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文学回忆录(全集)读后感300字(3)篇

文学回忆录(全集)
作者:木心讲述 陈丹青笔录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多少民国书籍与读者,湮灭了。他的一生,密集伴随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他不肯断,而居然不曾断,这就是纽约世界文学史讲座潜藏的背景:在累累断层之间、之外、之后,木心始终将自己尽可能置于世界性的文学景观,倘若不是出走,这顽强而持久的挣扎,几乎濒于徒劳。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结集这本大书时,已不再将之仅仅看做“世界文学史讲座”。诚如木心所最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也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文学回忆录(全集)读后感300字 第(1)篇

带着一脑袋糨糊和满眼的佩服读完了这本由木心先生讲述、陈丹青先生笔录的《文化回忆录》(全集),想要说点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既有感于先生的博学,也有感于自己的贫瘠。就像木心先生授课时所说:“这次讲课历时五年,更像是一次‘文学的远征’。”,读完这本书,让我对木心先生这句话感同身受,那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那一部部伟大的作品,与我而言更像是一次“文学的盛宴”,一场“文学的洗礼”!让我振聋发聩、如沐春风!

       其实这次授课远远不止是一场“文学的远征”、更是一次“主义的较量”、一场“宗教的决斗”和一回“思想的演绎”。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自己也有幸成为木心先生的一名学生,和那些大师成为同窗,一同辗转各处,一起听先生授课,一起陪先生散步……,真是荣幸之至!

        首先,深深地折服于木心先生的博学广识,博闻强记。先生是真的爱书,看书全都看在了心里,而我看书却只是看在了眼里,却还沾沾自喜。阅读时,也曾努力记住那些精彩的文学历程、精美的文学作品,但大脑却仅仅只提供了一天的存储量,自己象狗熊掰苞米一样,捡起这个、丢了那个!先生教会我——爱书,要爱到心里!

       其次,一段文化(或者说是一段文明)的启程往往开始于神话故事,比如希腊的《伊利亚特》、印度的《摩诃婆罗多》,还有中国的《山海经》等等。神话里充满了荒诞、滥情、战争、复仇,而恰恰是这些简单直接的神话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对平等自由的憧憬;嫉恶如仇,崇拜英雄,也是今日之文学甚至是社会基本的组成要素。

       再次,木心先生在授课时多次提到中国文化出现了几次大的文化断层(同样也有机遇,但没能好好把握),而且到了近现代断层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作为学生,我也深有同感。与古希腊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几乎同时代的是我们的老子、孔子和庄子(还有荀子、墨子、韩非子等),他们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启蒙者和集大成者,那个时期也是中国哲思的鼎盛时期。诸位大家都在积极探索生命的奥秘和宇宙(天)的规律。如先生所说,后来再也没有出现那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大时代、大格局的思考,值得我们怀念!五四运动时期是我们民族又一个思想激烈碰撞,文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进程,那也成为一个大师逐渐远去的时代,同样值得我们缅怀!

       第四,每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包括哲思)发展历程,这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人文环境甚至是国民的性格等均有关系,比如,欧美人热情、印度人神秘、中国人中庸……,体现在文学上,欧美文学简单直接、直抒主题;印度文学浪漫神秘、唯美多情;中国文学则婉转细腻、曲折跌宕。我们在保持本民族文学特点的同时,应该以更积极、更开放的心态与世界文学接轨,“走出去,引进来”,努力提高我们自己的格局和视角。

       木心先生在‘最后一课’中说,“生活像什么呢?像上街去买鞋,两双同价的鞋,智者选了好看的,愚者选了难看的。生活像什么了?傍晚上酒吧,智者选了美味的酒,愚者买了烂酒,还喝醉了。”愿爱好文学,让我们都成为智者。

       作为一个文学的初学者,想表达些什么又总是词穷意短、言不及意。但还是作为自己的一点读后感受,聊作纪念吧!最后,以先生授课时提到的一首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短诗《沉醉》结束。

     你醒来,

     醉意减消,

     去问询微风波涛、星辰禽鸟,

     那一切逃遁的,呻吟的,流转的,歌唱的,交谈的,

      ——现在是什么时刻。

      它们会说,

      沉醉的时刻,

      快去沉醉于诗,

      沉醉于美,

      沉醉于酒。

文学回忆录(全集)读后感300字 第(2)篇

说来惭愧,之前我竟然从未听说过木心。

加入微读,后又入了微读群,见不少人说起木心才知道。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慢慢认识了——一个率真真实的孩子,对!没错,就是孩子,我没有用老人,并不是不尊重先生,而是他真实的,纯真的像个孩子。

