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草房子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草房子
作者:曹文轩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经典代表作,央视朗读者节目朗读作品。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度过了六年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校园生活,亲眼目睹或直接演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纯洁无瑕的情意,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垂暮老人在人生的最后瞬间闪耀出的人格光辉,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清楚而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是一部富有品位、格调高雅的儿童长篇小说,叙述风格浅易而又深刻、谐趣而又庄重,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淳朴的美感,荡漾着一种悲悯的情怀——这种情怀在人与人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
草房子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这个也不算书评,就是读完曹文轩先生的讲述油麻地小学故事的《草房子》后,想到了我的小学时光,想到了那个叫做阳坡小学的地方,忍不住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的小时候,还是能和天空,泥土,树林,小草,河流对话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我们啊,也有几间宽宽敞敞的教室,每个教室里都有两个或三个年级的学生,每个教室里都只有一位老师,她什么都会,可以教我们语文,数学,自然,美术,还有音乐,特别厉害呢。

那时班里低年级的小孩儿们,经常会在老师给高年级学生们上课时偷偷从课桌下溜出去跑到外面疯玩,在刚刚翻过的松松软软的土里打滚儿,一路狂奔,然后老师就会派几个比较乖的孩子们去把他们抓回来,然后就是大家一起跑,跑累了,自然就回去了。

那个时候我们会拿着几个一毛钱,蹦蹦跳跳去买吃的,因为一袋几毛钱的小吃开心得不得了。那会儿我们的教室侧面还开着小窗,有个小孩儿一下课就对着窗那边喊:“奶奶,我饿了!”,不一会儿,就会有吃的从那个小窗口递过来,我们别提多羡慕了。

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室里还是生的火炉,每天早上大人们都会轮流去教室,把炉子生起来,记得那会儿经常会因为烟囱满了而弄一教室烟,这时,大家就会跑到院子里背书,实则是玩耍,然后由高年级学生处理冒烟问题。

那个时候的校门啊,是铁栅栏围的,但有几根是弯的,有时候没背过课文被罚不准回家时,小小的我们便会从校门那个弯了的地方钻出去,逃跑。

那个时候我们会帮学校剥玉茭子,也不知道是具体属于谁的,反正是学校的,我们就领了任务,几个人坐在一起,又笑又闹,手里还不停地动,剥完,然后回家。

那个时候我们的游戏很多,村里的男孩子女孩子们都一起玩。跳皮筋、当官发财、小马过河、全国人民大解放、跨步、堆沙包、巴字、跳油锅、顶蘑菇等等。还有下午放学后,我们还会带着自制的风筝,风车到处乱跑,一路跑,一路喊,一路笑。

那个时候,我们几个小孩子经常会一起去山上偷人家的杏啦,山楂啦,苹果啦之类的,也不知道是谁家的,摘了再说。记得有一次,人家在山下面看到了,冲着我们喊,吓得我们直往山上跑,绕了好大一圈才回去。还有那会儿啊,我还是会爬树的,现在这个技能吗,嗯,已经没有了。

细想来,我的小时候,好像也是我们那里最后几波儿能玩那么嗨的时候,因为后来,村里的好多人家都搬走了,孩子们也越来越少,最后不得不把周围几个村的学校都合在一起,于是我的小学时候的教室啊,现在都成了许多羊的家啦,小学校园里啊,都生了许多许多杂草,还有一大群白白的羊呢。

当年在一起玩的孩子们,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聚在一起,不过总有几个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回来,还有几个从搬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包括小时候和我玩得最好的那个朋友,从她走后,我就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了。

今天看了专门去看了《朗读者》,才知道故事里的桑桑与桑乔就是以作者自己及父亲的为原型的,听曹文轩先生读桑桑与桑乔,以此献给父亲,真的特别感动。

最后,这真的是一部非常棒的青少年读物,读来有感动,有忧伤,有惋惜,但一切都是淡淡的,却是真实会有的情感。我想,要是我小时候读这本书,那一定也会被故事中的桑桑、纸月、秃鹤、细马、秦大奶奶等感动到,并且也会永远记得他们。

草房子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长大是一道明媚的忧伤

过去的孩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单纯,现在的孩子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复杂。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人类的情感表达还是一样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长大从来就不是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长大伴随着压力,伴随着忧伤。曹文轩的《草房子》,就向我们展示了长大是一道明媚的忧伤。

故事是从一个秃头的小孩开始的,秃鹤开始不懂得自己和别的小孩有什么不同,但是突然有一天他不快乐了,他不愿意上学了,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了。他意识到了美,意识到了为什么别的小孩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嘲笑他。他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对抗命运之旅,用生姜来擦他的秃头,戴上一顶漂亮的帽子……

但是所有的努力并没有换来他人的谅解,班主任蒋一轮不让他参加汇操表演,他就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和侮辱。当然,他换来的只是他人更加的冷淡,同学开始疏离他,不愿意和他玩不愿意和他分在一组,无论秃鹤怎样讨好他们都无济于事。

然而,秃鹤终究是要长大的,长大不是说从10岁长到14岁就是长大,长大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秃鹤首先要接受自己的秃头,才能让别人接受他的秃头,如果秃鹤一次又一次地和自己的秃头做对抗,只会换来孩子们一轮又一轮的嘲笑。秃鹤和自己的秃头取得了谅解,他活灵活现地表演了一个秃头,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博得了全校的赞赏。

孩子们也和秃鹤的秃头取得了谅解,秃鹤真正长大了。曹文轩用优美的笔触写道: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草房子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今天看了一期以告别为话题的朗读者,这一期邀请了曹文轩先生,对这本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的桑桑的原型就是曹文轩先生,而桑乔的原型正是曹文轩的爸爸。曹文轩先生是在去世之后写的这本书。曹文轩先生在朗读者中读了《草房子》的片段来纪念天堂的父亲。他说在某一刻他明白相比父亲的荣誉,父亲更在乎的是他的命。他还说在告别中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诀别,而他与父亲之间正是诀别。这让我有许多感触,让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家人知道学中医是一条漫长的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他们付出太多太多。每当我和他们交流时说到这一点,妈妈就说别想这么多,女儿,我会一直支持着你!曾经我的愿望是大学四年后赶紧工作赚钱,不让爸爸妈妈再这么辛苦,可是未来远没自己想的这么简单!今年我18岁,还生活在这个看似无争的校园里,可是我明白生活是残酷,但我没有真正体会过,没有那么刻骨铭心。雨果曾说过:谁虚度年华,青春就会褪色,生活就会抛弃他们。但愿自己在青春岁月一直努力奋斗!

看来自己还得需要再重读这本书,重温它带给我的感动,更加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