起的比利、格雷戈里,他们都积极向上,热情似火,为了个人的命运勇敢地与整个社会的偏见、不公积极抗争,显示出了完全、极致的生命之美,就像一团团红色火焰照亮了20世纪初黑暗沉寂的天空。
巨人的陨落(全集) 读后感 第(3)篇时间跨越了一战爆发前与结束后的十三年,出场人物涵盖了德俄美英与威尔士的几大家族,这样一幅宏大的历史绘卷对历史废的我来说实在难啃,但好歹还是读完了[耶]。
最后陨落的,是压迫在众人头顶的名为帝国主义与封建暴政的巨人,是祖祖辈辈享有巨大财富与骄奢特权的名为贵族阶级的巨人,是愚昧守旧并无理打压新进思想的名为父权主义的巨人。而随之渐渐觉醒与崛起的,是平民百姓的平等与民主意识,是曾被嗤之以鼻的女性权益,是作为和平象征的战场罗密欧与朱丽叶坚贞绵长的爱情。
然而,只要人类的欲望没有止境,冲突就永不可能避免。彼时的茉黛与艾瑟尔们都满怀希望地期待着后代们能过上自由平等与和平的生活,历史的车轮却终会将他们带往另一场历时更长、规模更大、结局更为惨烈的世界战争。要不要接着读第二部呢,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