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以色列:一个国家的诞生读后感400字(3)篇

以色列:一个国家的诞生
作者:十一点半
以色列的国歌《希望》里唱道:「只要心灵深处,尚存犹太人的希望,眺望东方的眼睛,注视着锡安山冈。我们还没有失去,两千年的希望,做一个自由的人,屹立在锡安山和耶路撒冷之上。」1948 年 5 月 14 日,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本-古里安宣布了以色列这个国家的成立。这是一个在建立时连国界线都无法确定的国家,也是一个在诞生后几个小时内就遭到多个邻国集体入侵的国家。从她建立的那一刻起,即使是她最亲密的盟友的情报机构都预测,其存在时间最长不超过两年。然而,以色列的开国先贤们最终用一种难以想象的坚韧和智慧化解了危机,使这个新生的国家得以存续。在这期间,这个国家经历了什么?有哪些震撼人心的故事?这本书将带你了解以色列诞生时惊心动魄的历史。作者司洋,知乎 ID「十一点半」,投资行业人士,在知乎分享的优质内容已获得八万多个赞同。「一小时」是知乎推出的一系列深度短时阅读付费电子书。我们邀请了知乎各专业领域的知友在书中分享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这里既有日常经济分析,也有人文历史,既有职场经验,也有生活中的科学。如果你足够认真,便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而每一本书,都会解释一个问题,分享一种思路,展开一个视角。你很忙,但知识不慌张。愿你从「一小时」开始,对这个世界,又多了一分认识。
以色列:一个国家的诞生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这本书的寻摸轨迹是这么来的:《fly me up》-《沉静如海》-《战起1938》-《安妮日记》-《敦刻尔克》--《以色列:一个国家的诞生》(以下)-《以色列:》-《我的应许之地》-《耶路撒冷三千年》-《梅厄夫人传》

在一部二战电影背景音乐的引导下,突然对二战史有了兴趣,听说了解某一领域的最好办法是刨根问底,所以我不免学爬虫慢慢涉猎一些相关书籍,雁过留痕。

直接感受:电视上那些中亚好汉整日喊打喊杀是不得已的,国之不存,家将焉附?

犹太人怎么失的国?

①上帝应许之地:

犹太民族在巴勒斯坦建立了希伯来王国;

②失国:在罗马帝国治理下的巴勒斯坦土地上,由于犹太人一神教与罗马多神教的信仰分歧,以及彼此商业冲突,使犹太人被驱赶出耶路撒冷,从此失去了“上帝的应许之地”,成了无国游民。

③复国:大国博弈,许诺空头支票,犹太民族在各地遭到排挤,在巴勒斯坦这块”应许之地“上与阿拉伯民族产生利益分歧,更加坚定了复国想法。

事件的开始——

一战期间,英法分赃,把原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中东,包括巴勒斯坦一带,一刀切。

1915年英国为了拉拢阿拉伯人反抗奥斯曼帝国,把原划分为法国势力范围的土地许诺给阿拉伯人,并承诺帮阿拉伯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家。

(结果到最后,以色列(犹太)建国于1948年5月14日,巴勒斯坦(阿拉伯)建国于1988年11月15日。晚了将近半个世纪呀老铁)

1916年英法签订赛克斯-皮克特协定,把曾许诺给阿拉伯人的这部分土地又重新许诺给了法国人。(这个阴谋被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被苏维埃政府公布于众)

1917年11月2日英国背弃协定,在贝尔福宣言中,承诺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家园。

1920年圣雷莫会议,英国得到了巴勒斯坦和美索不达米亚(即伊拉克)土地,法国得到叙利亚。

由于有贝尔福宣言的背书,大量遭到迫害的犹太难民来到巴勒斯坦定居。


细数阿拉伯失掉的几次机会:

在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的博弈:

犹太国家(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

①阿拉伯人不同意1937年英国人制定的犹太人得20%土地,阿拉伯人70%的皮尔分治方案;

”在巴勒斯坦成立一个犹太王国“与”一寸土地不让,毫不妥协”

事关国家民族的利益,两个国家互不相让。而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英国在二战中实力大大削弱,对”阿犹“问题已经力不从心。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对于犹太民族来说,数千年的流浪已经使他们感到厌倦,而二战法西斯的暴行,更让他们感到建立一个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是十分有必要的。还记得初中思修书上学到的,中国,是一个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其中,主权完整,意思是国内大小事务由自己做主,不用受外国的干涉;国民可以享有一切政治平等权利。再也不用看别人的眼色,再也不用在别人手底下讨生活,这种尊严的丢失与家国无定的伶仃之感,我们国家在百年之前也曾经历过。