拿起这本书,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因为我的学识和知识,实在有点跟不上节奏的,从上古神话,到现代大师,他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不媚不俗,的确是一位有趣的老人。

天神绝不肯给人类以火,普罗米修斯进入奥林匹斯山偷得火种,迅速飞下,人类即懂得如何用火,如何保存。

人类的快乐,不是靠理性、电脑、物质,而来自情感、直觉、本能、快乐行动。
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中国人向来喜欢卖老,日本人不卖老。

书名是《文学回忆录》,本来是一群去美国的学者发起来的文学沙龙,大家聚在客厅,一位老人用和缓的语调,评名著,说名家,看世界,论人心,这一讲竟然坚持了5年,内容涵盖之广我是有点懵,犹如一个懵懂的孩子走进迪斯尼乐园,陌生新奇,更感自己的无知,原来外面的世界还有那么多陌生,正如木心说的“可怜啊,你们读的书太少”!

世上最大的事,是一个人知道什么才是他自己的。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鸦片、酒,都好。不要做鸦片鬼、酒鬼。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推向极端。
慢慢看下来,你会被老人的真实吸引。我就在想还有这样的人啊,从来不低眉顺眼低声下气地去看那个历史人物,他说“尼采,我懂你了”,大气!如两个邻人在聊天,两个友人在谈话,这是我们很少看到的。有些人评一个人要不捧的很高,什么都是对的,近乎完美!有的要不一无是处,贬的一文不值!在纷繁的社会游走,人越来越喜欢真实,你看抖音中那些小视频,平时感觉好幼稚,可观看的很多,因为那反应了人们生活真实的一面,不累!
尼采,克制不住地手淫:这样他才是尼采。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
鸦片、酒,都好。不要做鸦片鬼、酒鬼。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推向极端。
生活是一部书。曲折的生活更丰富,不要怕困难,木心两次进监狱,做过中学教师,他家曾经家境颇好,可以当少爷做老板,他不喜那样的生活,一头扎进文化的大海里。他提出了艺术家要做到“决绝”,像嵇康坚拒出仕,广陵绝响。
近人情,近什么人?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靠的就是决绝。嵇康,决绝的大师。老子,耶稣,贝多芬,都决绝。

这本书前前后后看了一年,有时逼着自己读下去,读的还比较粗,只得到了皮毛,木心是一部大词典,需要静下心来,一杯茶,舒缓的音乐,坐在阳光里,慢慢品,仔细尝,跟着他的脚步看神话里的大神打架,偷窥在手淫的尼采,听贝多芬的悲伤欢乐。

木心,如果我是女子愿意嫁给你!



文学回忆录(全集)读后感300字 第(3)篇

完结撒花*(^o^)/* 看完感觉心里非常难过 好像自己也结课了一样 首次接触木心先生 说话一针见血 爱憎分明 很可爱的一位先生 对很多事物有惊人独到的见解 读完真切的体会到他是真正的他所谓的被艺术所占有者 感觉孤独了一生 唯与尼采为友 拜拜伦为兄n也感谢陈丹青先生 五年就落了一节课 笔记也是如此详尽 感谢他这本书才得以出版n貌似本书出版存在删节 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已出版的内容中已然窥见离经叛道 果然全篇贯穿critical thinking 虽然少部分理论我也并不能完全认同…n在时间上空间上对于世界各种文学的多视角解读 可谓博古通今 古今中外 包括一些小众领域如波斯文学 其间也穿插涉及一些中外历史政治问题 很有意思 读完此书我的书单又增加了超多想看的书…n说是读文学回忆录 其本身也有读木心本人的成分 颇具时代造英雄的意味 或许跟时代也是无关的 英雄本来就是要出世的n读此书 仿佛就是跟着木心本人在听课 另外如果多一点文学阅读量看此书或许成效会更好一点?但是木心并不在乎这个哈哈 很佩服先生 他那时是想读书却读不到书 而现在我们是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取各种书而不读书n最后一定要去木心美术馆n另外也是很想看木心谈美学 一定很有意思n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