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本书几乎都是作者的喃喃自语,回忆着那个苦难的时代,苦难的家庭以及苦难的人。文章的篇幅很长,以“六六”——十八岁的少女,的视角来描写时代环境以及身处时代和情感漩涡的人,这里的“少女时代”不是青涩、浪漫、矜持,像《阳光灿烂里的日子》那样的时代,这是一个灰暗、紧张、焦虑、恐惧、视人为草芥的时代,能获得轻微的尊重,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书名《饥饿的女儿》,全篇也几乎是以女儿对身世的追寻以及对命运的抉择的线索以回忆的方式描写各人变幻无常的命运。女儿“六六”悲惨的身世,与历史老师超出常态的感情,以及坚定的远离这个家的执念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承受社会异样的眼光,而这一切都不是她的错。她的运命从出生那刻仿佛就敲定了,唯一能做的只有接受,以至于从小她就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家,想要逃离,也从心底里瞧不起家里人、邻居以及肮脏的生活环境,十八岁以后的出离是很早就有征兆了。
其他的人物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似乎没有主角配角,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他们为了生活用尽全力,也不一定能活下去。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如果我在那个时代,说不定就活成其中某人的样子。当生死都成了生活的偶然事件时,人的尊严就一文不值,为了生存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母亲、父亲、生父、袍哥头、历史老师、大姐、二姐、三哥、四姐、五哥每个人都在混乱不堪的世界尽力活着,有的没活下去,有的痛苦的活着,有的麻木的活着,有的活得没有尊严,有的活得忘记了尊严,即使是象征美好的爱情、亲情,品尝起来也是苦涩的味道。
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年代的苦难。我始终记忆犹新的画面是江上漂流着此起彼伏的尸身,朝天门码头成山的尸体燃烧释放出刺鼻的恶心气味和冲天的滚滚浓烟,老太太从火场折返发现孙女不在时茫然和哭丧的脸,这是那个生命贱薄的年代。
饥饿的女儿读后感400字 第(2)篇有个群里说到重庆的女人,并提到了一本书《饥饿的女儿》,群里讨论的什么我不记得了,但是我没看过《饥饿的女儿》,也不知道虹影,我知道迟子建,知道池莉,并且高中那会儿好喜欢她们。可是我不知道虹影,并且说这是一部写重庆六七十年代的小说,决定拜读。r
据说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一本揭秘作者身世的小说,所以文中的主人公我干脆就说是作者。r
作者出生于1962年,属虎,我妈妈也是1962年出生的,虽然听父母讲述过大饥荒,但是这好像并没有体现在61年62年出生的父母身上,或者说没有作者这么深刻。r
作者的母亲是忠县人,估计当时还不如我的老家湖北恩施的农村,她母亲也就是我奶奶、外婆 那个年代的人,那个时候生活很艰辛,故事也很多。或者说,年轻的时候,都或多或少有些故事。r
要看到结尾的时候,作者讲述母亲没能见到生父,讲述生父为孩子的付出、讲述养父的慈祥与宽容,讲述母亲照顾养父,看得我忍不住唏嘘,坚强、善良的目前啊!r
真的是女子本弱,为母则强!
其实作者应该庆幸,母亲,养父,生父无疑都是爱她的,心疼作者的生父,这么深沉的爱,以为终于可以在女儿十八岁时得到理解和接受,而女儿却拒绝了,死都没见上最爱的女人和女儿!
饥饿的女儿读后感400字 第(3)篇让我震撼的一部作品!虹影的故事就是这么残酷而清醒,平淡而深刻!《饥饿的女儿》深刻地阐述了该书的时代背景和时代底色,昏暗和饥饿的一切,这不仅是一个人的自传是一个家庭的秘史也是一个民族与时代的哀歌……看过后,心情很复杂,有感动,无奈和无助,也有多情滥情和无情……是啊,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家庭自己脚下的土地?这个充满了历史悠久而有处处闪现着迂腐,肮脏龌龊的人和事,那些如蚁虫一样的最底层的老百姓的艰辛与辛酸苦楚……好在这些苦难都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多的生活富裕而悠闲,社会环境宽松,人民的物质与精神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那些 曾经的过往那些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会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或者会像脚腿疼那样在一个不合适的环境下会隐隐作痛……一部非常引人的故事和作品,值得一读! 风过无痕2019年4月20日下午n