②1947年联合国181号分治方案,关键人物:夏里特(后任二届总理)通过争取到两天的时间,争取到了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国家的支持。

方案通过,犹太人得57%土地,阿拉伯得43%土地。

犹太人同意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结果以色列以色列战胜,并占领了181号决议规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国领土。

③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该决议规定的全部阿国领土。

1988年11月,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国,但未确定其疆界。这是单方面的宣布,形式上的,事实上当时的巴勒斯坦国没有一寸领土,因为巴勒斯坦的领土被以色列全部占领了!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流亡政府。

从一寸不让的土地,变成一寸没有的土地。看起来这一切好像是阿拉伯自己“作”的后果。但即使时间倒回到过去,我想阿拉伯人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坚决说“不!”就像我们面对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一样。犹太人是弱小的一方,但对于阿拉伯人来说,就是非正义的,不道德的,应该被谴责的。他们同情弱小。可为什么德国人的暴行,无辜的阿拉伯人就要让出自己的土地给犹太人?仅仅是因为一千九百年前曾在这里生活过吗?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双方的立场都没有错,这是政治博弈失败的后果,为此双方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攻歼和恐怖袭击,每一个民族的人,都恨不得食对方肉饮对方血,话及此处,不得不提到两个民族都做的有些过火,对平民投击炸弹以及枪杀。以至于,在和平年代久了,不甚珍惜眼前生活的我们每每看到中东之乱便要感叹一句战争的残酷。

犹太民族:凤凰涅槃者 从弱小到强大,靠的不止是运气。想一想,世界上又有几个好运气的人?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更像是被封建传统裹脚的老妇人 欺软怕硬,说的就是他了

美国:投机分子 金钱至上主义者 总是在战争中捡漏发财 摇摆不定

英国:强盗 愚蠢的搅屎棍 

以色列:一个国家的诞生读后感400字 第(2)篇

一直都对犹太人抱着深沉的同情,也许是因为我们都曾经历过大屠杀,都有难以弥补的伤口。所以犹太人想复国,想回到祖先生活过的家园,很正常嘛,很支持嘛。但生活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他们有错吗?他们的祖先也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好多好多年了呀。读完《以色列:一个国家的诞生》,发觉在战争面前,无辜平民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如果阿拉伯人能预知到最后,以色列获得巴勒斯坦百分之七十八的土地,比联合国181号决议中划分给犹太人的面积大了近百分之四十。会不会在当初就签了这份决议?也能让很多平民免于灾难?但这就是历史,无比吊诡,无比残忍也无法预知。以色列是诞生了,但阿拉伯人呢?当初他们离开家园,绝对不会想到这一生将无法踏上家乡的土地。在这场战争里,五个阿拉伯国家非但没占到任何便宜,反而让自己的国内形势恶化。枪杀,政变……而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难民占到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家园被分割成三部分。电影《慕尼黑》中,那个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回答为什么非得要回那个贫瘠的土地时,他流泪,他一字一顿的回答:绝对是!读到这里,我的皮肤上渗出一层颗粒状的东西,眼睛涨红,在夜里。绝~对~是,因为那是故土,是家乡,是永远回不去的地方。

以色列:一个国家的诞生读后感400字 第(3)篇

不得不佩服犹太人的忍耐和坚持,1900多年后还能重新建国,这是怎样精神和信仰?!如果少点战争和内耗,相信以色列会成为世界强国。

ps: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为强大、现代化、经济发展最高的国家,属于发达国家。拥有该地区管理最良善、对财产权利保护最佳的经济体制。以色列对于科学和科技的发展贡献也相当突出。

以色列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逾80家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包括全球最大非专利药制药企业——TEVA、以色列最大企业——全球网络保全产品巨头CheckPoint软体科技公司和著名国防承包商Elbit系统。以色列被视为中东世界里经济发达、商业自由、新闻自由和整体人类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

拥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

以色列属于混合型经济,工业化程度较高,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高附加值农业、生化、电子、军工等部门技术水平较高。以色列总体经济实力较强,竞争力居世界先列。

以色列三大人生法则:智慧、幸福与创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